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量子概率起源的讨论。 (英语) Zbl 1348.81052号

摘要:我们研究由非布尔命题运算结构产生的量子概率的起源。我们将考克斯发展的方法应用于非分配格,并为量子力学发展了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测度的替代公式。通过推广先前工作中提出的方法,我们概述了格表示的一般命题结构(包括非分配情况)中概率推导的一般框架。

MSC公司:

第81页第10页 量子力学的逻辑基础;量子逻辑(量子理论方面)
第81页,共16页 量子状态空间、操作和概率概念
03G12号机组 量子逻辑
81页40页 量子相干、纠缠、量子关联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伯霍夫,G。;冯·诺依曼,J.,《数学年鉴》。,37, 823-843 (1936) ·Zbl 0015.14603号
[2] Dov M.加巴伊。;约翰·伍兹(John Woods),《逻辑中的多值和非单调转向》(The Multi-Valued and Non-单调Turn in Logic),205(2007),爱思唯尔:爱思唯尔阿姆斯特丹·Zbl 1135.03302号
[3] Redei,M.(Engesser,K.;Gabbay,D.M.;Lehmann,D.,量子逻辑的Birkhoff-von-Neumann概念。量子逻辑的Birkhoff-von-Neumann概念,量子逻辑和量子结构手册(2009),Elsevier)·Zbl 1273.81023号
[4] Gudder,S.P.,《量子力学中的随机方法》(1979),北荷兰:北荷兰纽约-牛津·Zbl 0439.46047号
[5] Gudder,S.P.(Marlow,A.R.,量子理论的数学基础(1978),学术:纽约学术出版社)
[6] Dalla Chiara,M.L。;Giuntini,R。;Greechie,R.,《量子理论中的推理》(2004),Kluwer Acad。出版社:Kluwer Acad。多德雷赫特酒吧·Zbl 1059.81003号
[7] Rédei,M.,《代数方法中的量子逻辑》(1998),Kluwer学术出版社:Kluwer-学术出版社Dordrecht·Zbl 0910.03038号
[8] 雷迪,M。;萨默斯,S.,《历史研究》。菲洛斯。科学。B螺柱历史。菲洛斯。现代物理学。,38, 2, 390-417 (2007) ·Zbl 1223.46058号
[9] Mackey,G.,《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63),W.A.Benjamin:W.A.本杰明纽约·Zbl 0114.44002号
[10] 戴维斯,E。;Lewis,J.,Comm.数学。物理。,17, 239-260 (1970) ·Zbl 0194.58304号
[11] Srinivas,M.,J.数学。物理。,16, 1672 (1975)
[13] Anastopoulos,C.,《物理学年鉴》,313368-382(2004)·Zbl 1054.81006号
[14] Rau,J.,Ann.物理学,3242622-2637(2009)·兹比尔1179.81022
[15] 戈亚尔,P。;Knuth,K.,《对称》,3,2,171-206(2011)·Zbl 1360.81048号
[16] Kolmogorov,A.N.,《概率论基础》(1933),朱利叶斯·施普林格:德国朱利叶斯·施普林格柏林
[17] 考克斯·R·T·阿默尔。《物理学杂志》。,14, 1-13 (1946) ·Zbl 0063.01001号
[18] Cox,R.T.,《概率推理代数》(1961),约翰·霍普金斯出版社:约翰·霍普金森出版社,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Zbl 0103.11404号
[19] Boole,G.,《思想规律的调查》(1854年),麦克米伦出版社:英国伦敦麦克米伦
[20] Knuth,K.H.,(Erickson,G.J.;Zhai,Y.,《科学与工程中贝叶斯推断和最大熵方法第23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23届科学与工程贝叶斯推断和最大熵方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科学与工程中的贝叶斯推理和最大熵法(2004),美国物理研究所:美国物理研究院,纽约,美国),204-235
[21] Knuth,K.H.,(Goggans,P.;Chan,C.Y.,《科学与工程中贝叶斯推断和最大熵方法第23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707卷。第23届科学与工程贝叶斯推断和最大熵方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707卷,科学与工程中的贝叶斯推理和最大熵法(2004年),美国物理研究所:美国物理研究所在纽约州纽约市,132-144
[23] Caticha,A.,物理学。修订版A,57,1572-1582(1998)
[24] Knuth,K.H.,《神经计算》,67C,245-274(2005)
[25] 戈亚尔,P。;Knuth,K.H。;斯奇林,J.,Phys。版本A,81,022109(2010)
[27] Mackey,G.W.,Amer。数学。月刊,补编64,45-57(1957)·Zbl 0137.23805号
[28] Jauch,J.M.,《量子力学基础》(1968),Addison-Wesley:Addison-Whesley Cambridge·兹比尔0166.23301
[29] Piron,C.,《量子物理基础》(1976),Addison-Wesley:Addison-Whesley Cambridge·兹比尔0333.46050
[30] Kalmbach,G.,《正交模格》(1983),学术出版社:圣地亚哥学术出版社·Zbl 0512.06011号
[31] Kalmbach,G.,Measures and Hilbert Lattices(1986),《世界科学:世界科学新加坡》·Zbl 0656.06012号
[32] Varadarajan,V.,《量子理论几何学I》(1968年),van Nostrand:van Nostrand普林斯顿·Zbl 0155.56802号
[33] Varadarajan,V.,《量子理论几何II》(1970年),van Nostrand:van Nostrand普林斯顿·Zbl 0194.28802号
[34] Greechie,J.R.,(Beltrameti,E.;van Fraassen,B.,《量子逻辑的当前问题》(1981),阻燃:阻燃纽约),375-380·Zbl 0537.03044号
[35] Giuntini,R.,《量子逻辑与隐藏变量》(1991),BI Wissenschaftsverlag:BI Wisenschaftsverlag Mannheim·Zbl 0787.03058号
[36] Pták等人。;Pulmannova,S.,《作为量子逻辑的正交模结构》(1991),Kluwer学术出版社:Kluwer-学术出版社Dordrecht·Zbl 0743.03039号
[37] Beltrametti,E.G。;卡西内利,G.,《量子力学的逻辑》(1981年),艾迪森·韦斯利:艾迪森·韦斯利阅读·兹伯利0491.03023
[38] Dvurečenskij,A。;Pulmannová,S.,《量子结构的新趋势》(2000),Kluwer Acad。发布日期:Kluwer学院。出版物。多德雷赫特·Zbl 0987.81005号
[39] (Engesser,K.;Gabbay,D.M.;Lehmann,D.,《量子逻辑和量子结构手册(量子逻辑)》(2009),北荷兰)·Zbl 1184.81003号
[40] 阿尔茨,D。;Daubechies,I.,莱特。数学。物理。,3, 11-17 (1979) ·Zbl 0451.03025号
[41] 阿尔茨,D。;Daubechies,I.,莱特。数学。物理。,3, 19-27 (1979) ·Zbl 0451.03026号
[42] Aerts,D.,J.数学。物理。,24, 2441 (1983)
[43] Aerts,D.,众议员数学。物理。,20, 421-428 (1984)
[44] Aerts,D.,J.数学。物理。,25, 1434-1441 (1984)
[45] Mielnik,B.,Comm.数学。物理。,9, 55-80 (1968) ·Zbl 0164.29501号
[46] Mielnik,B.,Comm.数学。物理。,15, 1-46 (1969) ·Zbl 0182.59601号
[47] Mielnik,B.,Comm.数学。物理。,37, 221-256 (1974)
[48] Ludwig,G.,Comm.数学。物理。,4, 331-348 (1967) ·Zbl 0148.23702号
[49] Ludwig,G.,Comm.数学。物理。,9, 1-12 (1968) ·Zbl 0159.59701号
[50] 冯·诺依曼,J.,《量子力学数学基础》(1996),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Zbl 0906.00006号
[51] 里德,M。;Simon,B.,《现代数学物理方法I:函数分析》(1972),学术出版社:学术出版社纽约-旧金山-朗顿·Zbl 0242.46001号
[52] Solèr,M.,《公共代数》,23219-243(1995)·Zbl 0827.46019号
[53] Wilce,A.(Zalta,Edward N.),《斯坦福大学哲学百科全书》(2009年春季版)。斯坦福大学哲学百科全书(2009年春季版),量子逻辑和概率论(2009年),档案版:春季),URL=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09/entries/qt-quantlog/
[54] 巴纳姆,H。;巴雷特,J。;Leifer,M。;Wilce,A.,物理学。修订稿。,99, 240501 (2007)
[55] 电子。注释Theor。计算。科学。,270, 1, 3-15 (2011)
[57] Rédei,M.,数学。Intelligencer,21,4,7-12(1999)·Zbl 1052.01537号
[58] Aczél,J.,《函数方程及其应用讲座》(1966年),学术出版社: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139.09301号
[59] Gleason,A.,J.数学。机械。,6, 885-893 (1957) ·Zbl 0078.28803号
[60] Buhagiar,D。;切库蒂,E。;发现Dvurečenskij,A。物理。,39, 550-558 (2009) ·Zbl 1175.81005号
[61] 北乔姆斯基,IRE Trans。通知。理论,2113(1956)
[62] Svozil,K.,量子逻辑(1998),Springer-Verlag:Springer-Verlag新加坡·Zbl 0989.8152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