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类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反馈终端滑模控制。 (英语) Zbl 1407.93183号

摘要:本文分析了一般混沌系统的半有限时间稳定性。通过终端滑模(TSM)和自适应反馈控制(AFC)的协同方法,推导了基于这两种方法的控制器,以实现半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分析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和Lyapunov泛函方法。最后,给出了数值模拟来说明推导的理论结果。

MSC公司: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37D45号 奇异吸引子,双曲行为系统的混沌动力学
34甲10 常微分方程问题的混沌控制
93磅12英寸 可变结构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Feng,Y。;Yu,X。;Man,Z.,刚性机械手的非矩形终端滑模控制,Automatica,38,12,2159-2167(2002)·Zbl 1015.93006号 ·doi:10.1016/S0005-1098(02)00147-4
[2] 曼,Z。;Yu,X.,MIMO线性系统的终端滑模控制,第35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IEEE
[3] Yu,X。;Zhihong,M.,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设计,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础理论与应用,49,2,261-264(2002)·兹比尔1368.93213 ·doi:10.1109/81.983876
[4] Wang,H。;张,X。;王,X。;Zhu,X.,通过TSM方案对一类输入非线性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混沌控制,非线性动力学,69,4,1941-1947(2012)·Zbl 1263.93108号 ·doi:10.1007/s11071-012-0398-y
[5] 杨,Z。;Xu,D.,时滞脉冲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52,8,1448-1454(2007)·Zbl 1366.93276号 ·doi:10.1109/TAC.2007.902748
[6] 杨,Z。;Xu,D.,具有脉冲效应的延迟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连续、离散和脉冲系统动力学A,13,563-573(2006)·Zbl 1134.34052号
[7] Zhao,Y。;Wang,J.,具有输出耦合的脉冲复杂网络的指数同步,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10,4,350-359(2013)
[8] 卢,X。;Ye,Q。;Cui,B.,时变时滞模糊神经网络的脉冲镇定,阿拉伯数学杂志,2,1,65-79(2013)·兹比尔1305.93089 ·doi:10.1007/s40065-012-0052-z
[9] Wang,H。;丁,C.,一个新的非线性脉冲时滞微分不等式及其应用,不等式与应用杂志,2011,第11篇(2011)·Zbl 1269.34084号 ·doi:10.1186/1029-242X-2011-11
[10] 王,D。;郑毅,利用自适应反馈控制稳定一类混沌系统,物理学报,241922-1927(2012)
[11] Utkin,V.I.,滑模控制设计原理及其在电力驱动中的应用,IEEE工业电子学报,40,1,23-36(1993)·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41.184818
[12] 洪,Y。;Yang,G。;布什内尔,L。;Wang,H.O.,《全局有限时间稳定:从状态反馈到输出反馈》,第39届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论文集·doi:10.1109/CDC.2000.914254
[13] Yu,Y。;Yu,J.,非线性电路和系统的脉冲建模和稳定性研究,[博士论文](2008),电子科技大学
[14] Palm,R.,滑模模糊控制,IEEE模糊系统会议论文集
[15] Wang,Y。;施,X。;左,Z。;陈明珠。;Shao,Y.,关于非线性脉冲切换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非线性分析:实际应用,14,1,807-814(2013)·Zbl 1270.34158号 ·doi:10.1016/j.nonrwa.2012.08.03
[16] Wang,Y。;王,G。;施,X。;Zuo,Z.,脉冲切换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分析:平均驻留时间方法,电路、系统和信号处理,31,5,1877-1886(2012)·Zbl 1267.93099号 ·文件编号:10.1007/s00034-012-9403-4
[17] El-Dessoky,M.M。;Yassen,M.T.,新混沌动力系统混沌控制和同步的自适应反馈控制,工程数学问题,2012,12(2012)·Zbl 1264.93102号 ·doi:10.1155/2012/347210
[18] 郭,W。;Liu,D.,蔡氏电路中混沌的自适应控制,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1(2011)·Zbl 1213.93100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55/2011/620946
[19] 张,R。;Yang,S.,通过单状态自适应反馈控制器实现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稳定,非线性动力学,68,1-2,45-51(2012)·Zbl 1243.93099号 ·doi:10.1007/s11071-011-0202-4
[20] Feki,M.,线性化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反馈控制,混沌、孤子和分形,15,5883-890(2003)·Zbl 1042.93510号 ·doi:10.1016/S0960-0779(02)00203-5
[21] 钟,Q。;徐,S。;黄,D.-S。;甘,Y。;Bevilacqua,V.公司。;Figueroa,J.C.,通过脉冲控制实现时滞高木-松野模糊系统的指数镇定,高级智能计算。高级智能计算,计算机科学讲稿,6838,619-625(2011),德国柏林:德国柏林施普林格·doi:10.1007/978-3-642-24728-683
[22] Xin,D。;Liu,Y.,有限时间稳定性分析与控制设计研究[硕士论文](2008),山东大学
[23] Feng,Y。;Sun,L。;Yu,X.,具有不匹配不确定性的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IEEE工业电子学会第30届年会论文集(IECON'0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