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非均质性的预应力各向异性中间多孔弹性层中的扭转表面波。 (英语) Zbl 1400.74047号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夹在非均匀和均匀多孔半空间之间的非均匀初始应力垂直饱和流体各向异性层中的扭转表面波行为。人们认为上半空间和中间层的质量密度和刚度与空间有关。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以获得位于两个半空间之间的非均匀多孔弹性介质中扭转表面波的不同色散关系。数值研究了压应力和非均匀性对扭转面波频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层的非均质性、孔隙度、初始应力、上半空间的不均匀性和下半空间的孔隙度对扭转波速影响很大。波浪分析进一步表明,与流体饱和多孔层相比,扭转表面波在弹性半空间中传播得更快。

MSC公司:

74J15型 固体力学中的表面波
74E10型 固体力学中的各向异性
74E05型 固体力学中的不均匀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M·巴斯(1968),《地震学的数学方面》,纽约:爱思唯尔出版公司。
[2] Bhattacharya,RC(1975),关于不完全结合的双层圆柱中的扭转波传播。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刊41A(6):613-619·Zbl 0368.73024号
[3] Biot,MA(1956a)流体饱和多孔固体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ii,低频范围。美国声学学会杂志28:168-178。
[4] Biot,MA(1956b)多孔粘弹性各向异性固体的变形理论。应用物理学杂志27(5):459-467。
[5] Biot,MA(1962)多孔介质中的变形和声传播力学。应用物理学杂志33:1482-1498·Zbl 0104.21401号
[6] Biot,MA(1965),《增量变形力学》,纽约:John Wiley and Sons Inc。
[7] Birch,F(1954)地球内部专题讨论会。地球的地幔。弹性和构成。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学报35:78-85。
[8] KE Bullen(1963)《地震学理论导论》,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124.47101号
[9] Chattaraj,R,Samal,SK,Debasis,S(2015)《非均匀半空间上干砂质地壳中的扭转面波》。麦加尼卡50(7):1807-1816·Zbl 1327.74083号
[10] Chattopadhyay,A,Gupta,S,Kumari,P(2011)非均匀层中扭转波在非均匀半空间上的传播。麦加尼卡46(4):671-680·Zbl 1271.74241号
[11] Chattopadhyay,A,Gupta,S,Sahu,SA(2012)非均匀半空间上自增强介质中的扭转表面波。国际地质力学杂志12(2):193-197。
[12] Chattopadhyay,A,Gupta,S,Samal,SK(2009),自我增强介质中的扭转波。国际地质力学杂志9(1):9-13。
[13] Dey,S,Dutta,A(1992)初始应力圆柱中的扭转波传播。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刊58A(5):425-429·Zbl 0845.73017号
[14] Dey,S,Gupta,S,古普塔,AK(1993),含孔隙弹性半空间中的扭转表面波。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17:197-204·Zbl 0776.73016号
[15] Dey,S,Sarkar,MG(2002)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中的扭转表面波。工程力学杂志128(2):184-189。
[16] Dhua,S,Chattopadhyay,A(2015)位于两个非均匀介质之间的初始应力层中的扭转波。梅卡尼卡50(7):1775-1789·Zbl 1327.74084号
[17] Dhua,S,Singh,AK,Chattopadhyay,A(2015)具有初始应力的各向异性非均匀半空间上覆复合层中扭转波的传播。振动与控制杂志21:1987-1998。
[18] Gubbins,D(1990),《地震学与板块构造》,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19] Gupta,S,Chattopadhyay,A,Kundu,S(2010b)刚性边界对非均匀半空间上均匀层中扭转波传播的影响。应用力学档案80:143-150·Zbl 1184.74036号
[20] Gupta,S,Chattopadhyay,A,Majhi,DK(2010a)不规则性对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多孔弹性层中扭转表面波传播的影响。应用数学与力学31(4):481-492·Zbl 1378.74032号
[21] Gupta,S,Kundu,S,Vishwakarma,SK(2014)扭转表面波在初始应力非均匀半空间上非均匀层中的传播。振动与控制杂志20:355-369。
[22] Kakar,R、Kakar、S(2016a)预应力非均质底层上Voigt层中扭转表面波的衍射。国际地质力学杂志16:4·Zbl 1377.74009号
[23] Kakar,R、Kakar、S(2016b)非均质半空间之间中间垂直预应力非均质层中扭转表面波的频散。振动与控制杂志。1-14. . ·Zbl 1377.74009号
[24] Kennett,BLN,Tkalć,H(2008)《动态地球:地壳和地幔不均匀性》。澳大利亚地球科学杂志55:265-279。
[25] Love,AEH(1911)《地球动力学的一些问题》,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
[26] Love,AEH(1944)《弹性数学理论的论文》,第四版,纽约:多佛出版社·Zbl 0063.03651号
[27] Meissner,E(1921)非均匀介质中色散的弹性表面波。《国家社会季刊》66:181-195。
[28] Najafov,AM,Sofiyev,AH,Kuruoglu,N(2013)弹性地基上功能梯度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的扭转振动和稳定性。麦加尼卡48(4):829-840·Zbl 1293.74193号
[29] Rayleigh,L(1885)关于沿弹性固体平面传播的波。伦敦数学学会会刊17:4-11。
[30] Sari,C,Salk,M(2002)《双曲线密度对比的重力异常分析:对安纳托利亚西部重力数据的应用》。巴尔干地球物理学会杂志5(3):87-96。
[31] Selim,MM(2007),具有不规则自由表面的非均匀半空间中扭转面波的传播。应用数学科学1(29):1429-1437·Zbl 1386.76032号
[32] Singh,BM,Rokne,J,Dhaliwal,RS(2006)功能梯度有限圆柱体的扭转振动。麦加尼卡41(4):459-470·兹比尔1173.74341
[33] Sofiyev,AH(2005)冲击载荷作用下厚度方向材料不均匀圆柱壳的扭转屈曲分析。结构工程与力学国际期刊19(2):231-236。
[34] Sofiyev,AH,Deniz,A,Avcar,M(2013)非均匀性和弹性介质对正交异性圆柱壳临界扭转载荷的影响。《Polonica物理学报》A 123:728-730。
[35] Sofiyev,AH,Schnack,E(2004)功能梯度圆柱壳在线性增加动态扭转载荷下的稳定性。工程结构26:1321-1331。
[36] Vardoulakis,I(1984)非均匀弹性介质中的扭转面波。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8:287-296·Zbl 0536.73018号
[37] Vishwakarma,S,Gupta,S,Kundu,S(2014),关于干燥砂质吉布森半空间上基底中的扭转波传播。国际地质力学杂志。Epub将于2013年出版。DOI:10.1061/(ASCE)GM.1943-5622.000322。
[38] Vishwakarma,SK,Gupta,S,Verma,AK(2014),干燥砂质吉布森半空间基底中的扭转波传播。国际地质力学杂志00:1-15。
[39] Wang,YS,Zhang,ZM(1998)横向各向同性流体饱和多孔层状半空间中love波的传播。美国声学学会杂志103(2):695-701。
[40] ET Whittaker,Watson,GN(1990)《现代分析课程》,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41] Wilson,JT(1942)非均匀介质中的面波。美国地震学会公报32:297-305·Zbl 0063.08275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