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优跳频序列集的线性跨度。 (英语) Zbl 1256.94007号

摘要:跳频码分多址系统需要跳频序列集。为了抗干扰,要求跳频序列具有较大的线性跨度。本文利用有限域上的置换多项式(δ(x)),将几个线性跨度较小的最优跳频序列集变换为线性跨度较大的序列集。利用数列表示项的计数方法,给出了线性跨度的精确值。结果表明,变换后的跳频序列相对于Peng-Fan界是最优的,能够抵抗Berlekamp-Massey算法的分析。

MSC公司:

94A05型 传播学理论
94A55型 信息与通信理论中移位寄存器序列和有限字母序列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M.Antweiler和L.Bömer,GF(pM)上具有两级自相关函数和大线性跨度的复数序列。IEEE传输。Inf.Theory38(1992)120-30·Zbl 0745.94013号 ·doi:10.1109/18.108256
[2] W.Chu和C.J.Colbourn,通过切圆术的最优跳频序列,IEEE Trans。Inf.Theory51(2005)1139-1141·Zbl 1296.94009号
[3] C.Ding和J.Yin,最佳跳频序列集,IEEE Trans。Inf.Theory54(2008)3741-3745·Zbl 1329.94004号
[4] 丁振中,米索肖,袁建元,最优跳频序列的代数构造。IEEE传输。Inf.Theory53(2007)2606-2610。Zbl1177.94019号·Zbl 1177.94019号 ·doi:10.1109/TIT.2007.899545
[5] C.Ding,R.Fuji Hara,Y.Fujiwara,M.Jimbo和M.Mishima,跳频序列集:界和最优构造。IEEE传输。Inf.Theory55(2009)3297-3304·Zbl 1367.94022号
[6] 丁振华,杨永阳,唐晓霞,线性循环码跳频序列的最优集。IEEE传输。Inf.Theory56(2010)3605-3612·Zbl 1366.94636号
[7] R.Fuji-Hara、Y.Miao和M.Mishima,最佳跳频序列:组合方法。IEEE传输。Inf.Theory50(2004)2408-2420·Zbl 1293.94013号
[8] G.Ge,R.Fuji-Hara和Y.Miao,最优跳频序列的进一步组合构造。J.库姆。Th.(A)113(2006)1699-1718。Zbl1106.94011号·Zbl 1106.94011号 ·doi:10.1016/j.jcta.2006.03.019
[9] G.Ge,Y.Miao和Z.Yao,最佳跳频序列: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IEEE传输。Inf.Theory55(2009)867-879·Zbl 1367.94027号
[10] S.W.Golomb和G.Gong,《无线通信、密码学和雷达的良好相关性信号设计》。剑桥大学,剑桥,英国出版社(2005)·Zbl 1097.94015号
[11] J.J.Komo和S.C.Liu,跳频的最大长度序列。IEEE J.选择。区域委员会5(1990)819-822。
[12] P.V.Kumar,具有大线性跨度的跳频码序列设计。IEEE传输。Inf.Theory34(1988)146-151。
[13] A.Lempel和H.Greenberger,具有最佳汉明相关特性的序列族。IEEE传输。Inf.Theory20(1974)90-94。Zbl0277.94006号·Zbl 0277.94006号 ·doi:10.1109/TIT.1974.1055169
[14] R.Lidl和H.Niederreiter,有限域,数学百科全书及其应用。剑桥大学出版社,英国剑桥20(1997)。
[15] D.Peng和P.Fan,跳频序列的汉明自相关和互相关的下限。IEEE传输。Inf.Theory50(2004)2149-2154·Zbl 1309.94079号
[16] M.K.Simon、J.K.Omura、R.A.Scholz和B.K.Levitt,《扩频通信手册》。McGraw-Hill,纽约(2002年)。
[17] P.Udaya和M.N.Siddiqi,从多项式剩余类环导出的最佳大线性复杂度跳频模式。IEEE Trans Inf.Theory44(1998)1492-1503。Zbl0941.94015号·Zbl 0941.94015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18.681324
[18] Q.Wang,具有大线性跨度的跳频序列的最优集合。IEEE传输。Inf.Theory56(2010)1729-1736·Zbl 1366.94464号
[19] Z.Zhou和X.Tang,最优跳频序列集的新构造。IEEE程序。IWSDA’09(2009)92-9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