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约束下MIMO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跟踪性能。 (英语) Zbl 1287.93031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反馈路径中具有通信约束的多输入多输出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跟踪问题。跟踪性能由设备输出和参考信号之间的误差信号能量来衡量。目标是获得所有可能的稳定补偿器都能达到的最佳跟踪性能。结果表明,最优跟踪性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取决于给定对象的非最小相位零点和零方向,以及参考输入信号方向,另一部分依赖于给定对象非最小相位零、不稳定极点和极点方向,以及通信信道的带宽和加性高斯白噪声。研究还表明,如果不存在通信信道的约束,则最优跟踪性能将降低到无通信约束的控制系统的现有跟踪性能。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理论结果。

MSC公司:

93B40码 系统理论中的计算方法(MSC2010)
93C55美元 离散时间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35 多变量系统、多维控制系统
93E03型 控制理论中的随机系统(一般)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Jemaa,离散时间LTI系统鲁棒伺服机构问题的性能限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48(8),第1299页–(2003)·Zbl 1364.93254号
[2] Chen,控制能量约束下的最佳跟踪和调节性能,IEEE自动控制汇刊48(8),第1320页–(2003)·Zbl 1364.93274号
[3] Salgado,不稳定电厂H2最优控制中的鲁棒性问题,IEEE自动控制汇刊55(2)第124页–(2006)·Zbl 1129.93367号
[4] Wang HN Guan ZH Ding L Chen J SISO工厂最小跟踪能量的限制1432 1437
[5] Toker,LTI多变量离散时间系统的跟踪性能限制,IEEE电路系统汇刊-I 49(5),第657页–(2002)·Zbl 1368.93351号
[6] Goodwin,存在工厂不确定性的线性反馈系统的性能限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48(8)第1312页–(2003)·Zbl 1364.93296号
[7] 丁,加性高斯白噪声效应下的跟踪,IET控制理论与应用4(11),第2471页–(2010)
[8] 控制能量约束下网络反馈系统的Wang HN Guan ZH Ding L跟踪与干扰抑制578 581
[9] Salgado,具有极点位置约束的SISO电厂的可实现性能限制,《国际控制杂志》79(3),第263页–(2006)·Zbl 1121.93329号
[10] 王,网络反馈系统在脉冲扰动下的性能限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37(10)第36页–(2009)
[11] Brockett,线性系统的量化反馈稳定,IEEE自动控制汇刊45(7),第1279页–(2000)·Zbl 0988.93069号
[12] Freudenberg J Braslavsky J Middleton R信噪比受限信道的控制:稳定性和性能12 15·Zbl 1366.93489号
[13] Rojas A Braslavsky H Middleton H带宽受限、信噪比受限的通信信道上的输出反馈稳定14 16
[14] Fu,量化反馈控制的扇区约束方法,IEEE自动控制汇刊50(11)第1698页–(2005)·Zbl 1365.81064号
[15] Zheng,Takagi-Sugeno基于模糊模型的马尔可夫延迟网络控制系统故障检测,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 36(4)pp 924–(2006)
[16] 石井,带量化的采样数据系统的二次稳定化,自动机39(1)第1793页–(2003)·Zbl 1054.93035号
[17] Elia,有限信息线性系统的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46(9)第1384页–(2001)·Zbl 1059.93521号
[18] Liu Y Oi T Su WZ量化控制输入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性能26 31
[19] 高,具有新延迟特征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53(9),第2142页–(2008)·Zbl 1367.93696号
[20] 张,用于稳定时变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Automatica 45(10)pp 2440–(2009)·Zbl 1183.93051号
[21] 刘,反馈信道中具有随机网络延迟的网络预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稳定性准则,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C 37(2),第173–(2007)页
[22] 高,基于网络控制的新型延迟系统方法,Automatica 44(1),第39页–(2008)·Zbl 1138.93375号
[23] 张,具有时滞的T-S模糊系统的保成本网络控制,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C 37(2),第160页–(2007)
[24] Wang,随机数据包丢失网络系统的鲁棒H控制,IEEE系统事务,人与控制论B 37(4),第916页–(2007)
[25] 罗哈斯,输出反馈控制中输入干扰抑制的信噪比性能限制,《系统与控制快报》58(5),第353页–(2009)·Zbl 1159.93350号
[26] Nair,有限维线性系统在有限数据率下的指数稳定性,Automatica 39(4)pp 1632–(2003)
[27] Nair,有限反馈数据率随机线性系统的稳定性,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43(2),第413页–(2004)·兹比尔1101.93078
[28] Qi T Su WZ Chen J具有量化效应的LTI系统的最优跟踪设计与性能分析4945 4950
[29] Li Y Tuncel E Chen J离散时间系统在加性白噪声信道2070 2075上的最优跟踪性能
[30] Rojas,通信信道控制的基本限制,Automatica 44(12),第3147页–(2008)·Zbl 1153.93394号
[31] Francis,《控制与信息科学讲义》,载于:H控制理论课程(1987)
[32] Li Y Tuncel E Chen J加性白噪声反馈信道501 506的最优跟踪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