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近点图设计多体系统中较小主回路附近的轨迹。 (英语) Zbl 1264.70030号

小结:“创世”号宇宙飞船的成功,以及目前的“阿耳特弥斯”任务,继续激发人们对扩展轨道选项的兴趣,以实现整个太阳系未来的科学和探索目标。将多体动力学纳入初步设计可能会提供灵活性,并影响实现特定目标的机动成本。在当前的分析中,重点是开发和应用设计工具,以促进多体环境中的初步弹道设计。在圆形受限三体问题的背景下,研究了较小初级附近轨迹的演化。之前介绍过的近点Poincaré映射已成为预测短期和长期轨道行为的宝贵资源。通过根据半径和相对于P_1-(P_2)线的近点方向来描述轨迹,可以识别和计算具有特定特征集的有用轨迹。

MSC公司:

70F07型 三体问题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K.C.Howell、B.T.Barden和M.W.Lo,“动力系统理论在平动点任务轨道设计中的应用”,《宇宙航行科学杂志》,第45卷,第2期,第161-178页,1997年。
[2] M.W.Lo、B.G.Williams、W.E.Bollman等人,“创世纪任务设计”,《宇宙航行科学杂志》,第49卷,第1期,第169-184页,2001年。
[3] V.Angelopoulos,“THEMIS任务”,《空间科学评论》,第141卷,第1-4期,第5-34页,2008年·doi:10.1007/s11214-008-9336-1
[4] V.Angelopulos,“ARTEMIS任务”,《空间科学评论》。新闻界。 ·doi:10.1007/s11214-010-9687-2
[5] M.Woodard、D.Folta和D.Woodfork,“ARTEMIS:首次月球平动点任务”,第21届空间飞行动力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法国图卢兹,2009年9月至10月。
[6] M.Hénon,“受限问题的探索。V.Hill的案例:周期轨道及其稳定性”,《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第1卷,第223-238页,1969年·Zbl 0177.27703号
[7] M.Hénon,“受限问题的探索”,第六章,希尔的案例:非周期轨道,《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第9卷,第24-36页,1970年·Zbl 0233.70007号
[8] D.P.Hamilton和J.A.Burns,“小行星轨道稳定区”,《伊卡洛斯》,第92卷,第1期,第118-131页,1991年。
[9] H.Yamakawa、J.Kawaguchi、N.Ishal和H.Matsuo,“带引力捕获的地月转移轨道”,载于《AAS/AIAA天体动力学专家会议论文集》,加拿大维多利亚,1993年8月,论文编号AAS 93-633。
[10] E.A.Belbruno和J.K.Miller,“带弹道捕捉的太阳扰动地月转移”,《制导、控制和动力学杂志》,第16卷,第4期,第770-775页,1993年。
[11] W.S.Koon、M.W.Lo、J.E.Marsden和S.D.Ross,“天体力学中周期轨道和共振跃迁之间的异宿联系”,《混沌》,第10卷,第2期,第427-469页,2000年·Zbl 0987.70010号 ·doi:10.1063/1.166509
[12] W.S.Koon、M.W.Lo、J.E.Marsden和S.D.Ross,“月球的低能传输”,《天体力学和动力学天文学》,第81卷,第1-2期,第63-73页,2001年·Zbl 0995.70009号 ·doi:10.1023/A:1013359120468
[13] G.Gómez、W.S.Koon、M.W.Lo、J.E.Marsden、J.Masdemont和S.D.Ross,“不变流形、空间三体问题和空间任务设计”,载于2001年8月加拿大魁北克AAS/AIAA天体动力学专家会议记录,论文编号:AAS 2001-301·Zbl 1115.70007号
[14] K.C.Howell、B.G.Marchand和M.W.Lo,“从动力系统的角度对短周期木星家族彗星的临时卫星捕获”,美国宇宙航行学会。《宇宙航行科学杂志》,第49卷,第4期,第539-557页,2001年。
[15] A.F.Prado,“天然卫星周围轨道的第三体摄动”,《制导、控制和动力学杂志》,第26卷,第1期,第33-40页,2003年。
[16] F.Topputo、M.Vasile和A.E.Finzi,“结合实际感兴趣的低能转移轨道的二体和三体动力学”,载于《第五十五届国际宇宙航行大会论文集》,第584-596页,加拿大温哥华,2004年10月,IAC-04-A.7.02。
[17] G.Gómez、W.S.Koon、M.W.Lo、J.E.Marsden、J.Masdemont和S.D.Ross,“空间受限三体问题中的连接轨道和不变流形”,非线性,第17卷,第5期,第1571-16062004页·兹比尔1115.70007 ·doi:10.1088/0951-7715/17/5/002
[18] F.Topputo、M.Vasile和F.Bernelli-Zazzera,“利用受限三体问题的不变流形进行低能行星际转移”,《宇宙航行科学杂志》,第53卷,第4期,第353-372页,2005年。
[19] R.L.Anderson和M.W.Lo,“利用超级计算机计算全球轨道族进行虚拟探索”,载于《美国科学院/美国航空航天局航天力学会议论文集》,美国科罗拉多州铜山,2005年1月,论文编号:AAS 05-220。
[20] R.P.Russell,“欧罗巴附近平面和三维周期轨道的全球搜索”,《宇宙航行科学杂志》,第54卷,第2期,第199-226页,2006年。
[21] C.F.de Melo和O.C.Winter,“地球-月球转移的替代路径”,《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06年,第34317卷,20页,2006年·Zbl 1200.70029号 ·doi:10.1155/MPE/2006/34317
[22] F.García和G.Gómez,“关于弱稳定边界的注释”,《天体力学和动力学天文学》,第97卷,第2期,第87-100页,2007年·Zbl 1162.70006号 ·doi:10.1007/s10569-006-9053-6
[23] J.S.Parker和G.H.Born,“直接月球晕轨道转移”,载于第17届AAS/AIAA太空飞行力学会议论文集,美国亚利桑那州塞多纳,2007年,论文AAS 07-229。
[24] J.S.Parker和G.H.Born,“利用动力系统理论建模低能弹道月球转移”,《航天器与火箭杂志》,第45卷,第6期,第1269-1281页,2008年·doi:10.2514/1.35262
[25] G.A.Tsirogiannis、E.A.Perdios和V.V.Markellos,“改进的网格搜索方法:周期轨道全局计算的有效工具”,《天体力学和动力学天文学》,第103卷,第1期,第49-78页,2009年·Zbl 1160.70002号 ·doi:10.1007/s10569-008-9165-2
[26] E.Belbruno、M.Gidea和F.Topputo,“弱稳定边界和不变流形”,SIAM应用动力系统杂志,第9卷,第3期,第1061-1089页,2010年·Zbl 1380.70026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37/090780638
[27] R.L.Anderson和M.W.Lo,“共振飞越的动力系统分析:弹道案例”,《宇航科学杂志》,第58卷,第2期,2011年。
[28] B.F.Villac和D.J.Scheeres,“希尔三体问题和应用中的逃逸轨迹”,《制导、控制和动力学杂志》,第26卷,第2期,第224-232页,2003年。
[29] M.E.Paskowitz和D.J.Scheeres,“行星卫星轨道器的稳健捕获和转移轨道”,《制导、控制和动力学杂志》,第29卷,第2期,第342-353页,2006年·doi:10.2514/1.13761
[30] M.E.Paskowitz和D.J.Scheeres,“行星卫星科学轨道的设计:在欧罗巴的应用”,《制导、控制和动力学杂志》,第29卷,第5期,第1147-1158页,2006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2514/119464
[31] D.C.Davis和K.Howell,“受限问题中较小主回路附近轨道的长期演变”,载于2010年2月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的第20届AAS/AIAA太空飞行力学会议记录。
[32] D.C.Davis和K.Howell,“多体问题中的轨道演化及其在土星系统中的应用”,第61届国际宇宙航行大会会议记录,捷克共和国布拉格,2010年9月。
[33] A.F.Haapala和K.C.Howell,“使用Poincaré映射和不变流形的轨道设计”,载于2011年2月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行的第21届AAS/AIAA空间飞行力学会议论文集。
[34] B.F.Villac和D.J.Scheeres,“关于希尔问题中的近点概念”,《天体力学和动力学天文学》,第90卷,第1-2期,第165-178页,2004年·Zbl 1083.70020号 ·doi:10.1007/s10569-004-0405-9
[35] D.C.Davis,基于近点Poincaré地图的多体轨道设计策略,博士论文,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普渡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11年。
[36] A.F.Haapala,使用近点Poincaré映射和不变流形的轨迹设计,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普渡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
[37] E.Perozzi和A.Di Salvo,“到达月球的新太空:探索评估”,《天体力学和动力学天文学》,第102卷,第1-3期,第207-218页,2008年·Zbl 1154.70339号 ·doi:10.1007/s10569-008-9156-3
[38] J.Parker和G.Born,“瞄准低能弹道月球转移”,载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AAS George H.Born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5月,论文编号:AAS 10-1859。
[39] T.H.Sweetser,“地月转移所需全球最小ΔV的估计”,载于《AAS/AIAA太空飞行力学会议记录》,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1991年2月,论文编号AAS 91-10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