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展热力学中的非线性热电弹性模型。 (英语) Zbl 1423.74229号

摘要:在扩展热力学的框架下,在准静电状态下,提出了非线性热电弹性模型。该模型基于Cattaneo型演化方程,包括机械、热和电场之间的若干耦合,因此可用于描述极化材料中的广泛相互作用。然而,计算仅限于确定的二次非线性。控制方程和相关边界条件以材料坐标表示,这使得它们特别适用于处理移动边界问题,特别是电极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电声应用。一个特殊的一维情况可以证明热传播的波动性质。

MSC公司:

74F05型 固体力学中的热效应
2015年1月74日 固体力学中的电磁效应
74B20型 非线性弹性
80A10号 经典热力学和相对论热力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阿拉塔,M。;Al-Nimr,文学硕士。;Naji,M.,双曲线热传导模型下热电器件的瞬态行为,国际热物理杂志,24,61753-1768,(2003)
[2] Chandrasekharaiah,D.S.,压电介质的广义线性热弹性理论,机械学报,71,39-49,(1988)·Zbl 0631.73092号
[3] Cimmelli,V.A。;Jou,D。;Ruggeri,T。;Van,P.,熵原理和非平衡理论的最新结果,熵,161756-1807,(2014)·Zbl 1338.82034号
[4] 科尔曼,B.D。;法布里齐奥,M。;Owen,D.R.,《关于介电晶体中第二声的热力学》,《理性力学和分析档案》,80,135-158,(1982)·Zbl 0501.73008号
[5] 多夫曼,L。;Ogden,R.W.,电弹性和磁弹性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理论,(2014),Springer·Zbl 1291.78002号
[6] Dost,S.,《广义热弹性电介质》,《热应力杂志》,4,1,51-57,(1981)
[7] 埃林根,A.C。;Maugin,G.A.,《连续的电动力学》,(1990),纽约斯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
[8] Ersoy,Y.,传导磁热弹性固体的新型非线性本构理论,国际工程科学杂志,22683-705,(1984)·Zbl 0558.73090号
[9] Ersoy,Y.,磁弹性热电各向异性固体导电和导热的新非线性本构理论,国际工程科学杂志,24,867-882,(1986)·Zbl 0582.73001号
[10] Ghaleb,A.F.,扩展热力学框架内的连续热弹性介质模型,国际工程科学杂志,24765-771,(1986)·Zbl 0581.73009号
[11] Ghaleb,A.F.,《扩展热力学中的耦合热电弹性》,(Hetnarski,R.,《热应力百科全书》(c),(2014),Springer),767-774
[12] Grad,H.,《气体动力学原理》(Flügge,S.,Handbuch der physik,(1958),柏林斯普林格出版社),12:271
[13] Iešan,D.,连续统的热弹性模型,(Gladwell,G.,固体力学及其应用,118,(2004),Springer)·Zbl 1108.74004号
[14] Kuang,Z.-B.,电弹性理论,(2014),Springer·Zbl 1323.74002号
[15] Maugin,G.A.,非线性机电效应与应用,(1985),世界科学
[16] Maugin,G.A.,电磁固体的连续力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的北荷兰系列,(1988年),爱思唯尔科学出版社。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Zbl 0652.73002号
[17] Montanaro,A.,《关于热电弹性中第二声的本构关系》,《力学档案》,63,3,225-254,(2011)·Zbl 1269.74059号
[18] Montanaro,A.,《热电弹性的绿色-纳米方法》,《物理杂志:会议系列》,633,012129,(2015)
[19] 穆勒,I。;Ruggeri,T.,《扩展热力学》(1993),美国纽约州斯普林格·Zbl 0801.35141号
[20] Nelson,D.F.,电介质中的电、光和声相互作用,(1979),Wiley
[21] Pashitskii,E.A。;Ryabchenko,S.M.,《关于第二声波激发时超流氦的电活动及其正常分量速度振荡的原因》,《低温物理杂志》,33,12-21,(2007)
[22] Pashitskii,E.A。;Tkachenko,O.M。;格里戈里希恩,K.V。;Lev,B.I.,《第二声激发下超流氦中电活动的性质》,《乌克兰物理杂志》,54,89-93,(2009)
[23] Rybalko,A.S。;鲁达夫斯基,E。;Rubets,S。;Tikhiy,V。;Derkach,V.公司。;Tarapov,S.,《电感应》,低温物理杂志,148,527-534,(2007)
[24] Singh,B.,《压电材料广义热弹性理论》,应用数学与计算,171,1398-405,(2005)·Zbl 1080.74023号
[25] 孙,Q。;Song,S。;Jin,F。;姜瑜,颗粒材料中的熵产生,《理论与应用力学快报》,2021002,(2012)
[26] 杨,J.,《压电理论导论》,《力学和数学进展》,9,(2005),施普林格出版社·Zbl 1066.74001号
[27] 杨,J。;Maugin,G.A.,电磁材料和结构力学,应用电磁学和力学研究,19,(2000)
[28] 周,Z.-D。;Yang,F.-P.,具有粘性效应的热释电体中的平面波,机械学报,225,509-521,(2014)·Zbl 1401.74097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