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型不确定超混沌系统的模型参考2型模糊滑模控制。 (英语) Zbl 1366.93320号

摘要:超混沌系统比低维混沌系统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学特性。由于超混沌系统有许多应用,因此控制这些系统以用于工程应用是一个新的、有吸引力的领域。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不确定性和未知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案。为此,将经典模型参考控制思想、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技术和区间2型模糊系统(IT2FLS)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控制方案,以解决模型参考控制问题和新的不确定超混沌Lü系统的跟踪问题。IT2FLS用于逼近控制律中的未知非线性项。区间2型模糊自适应律基于Lyapunov综合方法调整规则的后继参数。它还配备了一种新型的PI型开关结构,以衰减由快速且大范围的有界未知扰动引起的开关律抖振。有三个主要贡献值得强调。首先,不需要知道系统的动态,只需要提前知道相对程度,这在实际实现中更加灵活。其次,它可以应用于广泛的混沌或超混沌系统,这是其独特的特点。最后,应用该方法后,瞬态和稳态性能都得到了改善。利用李亚普诺夫理论,证明了该控制器的稳定性。与传统滑模控制和1型模糊控制器相比,仿真结果表明,尽管该方法在面对外部干扰和不确定性时仍能提供良好的跟踪性能;然而,与其他提到的方法相比,它的计算量更大。

理学硕士: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Chen,《控制工程系统中的混沌和分岔》(1999年)
[2] Kuo,不确定duffing-holmes混沌系统的鲁棒抑制滑模控制,《工程快报》16 pp 316–(2008)
[3] Ott,《控制混乱》,《物理评论快报》第64页,第1196页–(1990年)·Zbl 0964.37501号 ·doi:10.1103/PhysRevLett.64.1196
[4] Fuh,使用微分几何方法控制混沌,《物理评论快报》75页2952–(1995)·doi:10.1103/PhysRevLett.75.2952
[5] 桑切斯,《混沌稳定:逆最优控制方法》,《拉丁美洲应用研究》32页111–(2002)
[6] Noroozi,未知混沌系统的简单自适应变结构控制,《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中的通信》,15 pp 707–(2010)·Zbl 1221.93156号 ·doi:10.1016/j.cnsns.2009.04.036
[7] 马斯科洛,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第1500页–(1997)
[8] Tan,使用反推设计同步混沌系统,《混沌、孤子和分形》16,第37页–(2003)·Zbl 1035.34025号 ·doi:10.1016/S0960-0779(02)00153-4
[9] Xiu,混沌优化和模糊控制在混沌控制中的应用,Kongzhi Lilun yu Yingyong/控制理论与应用(中国)22 pp 63–(2005)
[10] 冯,离散时间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一种模糊控制方法,《混沌、孤子和分形》23页459–(2005)·Zbl 1061.93501号 ·doi:10.1016/j.chaos.2004.04.013
[11] 林,美国控制会议,2002年,2002年会议记录,第2955页–(2002)
[12] Dadras,不确定新混沌动力系统的滑模控制,混沌、孤子与分形41页1857–(2009)·Zbl 1198.34114号 ·doi:10.1016/j.chaos.2008.07.054
[13] Li,通过状态反馈控制生成超混沌,《国际分岔与混沌杂志》,15页,3367–(2005)·doi:10.1142/S0218127405013988
[14] 高,基于Lorenz系统的新型超混沌的产生和电路实现,《物理快报》a 361第78页–(2007)·Zbl 1170.37308号 ·doi:10.1016/j.physleta.2006.09.042
[15] 陈,通过状态反馈控制生成超混沌Lü吸引子,物理学A:统计力学及其应用364页103–(2006)·doi:10.1016/j.physa.2005.09.039
[16] 黄,两个未知参数的新型不同超混沌系统之间的混沌同步,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69 pp 4174–(2008)·Zbl 1161.34338号 ·doi:10.1016/j.na.2007.10.45
[17] Pang,来自Lü系统及其控制的新超混沌系统,计算与应用数学杂志235 pp 2775–(2011)·兹伯利1217.37031 ·doi:10.1016/j.cam.2010.11.029
[18] 亚森,超混沌系统的同步超混沌,混沌,孤子与分形37页465–(2008)·Zbl 1360.34118号 ·doi:10.1016/j.chaos.2006.09.045
[19] Yan,在新的超混沌Chen系统中控制超混沌,应用数学与计算168 pp 1239–(2005)·兹比尔1160.93384 ·doi:10.1016/j.amc.2004.10.016
[20] Koofigar,不确定统一混沌系统的鲁棒自适应同步,非线性动力学59 pp 477–(2010)·兹比尔1183.70072 ·doi:10.1007/s11071-009-9554-4
[21] Pan,同步广义Lorenz系统的复合自适应模糊控制,混沌:非线性科学跨学科杂志22 pp 023144–(2012)·Zbl 1331.93133号 ·doi:10.1063/1.4721901
[22] Jiang,基于积分观测器的混沌同步,电路与系统II:简报,IEEE汇刊,53页,110–(2006)·doi:10.1109/TCSII.2005.857087
[23] 王涛,高宏,邱杰,多速率网络化工业过程控制的组合自适应神经网络和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2015。
[24] 斯特罗姆,自适应控制(2013)
[25] Khalil,非线性系统(1996)
[26] Wang,非线性系统的稳定自适应模糊控制,模糊系统,IEEE汇刊,第1页,146–(1993)·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1.227383
[27] Roopaei,非线性混沌陀螺仪同步的自适应增益模糊滑模控制,混沌:非线性科学跨学科杂志,19 pp 013125–(2009)·Zbl 1311.93049号 ·doi:10.1063/1.3072786
[28] Roopaei,使用具有未知死区输入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实现未知非线性混沌陀螺同步,《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信》,第15页,第2536页–(2010年)·Zbl 1222.93123号 ·doi:10.1016/j.cnsns.2009.09.022
[29] Wang,具有采样和延迟测量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反推控制,模糊系统,IEEE汇刊,第23页,302–(2015)·doi:10.1109/TFUZZ.2014.2312026
[30] 林,基于自适应2型模糊滑模控制的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人工智能工程应用24 pp 39–(2011)·doi:10.1016/j.engappai.2010.10.002
[31] 孟德尔,《简化的2类模糊集》,《模糊系统》,IEEE汇刊,第10页,117–(2002)·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1.995115
[32] Hagras,《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分层2型模糊逻辑控制体系结构》,《模糊系统》,IEEE汇刊,第12页,524–(2004)·doi:10.1109/TFUZZ.2004.832538
[33] Yager,决策中II型模糊子集,控制论与系统10,第137页–(1980)
[34] Zirkohi,使用电压控制策略对柔性关节机器人进行2类模糊控制,《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10 pp 242–(2013)·文件编号:10.1007/s11633-013-0717-x
[35] 萧,区间2型模糊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信息科学》178页1696–(2008)·Zbl 1139.93019号 ·doi:10.1016/j.ins.2007.10019
[36] Li,通过区间2型模糊滑模技术控制时变统一混沌系统,国际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杂志10 pp 171–(2009)·doi:10.1515/IJNSNS.2009.10.2.171
[37] Fateh,机器人机械手渐进跟踪的离散自适应模糊控制,非线性动力学第1页–(2014)
[38] 王,模糊系统课程(1999)
[39] Kim,离散时间模糊扰动观测器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模糊系统,IEEE汇刊,第11页,399–(2003)·doi:10.1109/TFUZZ.2003.812699
[40] Zirkohi,主动悬架系统的区间2型模糊神经网络间接自适应滑模控制,非线性动力学79第513页–(2015)·doi:10.1007/s11071-014-1683-8
[41] Abdelhameed,通过模糊逻辑增强滑模控制器并应用于机器人操作器,机电一体化15 pp 439–(2005)·doi:10.1016/j.mechatronics.2004.09.001
[42] 华,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混沌、孤子和分形》22,第55页–(2004)·Zbl 1069.93016号 ·doi:10.1016/j.chaos.2003.12.71
[43] Wu,两个不同超混沌系统之间的自适应同步,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68 pp 1346–(2008)·Zbl 1151.34041号 ·doi:10.1016/j.na.2006.12.028
[44] Wei,模态信息统计不完全的连续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模型简化,《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5页1496–(2014)·Zbl 1290.93032号 ·doi:10.1080/00207721.2013.837545
[45] Wei,IET控制理论与应用,工程技术学院,pp 684–(2013)
[46] Wei,具有时变时滞和部分可访问模式信息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H滤波新设计,《信号处理》93 pp 2392–(2013)·doi:10.1016/j.sigpro.2013.02.01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