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解析和动态逻辑的Petri网自动验证演算。 (英语) Zbl 1342.68237号

Ayala-Rincón,Mauricio(编辑)等人,《逻辑和语义框架及其应用第九次研讨会论文集》(LSFA 2014),巴西巴西利亚,2014年9月8日至9日。阿姆斯特丹:爱思唯尔。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312125-141,仅电子版(2015)。
摘要:Petri网是一种广泛用于处理并发系统的形式主义。动态逻辑(DL)是一系列模态逻辑,其中每个模态对应于一个程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的Petri-PDL方法,这是一种用Petri网替换程序的DL。我们给出了将任何Petri-PDL公式转换为正规形式的过程、一组基于分辨率的推理规则、该方法的应用示例,并讨论了其合理性和完整性。
关于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329.68020号].

MSC公司: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03B45 模态逻辑(包括规范逻辑)
03B70号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
60年第68季度 规范和验证(程序逻辑、模型检查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de Almeida,E.S。;Haeusler,E.H.,使用LoRes逻辑语言证明普通Petri网的属性,Petri网新闻稿,57,23-36(1999)
[2] Bourcerie,M。;布索,F。;Guegard,F.,《生产系统的Petri网:欧洲的教学和研究》,(工程教育全球合作:创新技术、研究和专业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2008)),85-89
[3] Degtyarev,A。;费希尔,M。;Konev,B.,《单声道时间分辨率》,ACM Trans。计算。日志,7108-150(2006)·Zbl 1367.03035号
[4] 德纳罗,G。;Pezze,M.,《Petri网与软件工程》(Desel,J.;Reisig,W.;Rozenberg,G.,《并发与Petri网讲座:Petri网进展》,《并发和Petri网演讲:Petri网络进展》,计算机科学讲义,第3098卷(2004)),439-466·Zbl 1088.68660号
[5] Egly,U.,On the value of antiprenexing,(Pfenning,F.,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c Programming and Automated Reasoning.第五届逻辑编程和自动推理国际会议论文集,LNAI,vol.822(1994)),69-83
[6] 费舍尔,M.J。;Ladner,R.E.,《正则程序的命题动态逻辑》,《计算机与系统科学杂志》,第18期,194-211页(1979年)·Zbl 0408.03014号
[7] de Giacomo,G。;Massacci,F.,将演绎和模型检查结合到表格和Converse-PDL算法中,信息和计算,160(1998),p.2000·Zbl 1045.68090号
[8] Göller,S。;Lohrey,M.,命题动态逻辑的无限状态模型检验,(Ésik,Z.,计算机科学逻辑。计算机科学逻辑,计算机科学讲义,第4207卷(2006年),施普林格),349-364·Zbl 1225.68116号
[9] Lange,M.,模型检验命题动态逻辑及其所有附加内容,应用逻辑杂志,4,39-49(2006)·Zbl 1095.68053号
[10] Lopes,B。;贝内维提斯,M。;Haeusler,E.H.,为Petri网扩展命题动态逻辑,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305,67-83(2014)·Zbl 1335.68175号
[11] Lopes,B。;贝内维提斯,M。;Haeusler,E.H.,petri网的命题动态逻辑,IGPL逻辑杂志,22(2014)·Zbl 1335.68175号
[12] Mazurkiewicz,A.,《跟踪理论》(Brauer,W.;Reisig,W.);Rozenberg,G.,《Petri网:与其他并发模型的应用和关系》(Petri Nets:Applic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to Other Models of Concurrency),《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55卷(1987),Springer),278-324·Zbl 0633.68051号
[13] Mazurkiewicz,A.,迹理论的基本概念,(Bakker,J.W.;Roever,W.-P;Rozenberg,G.,《逻辑和并发模型中的线性时间、分支时间和偏序》。《逻辑和并发模型中的线性时间、分支时间和偏序》,《计算机科学讲义》,第354卷(1989),施普林格出版社),285-363·Zbl 0683.68032号
[14] Nalon,C。;Dixon,C.,模态逻辑的反prerenexing和prenexing,(第十届JELIA会议录(2006)),333-345·Zbl 1152.03320号
[15] Peterson,J.L.,Petri网,计算调查,9(1977)·Zbl 0357.68067号
[16] Petri,C.A.,异步信息流理论基础,ACM通信,5319(1962)
[17] Robinson,J.A.,《基于分辨原理的面向机器的逻辑》,《美国计算机学会期刊》,第12期,第23-41页(1965年)·Zbl 0139.12303号
[18] Tuominen,H.,《基本网络系统和动态逻辑》(Rozenberg,G.,《Petri网的进展》,1989年)。1989年《Petri网进展》,《计算机科学讲义》(1990),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453-466
[19] 苏拉夫斯基,R。;Zhou,M.C.,Petri网和工业应用-教程,IEEE工业电子交易,41567-583(199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