×

半参数线性变换模型的稀疏估计。 (英语) Zbl 1189.62159号

摘要:半参数线性变换模型因其在建模生存数据方面的高度灵活性而备受关注。下面提出了一个有用的估算方程程序K.Chen先生等[Biometrika 89,No.3,659–668(2002;Zbl 1039.62094号)]用于线性变换模型来联合估计参数项和非参数项。他们表明,该程序可以产生一致且稳健的估计量。然而,线性变换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研究较少,部分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获得方便的损失函数。
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方法来实现线性变换模型的稀疏和一致估计。其主要思想是从Chen等人的估计方程中导出一个轮廓分数,基于轮廓分数及其方差构造一个损失函数,然后在受到某种收缩惩罚的情况下将损失最小化。在正则性条件下,我们证明了所得估计量对于模型估计和变量选择都是一致的。此外,估计的参数项是渐近正态的,并且可以获得比估计方程更高的效率。对于计算,我们提出了一种一步近似算法,该算法可以利用LARS,有效地构建整个求解路径。通过大量模拟和包括微阵列数据在内的实际示例说明了新程序的性能。

MSC公司:

62号02 生存分析和删失数据中的估计
62N01号 审查数据模型
62G05型 非参数估计
65C60个 统计中的计算问题(MSC2010)
62页第10页 统计学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元分析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Cox,D.R.,回归模型和生命表(含讨论),《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辑,34187-220(1972)·Zbl 0243.62041号
[2] Cox,D.R.,部分可能性,Biometrika,62269-276(1975)·Zbl 0312.62002号
[3] Pettitt,A.N.,使用基于秩的似然推断线性模型,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期刊,B辑,44,234-243(1982)·Zbl 0493.62044号
[4] Pettitt,A.N.,生存数据的比例优势模型和使用秩的估计,应用统计学,33169-175(1984)
[5] Bennett,S.,通过比例优势模型分析生存数据,《医学统计学》,2273-277(1983)
[6] Dabrowska,D.M。;Doksum,K.A.,《两样本广义赔率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美国统计协会杂志》,83,744-749(1988)·Zbl 0662.62045号
[7] Murphy,S.A。;罗西尼,A.J。;van der Vaart,A.W.,比例优势模型中的最大似然估计,美国统计协会杂志,92968-976(1997)·Zbl 0887.62038号
[8] Bickel,P.J。;克拉森,C.A.J。;Ritov,Y。;Wellner,J.A.,《半参数模型的有效和自适应估计》(199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Zbl 0786.62001号
[9] Cheng,S.C。;Wei,L.J。;Ying,Z.,用删失数据分析转换模型,Biometrika,82835-845(1995)·Zbl 0861.62071号
[10] Fine,J。;Ying,Z。;Wei,L.J.,关于删失数据的线性变换模型,Biometrika,85,980-986(1998)·Zbl 0921.62033号
[11] 曾博士。;Lin,D.Y.,计数过程半参数变换模型中的最大似然估计,Biometrika,93,627-640(2006)·Zbl 1108.62083号
[12] 曾博士。;Lin,D.Y.,复发事件随机效应的半参数转换模型,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2167-180(2007)·Zbl 1284.62244号
[13] Breiman,L.,《模型选择中的不稳定性和稳定性启发式》,《统计年鉴》,242350-2383(1996)·Zbl 0867.62055号
[14] Tibshirani,R.,Cox模型中变量选择的套索方法,医学统计学,16385-395(1997)
[15] 范,J。;Li,R.,考克斯比例风险模型和脆弱性模型的变量选择,《统计年鉴》,30,74-99(2002)·Zbl 1012.62106号
[16] Zou,H.,自适应套索及其预言性质,《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11418-1429(2006)·Zbl 1171.62326号
[17] Zhang,H.H。;Lu,W.,Adaptive-LASSO for Cox比例风险模型,Biometrika,94,691-703(2007)·Zbl 1135.62083号
[18] Wang,H。;李·G。;Jiang,G.,通过LAD-LASSO进行稳健回归收缩和一致变量选择,《商业与经济统计杂志》,20347-355(2007)
[19] Wang,H。;李·G。;Tsai,C.L.,回归系数和自回归阶收缩与拉索选择,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69,63-78(2007)·Zbl 07555350号
[20] 卢·W。;Zhang,H.H.,比例优势模型的变量选择,医学统计学,263771-3781(2007)·Zbl 1176.74085号
[21] Chen,K。;Z.Jin。;Ying,Z.,带删失数据的半参数变换模型,Biometrika,89659-668(2002)·Zbl 1039.62094号
[22] Fu,W.J.,Pen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s,生物统计学,59,126-132(2003)·Zbl 1210.62016年
[23] Qu,A。;Li,R.,具有纵向数据的变系数模型的二次推理函数,生物统计学,62379-391(2006)·Zbl 1097.62037号
[24] 约翰逊,B.A。;Lin,D.Y。;Zeng,D.,半参数回归模型中的惩罚估计函数和变量选择,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3,672-680(2008)·Zbl 1471.62330号
[25] Wang,H。;Leng,C.,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统一LASSO估计,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21039-1048(2007)·Zbl 1306.62167号
[26] 弗莱明,T.R。;Harrington,D.P.,《计数过程和生存分析》(1991年),威利出版社:威利纽约·Zbl 0727.62096号
[27] Andersen,P.K。;O.博根。;吉尔·R。;Keiting,N.,《基于计数过程的统计模型》(1993),Springer:Springer New York·Zbl 0769.62061号
[28] Zou,H.,关于惩罚比例风险模型中基于路径的变量选择的注释,Biometrika,95241-247(2008)·Zbl 1437.62681号
[29] Fu,W.J.,《惩罚回归:桥梁与套索》,《计算与图形统计杂志》,7397-416(1998)
[30] 奥斯本,M.R。;Presnell,B。;Turlach,B.A.,关于LASSO及其对偶,计算与图形统计杂志,9,319-337(2000)
[31] 埃夫隆,B。;哈斯蒂,T。;约翰斯通,I。;Tibshirani,R.,最小角回归,《统计年鉴》,32407-451(2004)·Zbl 1091.62054号
[32] L.Le Cam,《关于估计和检验假设的渐近理论》,载于:《第三届伯克利数理统计与概率研讨会论文集》,第1卷,1956年,第129-156页。;L.Le Cam,《关于估计和检验假设的渐近理论》,载于《第三届伯克利数理统计与概率研讨会论文集》,第1卷,1956年,第129-156页·Zbl 0074.13504号
[33] Le Cam,L。;Yang,G.L.,《统计学中的渐近性》(1990),Springer Verlag:Springer Verlag纽约·Zbl 0719.62003号
[34] van der Vaart,A.W.,《渐进统计》(1998),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Zbl 0910.62001号
[35] 邹,H。;Li,R.,非冲突惩罚似然模型中的一步稀疏估计(带讨论),《统计年鉴》,361509-1533(2008)·Zbl 1142.62027号
[36] 邹,H。;哈斯蒂,T。;Tibshirani,R.,《论套索的自由度》,《统计年鉴》,352173-2192(2007)·Zbl 1126.62061号
[37] 塞尔诺,T.M。;Grambsch,P.M.,《生存数据建模:扩展考克斯模型》(2000),Springer:Springer New York·Zbl 0958.62094号
[38] 迪克森,E。;Grambsch,P。;弗莱明,T。;费希尔,L。;Langworthy,A.,《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预后:决策模型》,肝病学,10,1-7(1989)
[39] Prentice,R.L.,带审查和解释变量的指数生存率,《生物特征》,60,279-288(1973)·Zbl 0267.62010
[40] 巴多纳病毒。;Hafdi,硕士。;Himdi,K.E。;Nikulin,M.,广义线性比例风险模型的统计分析,《数学科学杂志》,1271673-1681(2003)·Zbl 1081.62083号
[41] 巴多纳病毒。;Nikulin,M.,《加速生命模型:建模和统计分析》(统计学和应用概率专著,第94卷(2002年),Chapman和Hall/CRC)·Zbl 0884.62040号
[42] Lam,K.F。;Kuk,Y.C.,脆弱模型中估计的边际似然方法,美国统计协会杂志,92985-990(1997)·Zbl 0889.62083号
[43] 罗森瓦尔德,A。;赖特,G。;Chan,W.C。;康纳斯,J.M。;坎波,E。;费希尔,R.I。;俄罗斯天然气公司。;Muller-Hermelink,香港。;斯迈兰德,E.B。;Staudt,L.M.,《利用分子分析预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的生存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461937-1947(2002)
[44] 李,H。;Luan,Y.,使用平滑样条推进比例风险模型,应用于高维微阵列数据,生物信息学,212403-2409(2005)
[45] Dabrowska,D.M.,转换模型中的分位数回归,Sankhya,67,153-187(2005)·Zbl 1193.62061号
[46] Dabrowska,D.M.,一类半参数变换模型中的估计,(IMS讲义-专题系列,第二届莱曼讨论会-最优化,第49卷(2006)),131-169·Zbl 1268.62130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