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变动态网络的脉冲同步。 (英语) Zbl 1463.34231号

摘要:通过脉冲控制研究了时变动态网络的同步问题。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方法和脉冲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解析地导出了关于系统参数、脉冲增益和脉冲间隔的同步判据。此外,引入了一种用于设计统一脉冲控制器的自适应策略,并导出了相应的同步准则。在所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案中,脉冲瞬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整到所需的值,并提供了一种确定脉冲瞬时的算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估。通过几个数值例子说明了推导的理论结果是有效的。

MSC公司:

34D06型 常微分方程解的同步
34D20型 常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
92秒20 生物研究、人工生命和相关主题中的神经网络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C27型 脉冲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R.Albert和A.L.Barabasi,复杂网络的统计力学,《现代物理学评论》,74(2002),47-97·Zbl 1205.82086号
[2] S.Boccaletti、V.Latora、Y.Moreno、M.Chavezf和U.D.Hwanga,《复杂网络:结构和动力学》,《物理报告》,424(2006),175-308·Zbl 1371.82002号
[3] S.K.Bhowmick、R.E.Amritkar和S.K.Dana,时变动力网络同步的实验证据,混沌,22(2012),023105·兹比尔1331.34081
[4] 陈国荣,王晓凤,李晓丽,《复杂网络导论:模型、结构与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2年。
[5] M.Y.Chen,《时变网络中的同步:矩阵测量方法》,《物理评论》E,76(2007),016104。
[6] 陈伟华,卢小梅,郑伟霞,脉冲稳定与脉冲
[7] Y.Chen,W.W.Yu,F.F.Li和S.S.Feng,具有脉冲控制和断开拓扑的复杂网络的同步,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I,60(2013),292-296。
[8] G.R.Chen和T.Ueta,《另一个混沌吸引子》,《国际分叉与混沌杂志》,9(1999),1465-1466·Zbl 0962.37013号
[9] 邓丽萍,吴振英,具有不同节点的社区网络中的脉冲簇同步,理论物理通信,58(2012),525-530·Zbl 1264.34104号
[10] A.H.Hua、J.D.Cao、M.F.Hu和L.X.Guo,通过随机钉扎控制实现非相同系统有向网络中的集群同步,Physica A,395(2014),537-548·Zbl 1395.93041号
[11] V.Kohar、P.Ji、A.Choudhary、S.Sinha和J.Kurths,《时变网络中的同步》,《物理评论》E,90,(2014),022812。
[12] M.H.Li、X.G.Wang、Y.Fan、Z.R.Di和C.H.Lai,加权复杂网络中同步的开始:权重相关的影响,混沌,21(2011),025108·Zbl 1317.34108号
[13] I.Leyva、I.Sendiána-Nadal、J.A.Almendral、A.Navas、S.Olmi和S.Boccaletti,《加权复杂网络中的爆炸性同步》,《物理评论》E,88(2013),042808。
[14] J.H.L¨u和G.R.Chen,时变复杂动态网络模型及其受控同步准则,IEEE自动控制汇刊,50(2005),841-846·Zbl 1365.93406号
[15] C.J.Li,W.W.Yu和T.W.Huang,具有切换拓扑的随机复杂网络的脉冲同步方案:平均时间方法,神经网络,54(2014),85-94·Zbl 1307.93377号
[16] Q.Song和J.D.Cao,《关于有向和无向复杂动态网络的钉扎同步》,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57(2010),672-680·Zbl 1468.93138号
[17] 吴志勇,徐晓杰,陈国荣,傅晓川,有色网络的自适应同步和钉扎控制,混沌,22(2012),043137·Zbl 1319.34111号
[18] Z.Y.Wu,X.J.Xu,G.R.Chen和X.C.Fu,具有不同维度节点动力学的一般有色网络的广义矩阵投影同步,富兰克林研究所期刊,351(2014),4584-4595·Zbl 1395.93453号
[19] L.L.Zhang、Y.H.Wang和Q.Y.Wang,具有不同维节点和非耗散耦合的时变复杂动态网络的同步,《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中的通信》,24(2015),64-74·Zbl 1463.93234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