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问认识论中的群体知识。 (英语) Zbl 1437.03057号

van Ditmarsch,Hans(编辑)等人,Jaakko Hintikka,关于知识和游戏理论语义。献给Jaakko Hintikka。查姆:斯普林格。Outst公司。控制日志。12, 131-164 (2018).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本着辛提卡的“疑问模型”知识的精神,形式化了一种我们称之为疑问认识论的知识方法。根据我们的方法,代理人的知识是由其疑问议程(由其基本问题或“认识问题”定义)形成和限制的。这一假设的动态相关性是我们的选择性学习原则:代理人的议程限制了她获取知识的潜力。只有与自己的问题相关的有意义的信息才能真正被学习。我们使用这种方法提出了一种关于群体知识的新观点,这是根据一组主体的认知潜力来理解的:在所有成员共享其个人信息后,群体可能会共同拥有(并以协调的方式行动)的知识。我们认为,文献中研究的群体知识的标准概念,从分布式知识到公共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衡量群体的认知潜力。常识太弱,太“静态”,只关注代理可以基于其实际的当前知识进行协调的内容(没有任何组内沟通),因此忽视了证明知识。相比之下,分布式知识的概念过于强大,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代理人可以完全内化从其他人那里收到的所有证明证据,而不管他们自己的疑问议程所造成的限制。我们表明,一个群体的真正认知潜力通常位于公共知识和分布式知识之间。我们提出了这些概念的逻辑形式化,并将其与一个完整的公理化结合在一起,我们使用这种设置来解释集体知识的成功和失败,处理来自“集体科学知识”的例子[M.法根“集体科学知识”,Philos。罗盘7,第12号,821–831(2012;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1/j.1747-9991.2012.00528.x);K.罗林“科学作为集体知识”,Cogn。系统。第9号决议,第1-2号,115–124(2008年;doi:10.1016/j.cogsys.2007.07.007);K.B.Wray公司“谁有科学知识?”,《社会认识论》。21,第3期,337–347(2007年;doi:10.1080/02691720701674288)]被称为“委员会的诅咒”。
有关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397.03006号].

MSC公司:

03B42号 知识和信念的逻辑(包括信念变化)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链接

参考文献:

[1] Aloni M,EgréP,De Jager T(2013)《知道是a还是b》综合190(14):2595-2621·Zbl 1284.03022号
[2] Baltag A(2001)《不安全通信逻辑》。摘自:关于理性和知识理论方面的第八届会议记录。摩根考夫曼出版公司,第111-121页
[3] Baltag A,Smets S(2009)《通过问答学习:从信念-再认识循环到多角形不动点》。In:逻辑、语言、信息和计算,Springer,第124-139页·Zbl 1246.03035号
[4] Baltag A、Moss LS、Solecki S(1998)《公开声明、常识和私人怀疑的逻辑》。摘自:关于理性和知识理论方面的第七届会议记录。摩根考夫曼出版公司,第43-56页·Zbl 1386.03019号
[5] Baltag A、van Ditmarsch H、Moss L(2008)《认识逻辑与信息更新》。信息哲学手册。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阿姆斯特丹,第361-456页
[6] Barwise J(1988)《常识的三种观点》。在:关于知识推理的理论方面的第二次会议论文集。摩根考夫曼出版公司,第365-379页·兹比尔0704.03008
[7] Belnap-ND Jr(1966)问题、答案和假设。斐洛斯杂志63(20):609-611
[8] Blackburn P、De Rijke M、Venema Y(2002)《模态逻辑:图形》。达斯特,第53卷。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988.03006号
[9] Boddy R(2014)认识问题和群体知识。阿姆斯特丹大学硕士论文
[10] Ciardelli I,Roelofsen F(2009)《广义查询逻辑:通过直觉主义kripke模型的完备性》。摘自:关于理性和知识理论方面的第十二届会议记录。ACM,第71-80页
[11] Coady CA(1992)《证词:哲学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
[12] Corlett AJ(1996)分析社会知识。Rowman&Littlefield出版社
[13] de Ridder J(2014)认识依赖与集体科学知识。合成191(1):37-53
[14] Fagan M(2012)《集体科学知识》。菲洛斯·罗盘7(12):821-831·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1/j.1747-9991.2012.00528.x
[15] Fagin R、Halpern JY、Vardi MY(1992),机器能知道什么?:分布式系统中知识的性质。美国医学会杂志(JACM)39·Zbl 0799.68179号
[16] Fagin R、Moses Y、Vardi MY、Halpern JY(2003)《知识推理》。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Zbl 0839.68095号
[17] Gilbert M(1987)集体信念建模。合成73(1):185-204·doi:10.1007/BF00485446
[18] Goldman A(2004)群体知识与群体理性:社会认识论的两种方法。认识1(01):11-22
[19] Goldman A,Whitcomb D(eds)(2011)《社会认识论:基本读物》。牛津大学出版社
[20] Groenendijk J(1999)《审问的逻辑:经典版本》。Semant语言学家理论9:109-126
[21] Groenendijk J(2007)《探究语义学:析取的两种可能性》。施普林格·Zbl 1193.03058号
[22] Groenendijk J,Stokhof M(1985)《关于问题的语义和答案的语用学》。语义标准概念语言学家288·Zbl 0797.03023号
[23] Groenendijk J,Stokhof M(1990)逻辑空间分区。Annot讲义
[24] Groenendijk J、Roelofsen E等人(2009)《探究性语义学和语用学》。参加:斯坦福大学语言、沟通和理性代理研讨会·Zbl 1326.03036号
[25] Hardwig J(1991)《信任在知识中的作用》。斐洛斯杂志88(12):693-708
[26] Hintikka J(1962)《知识与信仰:两个概念的逻辑导论》。康奈尔大学出版社
[27] Hintikka J(2007)《苏格拉底认识论:通过提问寻求知识的探索》。剑桥大学出版社
[28] Kelly TK(1996)《可靠调查的逻辑》。牛津大学出版社·Zbl 0910.03023号
[29] Lewis D(1969)《公约:哲学研究》。哈佛大学出版社
[30] 列表C(2005)群体知识与群体理性:一个判断聚合的视角。认识2(01):25-38·doi:10.3366/epi.2005.2.1.25
[31] List C,Pettit P等人(2011)《集团代理:公司代理的可能性、设计和地位》。牛津大学出版社·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91565.001.001
[32] Minicö(2008)《问题的动态逻辑》。阿姆斯特丹大学ILLC博士论文、博士论文·Zbl 1196.03027号
[33] Olsson EJ,Westlund D(2006)《研究议程在认知变化中的作用》。埃尔肯特尼斯65(2):165-183·Zbl 1202.03031号 ·doi:10.1007/s10670-006-9001-6
[34] Quinton A(1975)《总统演讲:社会对象》。摘自:《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刊》,第76卷,第1-viii页。JSTOR公司
[35] Rolin K(2008)《科学作为集体知识》。认知系统研究9(1):115-124·doi:10.1016/j.cogsys.2007.07.007
[36] Schaffer J(2005)《对比知识》。柏林Stud Knowl Res 357
[37] Schaffer J(2007)知道答案。菲洛斯现象研究75(2):383-403
[38] van Benthem J(2011)信息与交互的逻辑动力学。剑桥大学出版社·兹比尔1251.03003
[39] van Benthem J,Minicö(2012)《走向问题的动态逻辑》。J Philos日志41(4):633-669·兹比尔1272.03088
[40] van Ditmarsch H,van Der Hoek W,Kooi B(2007)《动态认知逻辑》,第337卷。施普林格科技与商业媒体·Zbl 1156.03015号
[41] Wegener A(2002)Die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1912年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地质学家大会上的演讲。罗兰·冯·胡恩于2002年将其翻译为“大陆的起源”。国际地球科学杂志(Geol Rundsch)91:S4-S17
[42] Wisniewski A(1995)提出问题,性爱推理的逻辑基础。合成库。Kluwer公司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