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小规模稳定性评估的多机电力系统状态空间建模。 (英语) Zbl 1449.93094号

摘要:本文提出了多机、多阶电力系统模型的一般状态空间表示法,可用于进行小规模稳定性评估。为了找到和分析网络中任意数量的同步发电机的解,开发了MATLAB代码的计算软件。每个发电机都由预定义的模型表示。模型选择是为了适应每台发电机的可用数据而定制的。该软件提供了进行潮流解和计算发电机在扰动之前保持的初始状态的功能。自动生成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和等效传递函数矩阵。特征值分析可以使用标准的MATLAB功能进行。本文是一篇教程性质的论文,为了检查新软件给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对两个文本图书网络进行了检查。结果还与使用商业工业级软件生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理学硕士:

93C05型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2015财年65 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数值计算
93B17号机组 转型
93-04 系统和控制理论相关问题的软件、源代码等
93-08 系统和控制理论相关问题的计算方法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安德森,P.M。;Fouad,A.A.,《电力系统控制和稳定性》(1977年),IEEE出版社,美国
[2] Kundur,P.,《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控制》,(1994年),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社
[3] Kundur等人。;罗杰斯,G.J。;Wong,D.Y。;Wang,L。;Lauby,M.G.,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综合计算机程序包,IEEE Trans。电力系统。,5, 1076-1083, (1990)
[4] Martins,N.,《应用于电力系统小规模稳定性研究的有效特征值和频率响应方法》,IEEE Trans。电力系统。,1, 217-224, (1986)
[5] Wang,L。;Semlyen,A.,稀疏特征值技术在大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IEEE Trans。电力系统。,5, 635-642, (1990)
[6] 北内田。;Nagao,T.,大型电力系统稳态稳定性研究的一种新的特征分析方法:S矩阵法,IEEE Trans。电力系统。,3, 706-714, (1988)
[7] Arnoldi,W.E.,矩阵特征值问题求解中的最小迭代原理,Q.Appl。数学。,9, 17-29, (1951) ·Zbl 0042.12801号
[8] Saad,Y.,计算大型非对称矩阵特征元的阿诺尔迪方法的变化,线性代数应用。,34, 269-295, (1980) ·Zbl 0456.65017号
[9] P.Aree,《带电控补偿的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建模与分析》,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博士论文,2000年。
[10] Wang,H.F。;斯威夫特·F·J。;Li,M.,通过降阶模态分析选择多机电力系统中基于FACTS的稳定器的安装位置和反馈信号,IEE Proc。通用。Transm公司。发行,144263-269,(1997)
[11] Wang,H.F。;斯威夫特·F·J。;Li,M.,阻尼电力系统振荡中FACTS装置分析的统一模型。二、。多机电力系统,IEEE Trans。电力输送,131355-1362,(1998)
[12] Wang,H.F.,多机电力系统中基于FACTS稳定器的稳健安装位置和反馈信号的选择,IEEE Trans。电力系统。,14, 569-574, (1999)
[13] 阿雷,P。;Acha,E.,同步发电机静态无功补偿器系统基础研究的框图模型,IEE Proc。通用。Transm公司。发行,146507-514,(1999)
[14] Ugalde-Loo,C.E。;范弗里蒂,L。;Liceaga-Castro,E。;Acha,E.,《使用单个通道分析和设计框架的同步发电机建模和控制:第1部分,国际电工杂志》。电力系统。,8, 1-28, (2007)
[15] C.E.Ugalde-Loo、E.Acha、E.Licéaga-Castro,使用单个通道分析和设计的串联和并联FACTS控制器的比较,见:第45届国际大学电力工程会议,英国威尔士加的夫,2010年,第1-7页。
[16] Ugalde-Loo,C.E。;Acha,E。;Licéaga-Castro,E.,使用单个通道分析和设计的静态无功补偿器机电振荡阻尼控制回路的基本分析,IEEE Trans。电力输送,25,3053-3069,(2010)
[17] Ugalde-Loo,C.E。;Acha,E。;Liceaga-Castro,E。;Vanfertti,L.,《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器性能的单通道分析》,国际电工杂志。电力系统。,11, 1-46, (2010)
[18] ANSI/IEEE标准100,IEEE电气和电子术语标准词典,1997年。
[19] 哈蒙斯,T.J。;Winning,D.J.,《电力系统瞬态行为研究中同步机模型的比较》,Proc。仪表电气。工程师,1181442-1458,(1971)
[20] 克莱因,M。;罗杰斯,G.J。;Kundur,P.,《电力系统区域间振荡的基础研究》,IEEE Trans。电力系统。,6, 914-921, (1991)
[21] 克莱因,M。;罗杰斯,G.J。;穆蒂,S。;Kundur,P.,《影响电力系统稳定器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IEEE Trans。能量转换。,7, 382-390, (1992)
[22] K.Kaberere,K.Folly,M.Ntombela,A.Petroianu,工业级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的比较分析和数值验证:在小规模稳定性中的应用,载于:第17届电力系统计算会议(PSCC),比利时里昂,2005年8月22日至26日。
[23] 宾古拉克,S。;Van Landingham,H.F.,多变量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1993),CRC出版社,美国·Zbl 0862.93004号
[24] 佩里·R·J。;Sun,H.H。;Berger,W.A.,多变量系统传递函数矩阵的确定,IEEE Trans。自动。控制,33,305-307,(1988)·Zbl 0633.93015号
[25] 马丁斯,N。;平托,H.J.C.P。;Lima,L.T.G.,电力系统传递函数零点的有效求法,IEEE Trans。电力系统。,7, 1350-1361, (1992)
[26] 弗洛伊登伯格,J。;Looze,D.,右半平面极点和零点以及反馈系统中的设计权衡,IEEE Trans。自动。控制,30,555-565,(1985)·Zbl 0562.93022号
[27] Leithead,W.E。;O'Reilly,J.,《具有固定稳定最小相位控制器的不确定SISO系统:闭环系统与电厂RHP极点和零点的关系》,《国际控制杂志》,53,771-798,(1991)
[28] Moore,B.,《线性系统的主成分分析:可控性、可观测性和模型简化》,IEEE Trans。自动。控制,26,17-32,(1981)·Zbl 0464.93022号
[29] 劳布,A。;希思,M。;佩奇,C。;Ward,R.,《系统平衡变换的计算和同时对角化算法的其他应用》,IEEE Trans。自动。控制,32,115-122,(1987)·兹比尔06249302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