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输入时滞和干扰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分布式时变编队跟踪控制。 (英语) Zbl 1454.93013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般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AS)在含有生成树的有向通信图下,考虑输入时滞和未知外部干扰的时变编队跟踪(TVFT)控制问题。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变形状格式。然后,引入扰动观测器(DO)来补偿未知的扰动影响。然后,采用并改进Artstein的模型降阶技术设计状态预测器,将具有延迟输入的MAS转换为无延迟系统。第四,利用输入、时变形状、DO、AO和相对状态测量等邻域信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观测器(AO),用于估计所设计的状态预测器。所设计的代数Riccati方程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收敛性。整个控制器不需要通信图的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值信息,因此是完全分布式的。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全分布式控制器(FDC)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影响FDC性能的因素。

理学硕士:

93甲16 多代理系统
93二氧化碳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93B53号 观察员
93立方厘米 延迟控制/观测系统
93C73号 控制/观测系统中的扰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lch,T。;Arkin,R.C.,多机器人团队基于行为的队形控制,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14, 6, 926-939 (1998)
[2] 刘易斯,医学硕士。;Tan,K.-H.,使用虚拟结构的移动机器人高精度编队控制,Auton。机器人。,4, 4, 387-403 (1997)
[3] 王,P。;Hadaegh,F.Y.,《编队中移动的多个微宇宙飞船的协调和控制》,J.Astronaut。科学。,44, 3, 315-355 (1996)
[4] Ren,W.,编队协同控制的共识策略,IET控制理论应用。,1, 2, 505-512 (2007)
[5] Olfati-Saber,R。;Murray,R.M.,具有切换拓扑和时延的代理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49,9,118-173(2004)
[6] Ren,W。;Beard,R.W.,动态变化交互拓扑下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共识寻求,IEEE Trans。自动。控制,50,5,655-661(2005)·Zbl 1365.93302号
[7] 维兰德,P。;塞普尔赫里,R。;Allgöwer,F.,《内部模型原理对于线性输出同步是必要且充分的》,Automatica,47,5,1068-1074(2011)·Zbl 1233.93011号
[8] 刘,Y。;Geng,Z.,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编队控制:运动规划方法,系统控制快报。,85, 54-60 (2015) ·Zbl 1322.93005号
[9] 尤斯·E·W·。;Krishnaprasad,P.,《平面编队的平衡和操纵规律》,系统控制快报。,52, 1, 25-38 (2004) ·Zbl 1157.93406号
[10] 王,C。;特努奈,H。;左,Z。;Lennox,B。;丁,Z.,《多机器人系统的固定时间编队控制:设计与实验》,IEEE Trans。Ind.Electron公司。,66, 8, 6292-6301 (2019)
[11] Brinón-Arranz,L。;Seuret,A。;Canudas-de Wit,C.,多智能体系统时变结构的协同控制设计,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59,8,2283-2288(2014)·兹比尔1360.93252
[12] 安东内利,G。;Arrichiello,F。;卡卡瓦莱,F。;Marino,A.,多机器人系统的分散时变编队控制,国际机器人杂志。第33号、第7号、第1029-1043号决议(2014年)
[13] Dong,X。;Hu,G.,具有切换定向拓扑的一般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时间变量编队控制,Automatica,73,47-55(2016)·Zbl 1372.93012号
[14] 斯卡多维,L。;Sepulchre,R.,《相同线性系统网络中的同步》,Automatica,45,11,2557-2562(2009)·Zbl 1183.93054号
[15] 于伟(Yu,W.)。;Ren,W。;郑伟新。;陈,G。;Lü,J.,具有二阶非线性动力学的多智能体系统中一致性的分布式控制增益设计,Automatica,49,7,2107-2115(2013)·兹比尔1364.93039
[16] DeLellis,P。;迪·贝尔纳多,M。;Garofalo,F.,《复杂网络同步的新型分散自适应策略》,Automatica,45,5,1312-1318(2009)·Zbl 1162.93361号
[17] 李,Z。;Ren,W。;刘,X。;Fu,M.,《使用分布式自适应协议的具有一般线性和Lipschitz非线性动力学的多智能体系统共识》,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58,7,1786-1791(2013)·Zbl 1369.93032号
[18] 李,Z。;Ren,W。;刘,X。;Xie,L.,具有自适应动态协议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一致性,Automatica,49,7,1986-1995(2013)·Zbl 1364.93023号
[19] W.Jiang,G.Wen,Y.Meng,A.Rahmani,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自适应时变编队跟踪:动态输出方法,in:Proc。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2017年。第8571-8576页。
[20] 李,Z。;段,Z。;Lewis,F.L.,具有异质匹配不确定性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鲁棒一致性控制,Automatica,50,3,883-889(2014)·Zbl 1298.93026号
[21] 桑塔格,E。;Teel,A.,《改变输入/状态稳定系统中的电源功能》,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40,8,1476-1478(1995)·Zbl 0832.93047号
[22] 李,Z。;文,G。;段,Z。;Ren,W.,《用有向图设计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完全分布式一致性协议》,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0,4,1152-1157(2015)·Zbl 1360.93035号
[23] 陈,C。;谢凯。;刘易斯,F.L。;谢S。;Davoudi,A.,针对执行器故障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自适应指数同步的全分布式弹性,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4,8,3347-3354(2019)·Zbl 1482.93035号
[24] Yang,R。;张,H。;冯·G。;Yan,H。;Wang,Z.,通过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鲁棒合作输出调节,Automatica,102,129-136(2019)·Zbl 1415.93100号
[25] 华,C.-C。;李凯。;Guan,X.-P.,支持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输出一致性的领导者,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4,3,1156-1161(2019)·Zbl 1482.93038号
[26] Wang,H。;于伟(Yu,W.)。;丁,Z。;Yu,X.,有向网络下具有外部扰动的一般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跟踪,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4,11,4772-4779(2019)·Zbl 1482.93025号
[27] 蒋伟(Jiang,W.)。;文,G。;彭,Z。;黄,T。;Rahmani,A.,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分布式信息控制,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4,9,3889-3896(2019)·Zbl 1482.93042号
[28] 王,R。;董,X。;李强。;Ren,Z.,使用自适应输出反馈方法的有向拓扑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时变编队控制,IEEE Trans。印第安纳州信息,15,8,4676-4685(2019)
[29] Richard,J.-P.,《时间延迟系统:一些最新进展和开放问题的概述》,Automatica,39,10,1667-1694(2003)·Zbl 1145.93302号
[30] 王,C。;Sun,J。;左,Z。;丁,Z.,具有输入延迟和未知网络连通性的网络连接动态系统的一致干扰抑制,IFAC-PapersOnLine,50,1,10357-10362(2017)
[31] Léchappé,V。;穆雷,E。;普莱斯坦,F。;Glumineau,A。;Chriette,A.,具有输入延迟和未知干扰的LTI系统控制的新预测方案,Automatica,52,179-184(2015)·Zbl 1309.93059号
[32] 周,B。;Lin,Z.,《具有大输入和通信延迟的高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共识》,Automatica,50,2,452-464(2014)·Zbl 1364.93044号
[33] 马尼提乌斯,A。;Olbrot,A.,时滞系统的有限谱分配问题,IEEE Trans。自动。控制,24,4,541-552(1979)·Zbl 0425.93029号
[34] Kwon,W。;Pearson,A.,时滞控制线性系统的反馈镇定,IEEE Trans。自动。控制,25,2,266-269(1980)·Zbl 0438.93055号
[35] Artstein,Z.,《具有延迟控制的线性系统:简化》,IEEE Trans。自动。控制,27,4869-879(1982)·Zbl 0486.93011号
[36] Ding,Z.,干扰观测器一致性干扰抑制,IEEE Trans。Ind.Electron公司。,62, 9, 5829-5837 (2015)
[37] Qu,Z.,《动力系统的协同控制:在自动车辆上的应用》(2009),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Zbl 1171.93005号
[38] 伯恩斯坦,D.S.,《矩阵数学:理论、事实和公式》(2009),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Zbl 1183.1500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