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顺序编队控制。 (英语) Zbl 1530.93015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顺序编队控制问题,其中需要一组智能体在用户定义的时间内按顺序建立所需的编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贡献是一种基于有向图拓扑上的多路网络的有限时间分布式控制体系结构。多路网络的关键特征是,它允许领导代理在空间上改变结果形成的大小和方向,而不需要全球信息交换能力。此外,有限时间方法的关键特征是确保整个多智能体系统在用户定义的时间建立由领导智能体确定的特定队形。利用时间变换方法和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所提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并通过一个示例说明了所提体系在解决顺序编队控制问题方面的能力。

MSC公司:

93甲16 多代理系统
93D40型 有限时间稳定性
93B70型 网络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比尔德,R.W。;劳顿,J。;Hadaegh,F.Y.,航天器编队控制的协调体系结构,IEEE控制系统技术汇刊,9,6,777-790(2001)·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87.960341
[2] 本纳,P。;芬戴森,R。;Flockerzi,D。;Reichl,U。;桑德马赫,K。;Benner,P.,《工程和生命科学中的大规模网络》(2014),Springer·Zbl 1300.90004号
[3] Brinón-Arranz,L。;Seuret,A。;Canudas-de Wit,C.,多智能体系统时变结构的协同控制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59,8,2283-2288(2014)·Zbl 1360.93252号 ·doi:10.1109/TAC.2014.2303213
[4] Cheah,C.C。;Hou,S.P。;Slotine,J.J.E.,机器人群基于区域的形状控制,Automatica,45,10,2406-2411(2009)·Zbl 1179.93024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6.026
[5] Chunyu,J.、Qu,Z.、Pollak,E.和Falash,M.(2009)。一种新的自动驾驶汽车多目标控制设计。《优化与合作控制策略》(第81-102页)。斯普林格·Zbl 1195.93090号
[6] Do,H.T.公司。;Hua,H.T。;Nguyen,M.T。;Nguyen,C.V。;Nguyen,H.T。;Nguyen,H.T。;Nguyen,N.T.,《多路复用的编队控制算法:综合调查》,《工业网络和智能系统EAI认可交易》,8,27,e3-e3(2021)·doi:10.4108/eai.10-6-2021.170230
[7] Haddad,W.M。;Chellaboina,V.,《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控制》(2011),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8] Hichri,B。;加拉拉,A。;乔瓦尼尼,F。;Kedziora,S.,《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和移动多机器人控制:综述》,Robotica,40,12,1-14(2022)
[9] Hou,S.P.、Cheah,C.C.和Slotine,J.J.E.(2009)。机器人群的动态区域跟随编队控制。2009年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国际会议(第1929-1934页)。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10] Khalil,H.K.,非线性系统(2002),Prentice Hall·兹比尔1003.34002
[11] Kurtoglu,D。;Yucelen,T.,减少信息交换的有限时间分布式控制的时间变换方法,IEEE控制系统快报,6,458-463(2021)·doi:10.1109/LCSYS.2021.3080204
[12] 劳顿·J·R。;比尔德,R.W。;Young,B.J.,编队机动的分散方法,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汇刊,19,6,933-941(2003)·doi:10.1109/TRA.2003.819598
[13] 刘易斯,F.L。;张,H。;亨斯特·莫弗里克,K。;Das,A.,《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优化和自适应设计方法》(2013),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14] 梅斯巴希,M。;Egerstedt,M.,《多智能体网络中的图论方法》(2010),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Zbl 1203.93001号
[15] 哦,好吧。;马萨诸塞州帕克。;Ahn,H.S.,《多智能体编队控制调查》,Automatica,53,424-440(2015)·Zbl 1371.9301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4.10.22
[16] Ren,W。;Beard,R.W.,《通过虚拟结构方法飞行航天器编队的分散方案》,《制导、控制和动力学杂志》,27,1,73-82(2004)·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2514/1.9287
[17] Scharf,D.P.、Hadaegh,F.Y.和Ploen,S.R.(2004)。航天器编队飞行制导与控制综述。第二部分:控制。2004年美国控制会议记录(第4卷,第2976-2985页)。MDPI公司。
[18] Soni,A。;Hu,H.,自动驾驶地面车辆编队控制:一项调查,机器人学,7,4,67(2018)·doi:10.3390/robots7040067
[19] Tran,D.、Yucelen,T.和Pasiliao,E.(2016)。空间演化多智能体编队的多重信息网络。2016年美国控制会议(ACC)(第1912-1917页)。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20] Tran,D。;Yucelen,T。;Pasiliao,E.,《多路信息网络的编队控制》,IEEE控制系统技术汇刊,28,2,462-476(2018)·doi:10.1109/TCST.87
[21] Tran,D。;Yucelen,T。;Sarsilmaz,S.B.,作为具有时间变换和分离原理的系统的多智能体网络的有限时间控制,控制工程实践,108,1,107-130(2021)·doi:10.1016/j.connengprac.2020.104717
[22] Witke,K.A.、Koru,A.T.和Yucelen,T.(2022年)。有向图上具有多重信息网络的分布式空间编队控制的应用。在AIAA科学技术论坛上(第1219页)。美国汽车协会。
[23] 姚伟(2021)。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引导向量场[未发表的博士论文]。格罗宁根大学。
[24] Yucelen,T。;Haddad,W.M.,《具有一致连续准重置体系结构的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的共识协议》,《国际控制杂志》,87,8,1716-1727(2014)·Zbl 1317.93024号 ·doi:10.1080/00207179.2014.883647
[25] Yucelen,T。;Kan,Z。;Pasiliao,E.,《有限时间合作参与》,IEEE自动控制交易,64,8,3521-3526(2018)·Zbl 1482.93026号 ·doi:10.109/TAC.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