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一致过渡系统。 (英语) Zbl 07810642号

Nantes-Sobrinho,Daniele(编辑)等人,第17届逻辑和语义框架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LSFA,巴西贝洛奥里藏特,2022年9月23日至24日。滑铁卢:开放出版协会(OPA)。电子。程序。西奥。计算。科学。(EPTCS)376,3-15(2023)。
概述:在软件工程中,建模形式主义通常必须支持不一致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几个需求要么相互加强,要么相互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准一致转换系统,即状态通过两个可及性关系演化,分别捕获转换或其缺失的加权证据。它们的重量来自特定的剩余晶格。这些系统的一类以及相应的代数被定义为提供一个正式设置来建模不同的应用程序场景。其中一个用于说明量子程序中量子退相干的影响。
关于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522.68039号].

MSC公司:

03B70号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
68问题55 计算理论中的语义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Agudelo,J.C.A.,Carnielli,W.A.:准一致性机器及其与量子计算的关系。J.日志。计算。20(2), 573-595 (2010), https://doi.org/10.48550/arXiv.0802.0150 ·Zbl 1196.03053号 ·doi:10.48550/arXiv.0802.0150
[2] Akama,S.(编辑):走向准一致工程,智能系统参考图书馆,第110卷。斯普林格(2016),https://doi.org/10.1007/978-3-319-40418-9 ·Zbl 1366.03010号 ·doi:10.1007/978-3-319-40418-9
[3] Baeten,J.C.M.,Basten,T.,Reniers,M.A.:过程代数:沟通过程的等式理论。剑桥理论计算机科学丛书(50),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https://doi.org/10.1017/CBO9781139195003·Zbl 1234.68001号 ·doi:10.1017/CBO9781139195003
[4] Chiara,M.L.D.,Giuntini,R.:量子逻辑中的超协调思想。合成。125(1-2),55-68(2000),https://doi.org/10.1023/A:1005296018904·兹比尔0969.03070 ·doi:10.1023/A:1005296018904
[5] 达科斯塔,N.C.A.,克劳斯,D.,布埃诺,O.:亚一致性逻辑和亚一致性。摘自:Jacquette,D.(编辑)《科学哲学(逻辑哲学)手册》。第791-911页。Elsevier(2007),https://doi.org/10.1016/B978-044451541-4/50023-3·doi:10.1016/B978-044451541-4/50023-3
[6] 达科斯塔,N.C.A.,克劳斯,D.:物理学,不一致性和准真理。合成。191(13), 3041-3055 (2014), https://doi.org/10.1007/s11229-014-0472-8 ·Zbl 1307.03008号 ·doi:10.1007/s11229-014-0472-8
[7] Cruz,A.,Madeira,A.,Barbosa,L.S.:亚协调过渡系统的逻辑。In:Indrzejczak,A.,Zawidzki,M.(编辑)《第十届非经典逻辑国际会议论文集》。理论与应用,NCL 2022,波兰,2022年3月14日至18日。EPTCS,第358卷,第270-284页(2022年),https://doi.org/10.4204/EPTCS.358.20·doi:10.420/EPTCS.358.20
[8] 克鲁兹,A.L.R.:探索量子程序的次协调逻辑。Minho大学DI工程物理硕士论文(2021年)
[9] Ja sh kowski,S.:矛盾演绎系统的命题演算。《逻辑研究》24(1),143-157(1969),https://doi.org/10.1007/BF02134311 ·Zbl 0244.0204号 ·doi:10.1007/BF02134311
[10] Nielsen,M.A.,Chuang,I.L.: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10周年版)。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976667 ·Zbl 1288.81001号 ·doi:10.1017/CBO9780511976667
[11] Preskill,J.:nisq时代及以后的量子计算。Quantum 2(79),87-95(2018),https://doi。org/10.22331/q-2018-08-06-79·doi:10.22331/q-2018-08-06-79
[12] Stirling,C.:过程的模态和时间特性。计算机科学文本,Springer(2001),https://doi.org/10.1007/978-1-4757-3550-5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978-1-4757-3550-5
[13] Winskel,G.,Nielsen,M.:并发模型。摘自:Abramsky,S.、Gabbay,D.M.、Maibaum,T.S.E.(编辑)《计算机科学逻辑手册》(第4卷):语义建模,第1-148页。牛津科学出版物(1995)·兹比尔0876.68001
[14] Zhang,Y.,Deng,H.,Li,Q.,Song,H.,Nie,L.:针对退相干优化量子程序:将量子比特延迟为量子叠加。2019年国际交响乐团。软件工程的理论方面(TASE)。IEEE(2019年7月),https://doi.org/10.48550/arXiv.1904.09041 ·doi:10.48550/arXiv.1904.0904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