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西特时空和热闵可夫斯基时空中的量子纠缠动力学。 (英语) Zbl 1373.81066号

摘要:我们研究了德西特时空和热闵可夫斯基时空中两个原子之间纠缠的动力学。我们将双原子系统视为一个开放的量子系统,它耦合到德西特不变真空中的共形耦合无质量标量场或Minkowski时空中的热浴,并导出了控制其演化的主方程。我们比较了德西特时空和热闵可夫斯基时空的纠缠产生、退化、恢复和增强现象。我们发现,在这两种时空情况下,两个原子的纠缠动力学行为完全不同。特别是,在一定条件下,两个原子在热Minkowski时空中与场相互作用(场在de Sitter-invariant真空中),可能会发生纠缠,而在相应的de Sitter情况下(在相应的热Minkovski情况下),它们不会发生纠缠。因此,尽管德西特不变真空中的单个静态原子的反应就像沐浴在闵可夫斯基宇宙中的热辐射中一样,但借助两个原子纠缠的不同动态演化行为,原则上可以区分这两个宇宙。

MSC公司:

81页40页 量子相干、纠缠、量子关联
81S22号 开放系统、简化动力学、主方程、消相干
85年第81季度 特殊空间上的量子力学:流形、分形、图、格
83A05号 狭义相对论
80A20型 传热传质、热流(MSC2010)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Horodecki,R。;Horodecki,P。;Horodecki,M。;Horodecki,K.,《量子纠缠》,修订版。物理。,81, 865 (2009) ·Zbl 1205.81012号
[2] 尼尔森,医学硕士。;Chuang,I.L.,《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2000),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英国剑桥·兹比尔1049.81015
[3] Bennett,C.H。;Brassard,G。;Crpeau,C。;Jozsa,R。;佩雷斯,A。;Wootters,W.K.,《通过双经典和爱因斯坦-波尔斯基-罗森通道传送未知量子态》,Phys。修订稿。,70, 1895 (1993) ·Zbl 1051.81505号
[4] Yeo,Y。;Chua,W.K.,具有真正多体纠缠的隐形传态和密集编码,物理学。修订稿。,96,第060502条,第(2006)页
[5] Bennett,C.H。;Wiesner,J.,《在爱因斯坦-波尔斯基-罗森态上通过单粒子和双粒子算符进行通信》,《物理学》。修订稿。,69, 2881 (1992) ·Zbl 0968.81506号
[6] 马特尔,K。;温福特,H。;Kwia,P.G。;Zeilinger,A.,《实验量子通信中的密集编码》,Phys。修订稿。,76, 4656 (1996)
[7] Anagyros,P。;Joseph,F.T.,量子计算加速措施,物理学。A版,88,第022316条pp.(2013)
[8] Shor,P.W.,量子计算机存储器中减少退相干的方案,物理。修订版A,52,文章R2493 pp.(1995)
[9] Deutsch,D。;埃克特,A。;Jozsa,R。;马奇亚维洛,C。;波佩斯库,S。;Sanpera,A.,《量子保密放大和噪声信道上量子密码的安全性》,Phys。修订稿。,77, 2818 (1996)
[10] Yu,T。;Eberly,J.H.,《通过自发辐射实现有限时间解纠缠》,《物理学》。修订稿。,93,第140404条,pp.(2004)
[11] Eberly,J.H。;Yu,T.,《纠缠的终结》,《科学》,316555(2007)
[12] 多德,P.J。;Halliwell,J.J.,《开放系统动力学的退纠缠和退相干》,《物理学》。A版,69,第052105条,第(2004)页
[13] Ikram,M。;李,F.-L。;Zubairy,M.S.,耗散环境下双量子比特系统的解纠缠,物理学。A版,75,第062336条,pp.(2007)
[14] 崔洪涛。;李凯。;Yi,X.X.,《纠缠猝死的研究》,Phys。莱特。A、 365、44(2007)·Zbl 1203.81011号
[15] 库尼亚,M.O.T.,《纠缠猝死的几何》,《新物理学杂志》。,9, 237 (2007)
[16] Al-Qasimi,A。;James,D.F.V.,有限温度下纠缠的突然死亡,物理学。A版,77,第012117条,pp.(2008)
[17] 阿里,M。;阿尔伯,G。;Rau,A.R.P.,《零温度和有限温度贮存器中两量子比特X态的纠缠猝死操纵》,J.Phys。B、 第42条,第025501页(2009年)
[18] 菲切克,Z。;Tanas,R.,《双量子比特系统中的暗周期和纠缠恢复》,Phys。A版,74,第024304条,pp.(2006)
[19] Braun,D.,《通过与普通热浴相互作用创造纠缠》,Phys。修订稿。,89,第277901条pp.(2002)
[20] Kim,M.S。;Lee,J。;Ahn,D。;Knight,P.L.,单模热环境引起的纠缠,物理。版本A,65(2002),040101(R)
[21] 贝纳蒂,F。;Floreanini,R。;Piani,M.,马尔科夫耗散动力学中的环境诱导纠缠,物理学。修订稿。,91,第070402条pp.(2003)
[22] 贝纳蒂,F。;Floreanini,R.,《控制外部量子场中的纠缠产生》,J.Opt。B、 7,S429(2005)
[23] 菲切克,Z。;Tanas,R.,《延迟纠缠的突然诞生》,Phys。A版,77,第054301条,pp.(2008)·Zbl 1049.81068号
[24] 马佐拉。;Maniscalco,S。;Piilo,J。;索米宁,K.-A。;Garraway,B.M.,《常见结构水库中纠缠的突然死亡和突然诞生》,Phys。修订版A,79,第042302条pp.(2009)·Zbl 1180.81020号
[25] 达斯,S。;Agarwal,G.S.,《与环境接触的相互作用量子比特纠缠动力学中的亮周期和暗周期》,J.Phys。B、 42,第141003条pp.(2009)
[26] 贝纳蒂,F。;Floreanini,R.,均匀加速原子中的纠缠生成:重新检查Unruh效应,物理学。A版,70,第012112条,第(2004)页
[27] 张杰。;Yu,H.,Unruh效应和反射边界附近加速原子的纠缠产生,Phys。D版,75,第104014条,pp.(2007)
[28] 杜卡斯,J。;Hollenberg,L.C.L.,电场和磁场中加速电子的自旋纠缠损失,物理学。A版,79,第052109条,第(2009)页
[29] Landulfo,A.G.S。;Matsas,G.E.A.,纠缠猝死和通过Unruh效应的隐形传送保真度损失,Phys。修订版A,80,第032315条pp.(2009)
[30] 杜卡斯,J。;卡森,B。,相对论轨道中两个量子位的纠缠,物理学。版本A,81,第062320条pp.(2010)
[31] 胡建伟。;Yu,H.W.,均匀加速二能级原子的纠缠动力学,物理学。A版,91,第012327条,pp.(2015)
[32] Yang,Y.Q。;胡建伟。;Yu,H.W.,均匀加速二能级原子与电磁真空涨落耦合的纠缠动力学,物理学。A版,94,第032337条pp.(2016)
[33] Guth,A.H.,《通货膨胀的宇宙:探索宇宙起源的新理论》(1997),《基础图书:基础图书》,纽约州纽约市
[34] Gibbons,G.W。;霍金,S.W.,《宇宙学视界、热力学和粒子创造》,《物理学》。D版,第15页,第2738页(1977年)
[35] 北卡罗来纳州伯雷尔。;戴维斯,P.C.W.,《弯曲空间中的量子场理论》(1982),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英国剑桥·兹伯利0476.53017
[36] Polarski,D.,《德西特空间中的霍金效应》,课堂。量子引力,6717(1989)
[37] Deser,S。;Levin,O.,《(反)de Sitter空间中的加速探测器和温度》,类。量子引力,14,L163(1997)·Zbl 0884.53059号
[38] 朱,Z。;Yu,H.,德西特时空的热性质和原子的自发激发,JHEP,02,第033篇pp.(2008)
[39] 周,W。;Yu,H.,Lamb shift in de Sitter时空,Phys。D版,82,第124067条pp.(2010)
[40] 田,Z。;Jing,J.,二能级原子的几何相位和德西特时空的热性质,JHEP,04,第109条pp.(2013)
[41] 田,Z。;Jing,J.,《德西特时空中二能级原子的动力学和量子纠缠》,《物理学年鉴》。,350, 1 (2014) ·Zbl 1344.81055号
[42] Steeg,G.V。;北卡罗来纳州梅尼库奇,《膨胀宇宙的纠缠力量》,《物理学》。D版,79,第044027条,pp.(2009)
[43] 胡,J。;Yu,H.,德西特时空中的量子纠缠生成,物理学。D版,88,第104003条pp.(2013)
[44] Y.Nambu。;Ohsumi,Y.,膨胀宇宙中标量场的经典和量子关联,Phys。D版,84,第044028条pp.(2011)
[45] Nambu,Y.,《膨胀宇宙中的纠缠结构》,熵,151847(2013)·Zbl 1297.81035号
[46] Salton,G。;曼恩·R·B。;北卡罗来纳州梅尼库奇,《加速辅助纠缠捕获和测距》,《新物理学杂志》。,第17条,第035001页(2015年)·Zbl 1452.81039号
[47] 田,Z。;Jing,J.,《利用Casimir-Polder-like力区分德西特宇宙和热闵可夫斯基时空》,JHEP,07,第089条pp.(2014)·Zbl 1333.83282号
[48] 田,Z。;Wang,J。;Jing,J。;Dragan,A.,用两个纠缠原子探测德西特宇宙的曲率,科学。代表,6,第35222条pp.(2016)
[49] 曼恩·R·B。;Ralph,T.C.,相对论量子信息,类。量子引力,29,第220301条,pp.(2012),1 p
[50] 戈里尼,V。;Kossakowski,A。;Surdarshan,E.C.G.,N级系统的完全正动力半群,J.Math。物理。,17, 821 (1976) ·Zbl 1446.47009号
[51] Lindblad,G.,关于量子动力学半群的生成元,Commun。数学。物理。,48, 119 (1976) ·Zbl 0343.47031号
[52] 布鲁尔,H.-P。;Petruccione,F.,《开放量子系统理论》(2002),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兹比尔1053.81001
[53] 艾伦,B.,《德西特空间中的真空态》,《物理学》。D版,323136(1985)
[54] 黄,Z.M。;邱德伟。;Mateus,P.,单范数几何量子不一致的几何和动力学,量子Inf.过程。,15, 301 (2016) ·Zbl 1333.81031号
[55] 阿里,M。;Rau,A.R.P。;Alber,G.,双量子比特X态的量子不一致,物理学。修订版A,81,第042105条,第(2010)页
[56] 陈,Q。;张,C。;Yu,X。;Yi,X.X。;哦,C.H.,两个量子位X态的量子不一致,物理学。版本A,84,第042313条pp.(2011)
[57] Li,B。;王Z.X。;Fei,S.M.,一类两个量子位态的量子不和谐和几何,Phys。版本A,83,第022321条pp.(2011)
[58] 贾法里(Jafari,R.)。;卡尔加里安,M。;Langari,A。;Siahatgar,M.,伊辛模型与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相图和纠缠,物理学。B版,78,第214414条,pp.(2008)
[59] 马,F.W。;Liu,S.X。;Kong,X.M.,具有交错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XY模型中的量子纠缠和量子相变,Phys。版本A,84,第042302条pp.(2011)
[60] 宋,X.K。;Wu,T。;Ye,L.,具有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XXZ模型中量子不一致和Bell非定域性的重正化,Ann.Phys。,349, 220 (2014)
[61] 黄,Z.M。;Situ,H.Z.,与波动无质量标量场耦合的两个原子的量子关联和相干动力学,《物理学年鉴》。,377, 484 (2017) ·Zbl 1368.81043号
[62] 黄志明,德西特宇宙中量子关联与相干动力学,量子信息过程。,16, 207 (2017) ·Zbl 1387.81059号
[63] Wootters,W.K.,两个量子比特任意状态形成的纠缠,物理学。修订稿。,80, 2245 (1998) ·Zbl 1368.81047号
[64] 洛佩斯,C.E。;罗梅罗,G。;拉斯特拉,F。;索拉诺,E。;Retamal,J.C.,《多体系统中纠缠的突然出生与突然死亡》,Phys。修订稿。,101,第080503条pp.(2008)
[65] Werner,R.F.,《承认隐藏变量模型的Einstein-Poolsky-Rosen关联的量子态》,Phys。修订版A,40,4277(1989)·Zbl 1371.81145号
[66] Lee,J。;Kim,M.S.,《通过沃纳状态的纠缠隐形传态》,Phys。修订稿。,84, 4236 (2000)
[67] 奥利维尔,H。;Zurek,W.H.,《量子不和谐:相关性的定量度量》,Phys。修订稿。,88,第017901条pp.(2001)·Zbl 1255.81071号
[68] Zhang,Y.S。;黄Y.F。;Li,C.F。;Guo,G.C.,通过自发参数下转换实验制备Werner态,物理学。A版,66,第062315条,pp.(2002)
[69] Skrzypczyk,P。;纳瓦斯克,M。;卡瓦尔坎蒂,D.,《量化爱因斯坦-波尔斯基-罗斯恩转向》,物理学。修订稿。,112,第180404条pp.(201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