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向同性三轴各向异性颗粒基质系统中的热应力。 (英语) Zbl 1184.74016号

摘要:本文讨论了由一个嵌入三轴各向异性无限矩阵中的各向同性球形粒子或一个嵌入各向同性无限矩阵中的三轴各向异性球形粒子表示的粒子矩阵系统中作用的热应力的分析模型。由于基体和粒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热应力在冷却过程中产生。

MSC公司:

74F05型 固体力学中的热效应
74E10型 固体力学中的各向异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Fanelli M(1986)平面弹性中的热应力:仅基于调和函数的数值解。麦加尼卡21:210–215·Zbl 0612.73008号 ·doi:10.1007/BF01556488
[2] Martínez F,Quintanilla R(1998)《微观结构热弹性增量问题》。麦加尼卡33:601–604·Zbl 0941.74017号 ·doi:10.1023/A:1004346725682
[3] Suvorov AP,Dvorak GJ(2001)预应力层压板/陶瓷板组件的优化设计。麦加尼卡36:87–109·Zbl 1005.74052号 ·doi:10.1023/A:101109301910
[4] Iešan D,Nappa L(2004)多孔弹性固体平面应变中的热应力。麦加尼卡39:125–138·Zbl 1075.74034号 ·doi:10.1023/B:MECC.0000005118.15612.01
[5] Drozdov AD、Dorfmann A(2004)颗粒增强橡胶有限粘弹性本构模型。麦加尼卡39:245–270·Zbl 1089.74016号 ·doi:10.1023/B:MECC.0000022848.21830.c2
[6] Vena P(2005)梯度陶瓷复合材料中的热残余应力:微观计算模型与均匀化模型。麦加尼卡40:163–179·兹比尔1098.74014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s11012-005-3064-3
[7] Kulchytsky-Zhyhailo R,Matysik JS,Perkowski DM(2007)《关于半无限层压板中的位移和应力:比较结果》。梅卡尼卡42:117–126·Zbl 1162.74342号 ·doi:10.1007/s11012-006-9026-6
[8] Ceniga L(2004)三轴各向异性颗粒-基质系统中的热应力。《热应力杂志》27:471–489·网址:10.1080/01495730490451431
[9] 斯科乔夫斯克·P、博库夫卡·O、帕尔切克·P(1996)《材料科学》。伊琳娜EDIS
[10] Brdička M、Samek L、Sopko B(2000)《连续体力学》。布拉格学院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