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概率和情境。 (英语) Zbl 1396.91632号

摘要:在物理学和心理学中,人们对理解实验观测量的上下文越来越感兴趣。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上下文系统,其中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是Dzhafarov和Kujala提出的默认上下文。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关于不同方法的教程:负概率。我们这样做是通过以一种与默认语境相一致的方式提出负概率的整体理论,并通过该理论检查物理和心理学中出现语境的一些简单示例。

MSC公司:

91E10型 认知心理学
第81页,共13页 量子理论中的语境
第62页,共15页 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Abramsky,S。;Brandenburger,A.,《非定域性和情境性的sheaf-theoretic结构》,《新物理杂志》,第13、11期,第113036页,(2011年)·Zbl 1448.81028号
[2] Abramsky,S。;Brandenburger,A.,《负概率和无信号模型的操作解释》,(van Breugel,F.;Kashefi,E.;Palamidessi,C.;Rutten,J.,《心灵的地平线》,向Prakash Panangaden致敬,《计算机科学讲义》,第8464号(2014),Springer Int.Pub), 59-75 ·Zbl 1415.81009号
[3] Abramsky,S。;Hardy,L.,逻辑贝尔不等式,《物理评论》A,85,6,第062114页(2012)
[4] 阿钦,A。;弗里茨,T。;Leverier,A。;Sainz,A.B.,《非局部性和情境性的组合方法》,《数学物理中的通信》,334,2,533-628(2015)·Zbl 1312.81010号
[5] Aerts,D.,认知中的量子结构,《数学心理学杂志》,53,5,314-348(2009)·兹比尔1178.81006
[6] 阿尔·萨菲,S。;Short,A.,《通过负概率的经典或量子理论模拟所有非信号相关性》,《物理评论快报》,第111、17期,第170403条,pp.(2013)
[7] 方面,A。;格兰杰,P。;Roger,G.,通过贝尔定理对现实局部理论的实验测试,《物理评论快报》,47,7,460-463(1981)
[8] Blasiak,P.,《经典系统也可以与上下文相关:默明-佩雷斯广场的模拟》,《物理学年鉴》,353,326-339(2015)·Zbl 1343.81012号
[9] Blutner,R。;Graben,P.b.,《量子认知与有限理性》,Synthese,1-53(2015)
[10] Boole,G.,《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和概率的数学理论是基于此而建立的》(1854年),多佛出版社·Zbl 1205.03003号
[11] Busemeyer,J。;Bruza,P.,认知和决策的量子模型(2012),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12] Cabello,A.,《量子物理:没有部分的关联》,《自然》,47473524658(2011)
[13] 卡贝洛,A。;Estebaranz,J。;Alcaine,G.,Bell-Kochen-Spicker定理:18个向量的证明,《物理学快报》A,212,4,183-187(1996)·Zbl 1073.81515号
[14] 卡贝洛,A。;Severini,S。;Winter,A.,量子关联的图论方法,《物理评论快报》,112,4,文章040401 pp.(2014)
[15] 克劳瑟,J。;霍恩,M。;Shimony,A。;Holt,R.,《测试局部隐藏变量理论的拟议实验》,《物理评论快报》,23,15,880-884(1969)·兹比尔1371.81014
[16] Cohen-Tannoudji,C。;Diu,B。;《量子力学》,第1卷(1977年),约翰·威利父子公司:约翰·威利母子公司,纽约
[17] de Barros,J.A.,《联合概率与量子认知》(Khrennikov,A.;Migdall,A.L.;Polyakov,S.;Atmanspacher,H.,AIP会议记录,第1508卷(2012年),美国物理研究所:美国物理研究院,瑞典瓦克肖),98-107
[18] de Barros,J.A.,使用神经振荡器计算行为反应的类量子模型,生物系统,110,3,171-182(2012)
[19] de Barros,J.A.,《使用负概率进行不一致专家判断的决策》(Atmanspacher,H.;Haven,E.;Kitto,K.;Raine,D.,《量子相互作用》,计算机科学讲义(2014),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257-269
[20] de Barros,J.A.,《超越量子形式主义:神经振荡器模型对量子认知的影响》(Liljenström,H.,《认知神经动力学进展》(IV)。认知神经动力学进展(IV),认知神经动力学发展(2015),施普林格:施普林格荷兰),401-404
[21] de Barros,J.A。;Dzhafarov,E.N。;库贾拉,J.V。;Oas,G.,《测量可观测的量子上下文》,(Atmanspacher,H.;Filk,T.;Pothos,E.M.,《量子相互作用》,计算机科学讲义,第9535卷(2015),施普林格国际出版公司),36-47·Zbl 1435.81028号
[22] de Barros,J.A。;Oas,G.,《量子认知中的负概率和反事实推理》,《物理脚本》,T163,第014008页,(2014)
[23] de Barros,J.A。;Oas,G.,《量子认知、神经振荡器和负概率》(Haven,E.;Khrennikov,A.,《帕尔格雷夫社会科学量子模型手册:应用和重大挑战》(2015),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兹比尔1421.91004
[24] 德·巴罗斯,J.A。;Oas,G.,《物理学中情境的一些例子:对量子认知的影响》(Dzhafarov,E.;Zhang,R.;Jordan,S.M.,《从量子物理到心理学的情境》(2015),《世界科学》)
[25] de Barros,J.A。;Oas,G。;Suppes,P.,《关于双缝实验的负概率和反事实推理》(Beziau,J.-Y.;Krause,D.;Arenhart,J.,《概念澄清:向patrick Suppes致敬》(1992-2014)(2015),大学出版社:伦敦大学出版社)·Zbl 1435.81017号
[26] De Morgan,A.,《关于数学的学习和困难》(1910年),公开法庭出版公司
[27] Dieks,D.,《EPR装置通信》,《物理学快报A》,92,6,271-272(1982)
[28] Dirac,P.,贝克林讲座。量子力学的物理解释,伦敦皇家学会学报B辑,A180,1-40(1942)·Zbl 0060.45501号
[29] Dzhafarov,E。;Kujala,J.,测量概率上下文的所有可能的耦合方法,PLoS One,8,5,e61712(2013)
[30] Dzhafarov,E。;Kujala,J.,《情境是关于随机变量的同一性》,《物理脚本》,T163,第014009条,pp.(2014)
[31] Dzhafarov,E。;Kujala,J.,《概率语境的科尔莫哥罗夫合格解释》,《计算机科学讲义》,8369201-212(2014)
[32] Dzhafarov,E.N。;Kujala,J.V.,《三类量子力学系统中的情境》,《物理学基础》,45,7,762-782(2015)·Zbl 1327.81023号
[34] Dzhafarov,E.N。;库贾拉,J.V。;Larsson,J.Å.,三类量子力学系统中的情境,物理学基础,45,7,762-782(2015)·Zbl 1327.81023号
[35] Dzhafarov,E.N。;张,R。;Kujala,J.,行为和社会系统中是否存在情境?,《皇家学会哲学学报A》,374205820150099(2016)·Zbl 1353.62134号
[36] 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B。;Rosen,N.,《物理现实的量子力学描述可以被认为是完整的吗?》?,《物理评论》,47,10,777-780(1935)·Zbl 0012.04201号
[37] Feynman,R.P.,用计算机模拟物理,国际理论物理杂志,21467-488(1982)
[38] 费曼,R。;R.莱顿。;Sands,M.,《费曼物理学讲座:主要是力学、辐射和热》,第3卷(2011年),《基础图书:纽约基础图书》
[39] Fine,A.,《隐藏变量、联合概率和贝尔不等式》,《物理评论快报》,48,5,291-295(1982)
[40] Foulis,D.J.,半个世纪的量子逻辑我们学到了什么?,(Aerts,D.;Pykacz,J.,《量子结构与现实的本质》。《量子结构和现实的本质,爱因斯坦与马格里特的相遇:科学、自然、艺术、人类行为和社会的跨学科反思》,第7期(1999),施普林格:施普林格荷兰),1-36·兹比尔1356.81010
[41] 黑文,E。;Khrennikov,A.,《量子社会科学》(2013),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43] Herbert,N.,FLASH——一种基于新型量子测量的超光速通信器,《物理学基础》,12,12,1171-1179(1982)
[44] 霍尔顿,G.,《互补之根》,代达罗斯,99,4,1015-1055(1970)
[45] Khrennikov,A.,p-Adic概率理论及其应用。频率统计稳定原理,理论和数学物理,97,3,1340-1348(1993)·Zbl 0839.60005号
[46] Khrennikov,A.,p-adic统计模型,Doklady Akademii Nauk,330,3,300-304(1993)·Zbl 0813.60003号
[47] Khrennikov,A.,p-adic值量子场论的统计解释,Doklady Akademii Nauk-Rosiiskaya Akademisya Nauk(1993)·Zbl 0850.46026号
[48] Khrennikov,A.,离散Qp值概率,俄罗斯科学院Doklady数学AMS翻译,48,3,485-490(1994)
[49] Khrennikov,A.,(《数学物理中的p-Adic值分布》,《数学物理、数学及其应用中的p-Adic值分配》,第309卷(1994),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施普林格科技+商业媒体,荷兰多德雷赫特)·Zbl 0833.46061号
[50] Khrennikov,A.,《概率解释》(2009),沃尔特·德格鲁伊特:沃尔特·德格鲁伊特·柏林·Zbl 1369.81014号
[51] Khrennikov,A.,《无处不在的量子结构》(2010),斯普林格·弗拉格:斯普林格尔·弗拉格-海德堡·Zbl 1188.91002号
[52] Khrennikov,A。;Haven,E.,《量子力学与违反确信原则:概率干涉和其他概念的使用》,《数学心理学杂志》,53,5,378-388(2009)·Zbl 1178.91043号
[53] Kochen,S。;Specker,E.P.,《量子力学中的隐变量问题》,《数学与力学杂志》,17,59-87(1967)·Zbl 0156.23302号
[54] 科尔莫戈罗夫,A.,《概率论基础》(1956),切尔西出版公司:切尔西出版公司,英国牛津·Zbl 0074.12202号
[56] 库贾拉,J.V。;Dzhafarov,E.N.,《允许信令的EPR/Bohm型系统中的概率上下文》(Dzhaforov,E.;Zhang,R.;Jordan,S.M.,《从量子物理到心理学的上下文》(2015),《世界科学》)
[57] 库贾拉,J.V。;Dzhafarov,E.N。;Larsson,J.Å.,在一类广泛的量子力学系统中扩展非互易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物理评论快报》,115,15,第150401条,pp.(2015)
[58] Mückenheim,G.,《扩展概率综述》,《物理报告》,133,6,337-401(1986)
[59] Narens,L.,《概率格:心理学应用》(2015),世界科学出版社·Zbl 1319.91009号
[60] Oas,G。;de Barros,J.A.,《试图定义量子力学的物理原理概览》(Dzhafarov,E.;Zhang,R.;Jordan,S.M.,《从量子物理到心理学的语境》(2015),《世界科学》)
[61] Oas,G。;de Barros,J.A。;Carvalhaes,C.,《探索具有负概率的非信号多面体》,《物理学手稿》,T163,第014034页,(2014)
[62] Peres,A.,量子理论:概念和方法(1995),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Zbl 0867.00010号
[63] Piron,C.,Axiomatique quantique,Helvetica Physica Acta,37,4-5439(1964年)·Zbl 0141.23204号
[64] Ruzsa,I.Z。;Székely,G.J.,非负函数的卷积商,Monatsheffe für Mathematik,95,3,235-239(1983)·Zbl 0509.43004号
[65] Savage,L.J.,《统计学基础》(1972),多佛出版公司:多佛出版有限公司,纽约米诺拉·Zbl 0276.62006号
[66] 沙菲尔,E。;特维斯基,A.,《通过不确定性思考:非顺序推理和选择》,认知心理学,24,4,449-474(1992)
[67] Soler,M.P.,用正交模空间刻画希尔伯特空间,代数通信,23,1,219-243(1995)·Zbl 0827.46019号
[68] Specker,E.P.,《不可同时判定命题的逻辑》(Hooker,C.A.,量子力学的逻辑代数方法。量子力学的逻辑学代数方法,西安大略大学科学哲学系列,第5a期(1975年),Springer:Springer Netherlands),135-140
[69] Suppes,第页。;Zanotti,M.,概率解释何时可能?,合成,48,2,191-199(1981)·Zbl 0476.03011号
[70] Székely,G.J.,《硬币的一半:负概率》,《威尔莫特杂志》,第50期,第66-68页(2005年)
[71] A.特维斯基。;Shafir,E.,《不确定性下选择的分离效应》,《心理科学》,第3、5、305-309页(1992年)
[72] Varadarajan,V.,《量子理论与几何:冯·诺依曼之后的六十年》,《国际理论物理杂志》,32,10,1815-1834(1993)·Zbl 0796.53073号
[73] 王,Z。;Solloway,T。;Shiffrin,R.M。;Busemeyer,J.R.,问句产生的语境效应揭示了人类判断的量子本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11,26,9431-9436(2014)
[74] Wigner,E.,《关于热力学平衡的量子修正》,《物理评论》,40,5,749-759(1932)
[75] Wootters,W.K。;Zurek,W.H.,《单个量子无法克隆》,《自然》,299,5886,802-803(1982)·Zbl 1369.8102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