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逻辑上描述事件结构等效谱的特征。 (英语) Zbl 1504.68138号

摘要:我们提出了标记素数事件结构(PES)谱中等价物的逻辑特征,并用它来研究当限制为事件结构的子类时,这种谱是如何变化的。我们首先表明,对逻辑的一个微小修改,即保留遗传历史的双相似性,会导致PES同构成为逻辑等价。然后,我们提取逻辑片段,这些片段表征了上述光谱中的所有等价项。特别是,我们挑选出了交错/步/pomset跟踪等价和弱(pomset)历史保持双相似的逻辑,这两种逻辑都是缺失的。最后,我们应用我们的逻辑特征来研究当我们限制到事件结构的子类时,谱是如何简化的:没有因果关系的一致空间,以及不允许冲突的基本事件结构。通过在相应的子逻辑之间提供编码来证明行为等价之间的包含,而通过使用区分公式来证明等价之间的不包含,即通过提供由等价标识并由其他等价逻辑中的公式区分的结构。

MSC公司: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03B45号 模态逻辑(包括规范逻辑)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巴尔丹,P。;Carraro,A.,《关于不干涉的因果观点》,Fundam。通知。,140, 1, 1-38 (2015) ·Zbl 1335.68162号
[2] 巴尔丹,P。;Crafa,S.,《遗传历史提供的双重相似性:逻辑和自动机》,(Garrigue,J.,《APLAS学报》,2014年。APLAS’14会议录,LNCS,第8858卷(2014),Springer),469-488·Zbl 1453.68110号
[3] 巴尔丹,P。;Crafa,S.,《真正并发的逻辑》,J.ACM,61,4,24:1-24:36(2014)·Zbl 1321.68355号
[4] P.Baldan,D.Gorla,T.Padoan,I.Salvo,配置结构的行为逻辑,Theor。计算。科学。(2021),提交出版·Zbl 1483.68222号
[5] Bednarczyk,M.A.,《遗传历史保存互模拟或程序逻辑中未来完美的力量是什么》(1991年),波兰科学院,技术报告
[6] 布多尔,G。;Castellani,I.,《关于并发的语义:部分顺序和转换系统》(TAPSOFT的Proc.’87(1987)),123-137·Zbl 0614.68023号
[7] 布多尔,G。;Castellani,I.,《并发与原子性》,Theor。计算。科学。,59, 25-84 (1988) ·Zbl 0678.68078号
[8] 布拉德菲尔德,J。;Fröschle,S.,《独立友好的模式逻辑和真正的并发性》,Nord.J.Compute。,9, 1, 102-117 (2002) ·Zbl 1020.68061号
[9] Bucciarelli,A。;Ehrhard,T.,PCF强稳定模型的扩展嵌入,(ICALP Proc.of ICALP,LNCS,vol.510(1991),Springer),35-46·Zbl 0786.68053号
[10] Bucciarelli,A。;Ehrhard,T.,序列性和强稳定性,(LICS(1991),IEEE计算机学会),138-145
[11] Castellani,I.,《带局部的过程代数》(Bergstra,J.;Ponse,A.;Smolka,S.,《过程代数手册》(2001),Elsevier),945-1045,第15章·Zbl 1062.68078号
[12] 卡斯特拉诺,L。;Michelis,G.D。;Pomello,L.,《并发与交错: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Bull。欧洲协会。计算。科学。,31, 12-14 (1987) ·Zbl 1023.68635号
[13] Chakraborty,S。;Vafeiadis,V.,用事件结构接地稀薄空气读数,(POPL 2019。POPL 2019,PACMPL,第3卷(2019),ACM),70:1-70:28
[14] Christensen,S.,过程代数中的可判定性和分解(1993),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
[15] 德尼古拉,R。;Ferrari,G.,《观测逻辑和并发模型》,(Nori,K.V.;Madhavan,C.E.V.,《FST-TCS’90的程序》。程序。FST-TCS’90,LNCS,第472卷(1990),施普林格),301-315·Zbl 0732.03024号
[16] 德尼古拉,R。;蒙塔纳里,美国。;Vaandrager,F.W.,《前后双向模拟》,(CONCUR的《CONCUR程序》,LNCS,第458卷(1990年),Springer),152-165
[17] Degano,P。;德尼古拉,R。;Montanari,U.,并发模型的观测等价性,(编程概念的形式化描述-III(1987),北荷兰),105-134
[18] Degano,P。;德尼古拉,R。;Montanari,U.,非确定性并发过程的偏序描述和观察,(逻辑和并发模型中的线性时间、分支时间和偏序。逻辑和并发模式中的线性时、分支时间与偏序,LNCS,第354卷(1988),Springer),438-466·Zbl 0683.68067号
[19] 杜马,M。;García-Bañuelos,L.,《流程挖掘重新加载:事件结构作为流程模型和事件日志的统一表示》(Devillers,R.R.;Valmari,a.,Petri Nets 2015)。Petri Nets 2015,LNCS,第9115卷(2015),Springer),33-48·Zbl 1432.68304号
[20] Farzan,A。;Madhusudan,P.,因果原子性,(Ball,T.;Jones,R.B.,《CAV’06会议录》。CAV’06会议记录,LNCS,第4144卷(2006),315-328·Zbl 1188.68186号
[21] Fecher,H.,真正并发等价物的完整层次结构,Inf.Process。莱特。,89, 5, 261-265 (2004) ·Zbl 1178.68364号
[22] Fröschle,S.,并发等价的可判定性和重合性(2004),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
[23] Fröschle,S。;Lasota,S.,BPP上保持遗传历史互模拟的分解和复杂性,(CONCUR’05。CONCUR'05,LNCS,第3653卷(2005年),施普林格),263-277·Zbl 1134.68434号
[24] Fröschle,S。;扬查尔,P。;拉苏塔,S。;Sawa,Z.,基本并行过程上的非相互分离互模拟等价,Inf.Compute。,208, 1, 42-62 (2010) ·Zbl 1185.68444号
[25] Girard,J.,《线性逻辑》,Theor。计算。科学。,50, 1-102 (1987) ·Zbl 0625.03037号
[26] 戈拉,D。;Salvo,I.,《事件结构中的冲突与因果关系》,J.Log。代数方法程序。,119(2021),[27]的完整版和修订版·Zbl 1509.68186号
[27] 戈拉,D。;萨尔沃,I。;Piperno,A.,《事件结构中的冲突与因果关系》(Pérez,J.A.;Rot,J.,《2019年EXPRESS/SOS会议录》)。2019年EXPRESS/SOS会议记录,阿姆斯特丹,2019年。2019年EXPRESS/SOS会议记录。2019年EXPRESS/SOS会议记录,阿姆斯特丹,2019年,EPTCS,第300卷(2019年),86-101·Zbl 07449996号
[28] Gorrieri,R.,《Petri网的过程代数:分布式系统的字母化》,EATCS理论计算机科学专著(2017),Springer·Zbl 1377.68002号
[29] Gorrieri,R.,《BPP网络团队互模拟研究》,(Janicki,R.;Sidorova,N.;Chatain,T.,《Petri网与并发的应用与理论》(2020),Springer),153-175·Zbl 1498.68185号
[30] Gorrieri,R.,《BPP网络的团队双相似性及其相关模态逻辑》,Acta Inform。,58, 5, 529-569 (2021) ·Zbl 1497.68339号
[31] Gutierrez,J.,《并行、因果和冲突的逻辑和互模拟游戏》(de Alfaro,L.,《FoSSaCS’09 Proc.》)。程序。FoSSaCS’09,LNCS,第5504卷(2009),Springer),48-62·Zbl 1234.68300号
[32] Gutierrez,J.,《关于具有部分顺序语义的并发系统的互模拟和模型选择》(2011),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
[33] 古铁雷斯,J。;Bradfield,J.C.,《具有部分阶模型的定点逻辑的模型选择游戏》(Bravetti,M.;Zavataro,G.,CONCUR’09的Proc.)。程序。CONCUR’09,LNCS,第5710卷(2009),Springer),354-368·Zbl 1254.68150号
[34] 轩尼诗,M。;Milner,R.,《不确定性和并发性的代数定律》,J.ACM,32,1,137-161(1985)·兹比尔0629.68021
[35] Hoare,C.A.R.,通信顺序过程,Commun。ACM,21、8、666-677(1978)·Zbl 0383.68028号
[36] 杰弗里,A。;Riely,J.,《论稀薄的空气:朝向放松记忆的事件结构模型》(Grohe,M.;Koskinen,E.;Shankar,N.,LICS 2016(2016),ACM),759-767·Zbl 1392.68304号
[37] K.克鲁科夫。;Nielsen,M.,《信托结构》,《国际证券杂志》。,6, 2-3, 153-181 (2007)
[38] K.克鲁科夫。;尼尔森,M。;Sassone,V.,《应用于基于历史的访问控制的具体信誉系统的框架》,(CCS(2005),ACM),260-269
[39] Milner,R.,《沟通与并发》(1989),普伦蒂斯·霍尔·Zbl 0683.68008号
[40] 尼尔森,M。;Clausen,C.,《非交互相互模拟的游戏和逻辑》,Nord.J.Compute。,2, 2, 221-249 (1995) ·Zbl 0839.68112号
[41] 尼尔森,M。;Krukow,K.,《基于事件的声誉系统中的信任转移》,Theor。计算。科学。,429, 236-246 (2012) ·Zbl 1238.68043号
[42] 尼尔森,M。;Plotkin,G.D。;Winskel,G.,Petri网,事件结构和域,第一部分,Theor。计算。科学。,13, 85-108 (1981) ·Zbl 0452.68067号
[43] 尼尔森,M。;Thiagarajan,P.S.,《规则事件结构和有限petri网:无冲突情况》,(petri网的应用和理论。petri网应用和理论,LNCS,第2360卷(2002),Springer),335-351·Zbl 1047.68088号
[44] 彭泽克,W.,《时间逻辑中的分支时间和偏序》,(时间与逻辑:计算方法(1995),伦敦大学出版社),179-228
[45] 菲利普斯一世。;Ulidowski,I.,《历史-保护相互刺激的反向模式逻辑》,电子。程序。西奥。计算。科学。,64, 104-118 (2011) ·Zbl 1457.68193号
[46] 菲利普斯一世。;Ulidowski,I.,事件标识符逻辑,数学。结构。计算。科学。,24, 2, 1-51 (2014) ·Zbl 1342.68240号
[47] Pichon-Pharabod,J。;Sewell,P.,宽松原子的并发语义,允许优化并避免稀薄空气执行,(Bodík,R.;Majumdar,R.,POPL 2016(2016),ACM),622-633·Zbl 1347.68091号
[48] Pinchinat,S。;拉鲁西尼,F。;Schnoebelen,P.,真正并发互模拟的逻辑特征(1994),LIFIA-IMAG:LIFIA-IMAG Grenoble,技术报告114
[49] Pomello,L.,并发系统的一些等价概念。概述,(《Petri网的进展》,Petri网进展,LNCS,第222卷(1985年),Springer),381-400·Zbl 0611.68037号
[50] Rabinovich,A。;Trakhtenbrot,B.A.,《行为结构和网络》,Fundam。通知。,11, 4, 357-404 (1988) ·Zbl 0657.68068号
[51] 范·格拉贝克,R.J。;Goltz,U.,并发系统的动作和等价概念的精化,Acta Inform。,37, 4/5, 229-327 (2001) ·Zbl 0969.68081号
[52] van Glabbeek,R.J。;美国高尔茨。;Schicke-Uffmann,J.,《关于表征可分配性》,Log。方法计算。科学。,9, 3 (2013) ·Zbl 1274.68261号
[53] van Glabbeek,R.J。;Plotkin,G.D.,《配置结构》(LICS Proc.(1995),IEEE Computer Society),199-209年
[54] van Glabbeek,R.J。;Vaandrager,F.W.,并发代数理论的Petri网模型,(PARLE会议录,欧洲并行体系结构和语言,第二卷。PARLE会录,欧洲平行体系结构与语言,第II卷,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59卷(1987),Springer),224-242·Zbl 0633.68054号
[55] Winskel,G.,《事件结构》(Brauer,W.;Reisig,W.,Rozenberg,G.),《Petri网:与其他并发模型的应用和关系》(Petri Nets:Applic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to Other Models of Concurrency),LNCS,第255卷(1987),Springer),325-392·Zbl 0626.68022号
[56] Winskel,G.,《事件、因果关系和对称》,计算。J.,54,1,42-57(2011)
[57] Winskel,G。;尼尔森,M.,《并发模型》(Abramsky,S.;Gabbay,D.M.;Maibaum,T.S.E.,《计算机科学逻辑手册》,第4卷(1995),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纽约州纽约市),1-148·Zbl 0876.6800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