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制度协议的动态。 (英语) Zbl 1208.03033号

作者首先关注接受的逻辑,特别是算子的逻辑“如果代理集合(G)中的代理认同制度(x),那么他们一起接受制度(p)”。这种接受逻辑(简称AL)是通过一种可能世界语义和一个完善的公理化形式系统引入的。然后,作者开始考虑接受与沟通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与公开宣布的关系。他们通过将AL扩展为动态接受逻辑(简称DAL)来研究这种关系的逻辑。扩展涉及两个动态模态操作符,它们被添加到AL语言中。其中一个操作符是直观操作符“在机构上下文中公开宣布(q)后保持”的形式表示;另一个形式上对应于直觉操作符“在制度背景下从(G)到(q)的转换后保持(p)”。第二个操作符捕获了这样的情况:代理人(G)不作为制度环境的成员发挥作用,但有可能通过改变他们的接受来加入(x)。作者希望考虑机构内部发布的公告与代理人的接受相矛盾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代理不再认同\(x),但他们可能会决定更改其接受度以保留\(x”)的一部分。操作员允许对该移位进行正式表示。
作者为扩展语言提供了一个可能的世界语义,以及一个公理形式系统,该系统对于语义来说是健全和完整的。最后,他们将DAL与AGM信念修正操作联系起来,勾勒出信念与接受相结合的逻辑,并讨论了群体接受与共同信念之间的区别。作者还展示了如何将AL和DAL用作正式框架,在其中可以对判断聚合的某些方面进行建模。

MSC公司:

03B60号 其他非经典逻辑
03B42型 知识和信念的逻辑(包括信念变化)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lchourrón C.E.,Gärdenfors P.,Makinson D.:论理论变化的逻辑:部分满足收缩和修正函数。符号逻辑杂志50(2),510-530(1985)·Zbl 0578.03011号 ·doi:10.2307/2274239
[2] Baltag A.,Moss L.S.:认知程序的逻辑。合成139(2),165-224(2004)·Zbl 1100.03010号 ·doi:10.1023/B:同步0000024912.56773.5e
[3] Blackburn P.,Venema Y.,de Rijke M.:模态逻辑。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2001)·Zbl 0988.03006号
[4] Bratman M.E.:在上下文中进行实际推理和接受。心灵101(401),1-15(1992)·doi:10.1093/mind/101.401.1
[5] 科恩·L·J:一篇关于信仰和接受的文章。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纽约(1992)
[6] 科恩·P·R、列夫斯克·H·J:意图是有承诺的选择。人工智能42,213–261(1990)·Zbl 0721.03017号 ·doi:10.1016/0004-3702(90)90055-5
[7] Engel,P.(1985)。克罗地亚集体与意向党。在A.Leroux&P.Lift(编辑),《经济学哲学》(第1卷,第129-143页)。巴黎:经济特区。
[8] 恩格尔·P:相信,坚持真理,接受。哲学探索1(2),140-151(1998)·数字标识代码:10.1080/10001998058538695
[9] 费金·R、哈尔佩恩·J、摩西·Y、瓦尔迪·M:关于知识的推理。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剑桥(1995)·Zbl 0839.68095号
[10] Fornara,N.和Colombetti,M.(2002年)。基于承诺的代理通信语言的操作规范。C.Castelfranchi,&W.Lewis Johnson(编辑),《关于自治代理和多代理系统的第一次国际联合会议记录》(AAMAS’02)(第535-542页)。博洛尼亚:ACM出版社。
[11] Gärdenfors,P.(1988年)。流动中的知识:认知状态的动力学建模。马萨诸塞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Zbl 1229.03008号
[12] Gaudou,B.、Longin,D.、Lorini,E.和Tummolini,L.(2008)。以代理人的态度锚定机构:走向自治MAS的逻辑框架。L.Padgham和D.C.Parkes(编辑),第七届国际联合会议关于自治代理和多代理系统的会议记录(AAMAS’08)(第728–735页)。日本箱根:IFAAMAS。
[13] 吉尔伯特·M·:关于社会事实。劳特利奇,伦敦(1989)
[14] Goldman A.:群体知识与群体理性:社会认识论的两种方法。认识论1(1),11-22(2004)·doi:10.3366/epi.2004.1.1.11
[15] Grossi D.,Meyer J.-J.Ch.,Dignum F.:计数的分类方面:模态逻辑分析。《逻辑与计算杂志》16(5),613–643(2006)·Zbl 1116.03016号 ·doi:10.1093/log.com/exl027
[16] Hakli R.:群体信仰以及信仰和接受之间的区别。认知系统研究7,286–297(2006)·doi:10.1016/j.cogsys.2005.11.013
[17] Hakli,R.和Negri,S.(2009年)。关于集体接受的群体信仰的推理。ESSLLI研讨会论文集“社会概念的逻辑方法”(LMSC'09)。法国:波尔多。网址:http://www.irit.fr\安德烈亚斯(Andreas)。Herzig/Esslli09/。
[18] Harel D.:动态逻辑。摘自:Gabbay,D.M.,Günthner,F.(编辑)《哲学逻辑手册》,第497-604页。D.Reidel,Dordrecht(1984)·Zbl 0875.03076号
[19] Harel D.、Kozen D.、Tiuryn J.:动态逻辑。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马萨诸塞州剑桥(2000)·Zbl 0976.68108号
[20] Hintikka J.:知识与信仰:这两个概念的逻辑介绍。康奈尔大学出版社,伊萨卡(1962)
[21] Katsuno,H.和Mendelzon A.O.(1992年)。关于更新知识库和修改知识库之间的差异。P.Gärdenfors(Ed.),信念修订(第183-203页)。剑桥大学出版社。(初步版本摘自《知识表示和推理原则:第二届国际会议论文集》,第387-394页,J.A.Allen,R.Fikes,&E.Sandewall,Eds.,1991,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San Mateo,CA。)·Zbl 0765.68197号
[22] Kooi B.:通过约简公理实现公共更新逻辑的表达性和完整性。应用非经典逻辑杂志17(2),231–253(2007)·Zbl 1185.03014号 ·doi:10.3166/1月17日231-253
[23] Kooi,B.和van Benthem J.(2004)。认知行为的约简公理。R.Schmidt、I.Pratt-Hartmann、M.Reynolds和H.Wansing(编辑),模态逻辑会议第五次进展会议记录(AiML'04)(第197-211页)。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出版社。
[24] Kornhauser L.A.,Sager L.G.:打开法庭。《耶鲁法律杂志》96,82–117(1986)·doi:10.2307/796436
[25] 刘易斯·D·K:《公约:哲学研究》。哈佛大学出版社,剑桥(1969)
[26] 列表C:群体知识与群体理性:一个判断聚合视角。认识论2(1),25-38(2005)·doi:10.3366/epi.2005.2.1.25
[27] List C.,Pettit P.:聚合判断集:一个不可能的结果。经济学与哲学18,89–110(2002)
[28] Lorini,E.、Longin,D.、Gaudou,B.和Herzig,A.(2009年)。接受的逻辑:让机构基于代理人的态度。逻辑与计算杂志。doi:10.1093/logcom/exn103。2009年3月26日检索自ftp://ftp.irit.fr/irit/LILAC/JLC.pdf . ·Zbl 1188.68317号
[29] 梅金森D。:极简的五张脸。Studia Logica《逻辑研究》52、339–379(1993)·Zbl 0790.03026号 ·doi:10.1007/BF01057652
[30] Pauly M.,van Hees M.:判断聚合的逻辑约束。《哲学逻辑杂志》35(6),569–585(2006)·Zbl 1108.03009号 ·doi:10.1007/s10992-005-9011-x
[31] 佩蒂特·P:协商民主与话语困境。哲学问题11,268–299(2001)·doi:10.1111/j.1758-2237.2001.tb00047.x
[32] 皮亚杰:童年的游戏、梦想和模仿。W.W.Norton,纽约(1951年)
[33] Pigozzi G.:信念融合与话语困境:对判断聚合悖论的基于论证的解释。合成152(2),285–298(2006)·Zbl 1112.03305号 ·doi:10.1007/s11229-006-9063-7
[34] Plaza,J.A.(1989)。公共传播的逻辑。在M.L.Emrich、M.S.Pfeifer、M.Hadzikadic和Z.W.Ras(编辑),第四届智能系统方法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ISMIS'89):海报会议计划(第201–216页)。田纳西州橡树岭: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DRD-24)。
[35] Segerberg K.:从多斯主义逻辑的角度对信仰进行修正。IGPL公报3,534–553(1995)·Zbl 0844.03015号 ·doi:10.1093/jigpal/3.4.535
[36] Segerberg,K.(1999)。信仰逻辑中的两个传统: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在H.Jürgen Ohlbach和U.Reyle(编辑)的《逻辑、语言和推理:纪念Dov Gabbay的散文》中,《逻辑趋势》第5卷(第135-147页)。多德雷赫特:克鲁沃·Zbl 0957.03023号
[37] Singh M.P.:代理通信语言:重新思考原则。IEEE计算机31(12),40–47(1998)
[38] Stalnaker R.:调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剑桥(1984)
[39] Tuomela R.:团体信仰。综合91,285–318(1992)·doi:10.1007/BF00413570
[40] Tuomela R.:信仰与接受。哲学探索2,122–137(2000)·doi:10.1080/13869790008520985
[41] Tuomela R.:社会实践哲学:集体接受观。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2002)
[42] van Benthem J.,Liu F.:偏好升级的动态逻辑。应用非经典逻辑杂志17(2),157-182(2007)·Zbl 1186.03034号 ·doi:10.3166/1月17日157-182
[43] van Ditmarsch H.P.,Kooi B.:我成功的秘诀。综合151、201–232(2006)·Zbl 1101.03315号 ·doi:10.1007/s11229-005-3384-9
[44] van Ditmarsch H.P.,van der Hoek W.,Kooi B.:动态认知逻辑。多德雷赫特·克鲁沃(2007)·Zbl 1156.03320号
[45] Verdicchio,M.和Colombetti,M.(2003)。代理通信的社会承诺逻辑模型。《AAMAS 2003年会议记录》(第528–535页),纽约:ACM·Zbl 1270.6829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