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类框架上的模态特征定理。 (英语) Zbl 1185.03027号

本文从特定结构类上的互模拟不变性出发,研究模态逻辑表达能力的模型理论特征,类似于范·本特姆的定理,即一阶公式在互模拟下是不变的,当且仅当它等价于基本模态逻辑的公式。特别是,作者研究了通过基础框架上的条件定义的模型类,重点关注在模态对应理论中起主要作用的框架类,这些框架类通常对应于模态逻辑的典型应用领域。经典的模型理论参数不适用于许多最有趣的类,例如根框架、有限根框架、有穷传递框架、基础良好的传递框架、有限等价框架,因为它们不是基本的。相反,作者在此类类上开发并扩展了基于游戏的分析(一阶Ehrenfeucht-Fraíssévs.互模拟游戏),并在这些类中提供了保持互模拟的模型构造。在所考虑的大多数类中,他们获得了经典预期特征的有限模型理论类似物,并对经典设置进行了新的证明。传递框架类是一个显著的例外,在互模拟不变一阶性质的经典模型理论和有限模型理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所有有限传递框架的类中,就互模拟不变性质而言,一元二阶逻辑并不比一阶逻辑更具表现力。作者获得了de Jongh-Sambin定理的分支,以及有限传递框架的互模拟不变一元二阶逻辑的Janin-Walukiewicz特征的一个新的特殊模拟。

MSC公司:

03B45号 模态逻辑(包括规范逻辑)
03C13号机组 有限结构模型理论
03C40号 插值、保存、可定义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L.Alberucci,A.Facchini,《模态》;L.Alberucci,A.Facchini,《模态》·Zbl 1191.03012号
[2] 安德雷卡,H。;van Benthem,J。;Németi,I.,模态语言和谓词逻辑的有界片段,《哲学逻辑杂志》,27,217-274(1998)·Zbl 0919.03013号
[3] 布莱克本,P。;de Rijke,M。;《模态逻辑》,《剑桥理论计算机科学丛书》(2001),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988.03006号
[4] G.D’Agostino,G.Lenzi,《论(mu)》;G.D’Agostino,G.Lenzi,《论(mu)》
[5] A.Dawar,M.Otto,特殊类框架上的模态特征定理,摘自:第20届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论文集,LICS’052005,第21-30页;A.Dawar,M.Otto,特殊类框架上的模态特征定理,摘自:第20届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论文集,LICS’052005,第21-30页·Zbl 1185.03027号
[6] 埃宾豪斯,H.-D。;Flum,J.,有限模型理论(1999),Springer·Zbl 0932.03032号
[7] 埃宾豪斯,H.-D。;弗鲁姆,J。;托马斯·W·数学逻辑(1994),斯普林格·Zbl 0795.03001号
[8] Gaifman,H.,《局部和非局部属性》,(Stern,J.,《逻辑学术讨论会》,81(1982),北荷兰),105-135·Zbl 0518.03008号
[9] V.戈兰科。;Otto,M.,模态逻辑的模型理论,(Blackburn;van Benthem;Wolter,《模态逻辑手册》(2006),Elsevier),249-330
[10] Janin,D。;Walukiewicz,I.,《关于命题微积分相对于一元二阶逻辑的表达完备性》,(第七届并发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CONCUR’96)。第七届并发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CONCUR’96,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119卷(1996),Springer-Verlag),263-277·兹伯利1514.68171
[11] F.Moller,A.Rabinovich,《论CTL*的表达能力》,载《第14届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论文集》,LICS’99,1999年,第360-369页;F.Moller,A.Rabinovich,《论CTL的表达能力》*,载于:第14届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论文集,LICS’99,1999年,第360-369页
[12] M.Otto,van Benthem-Rosen特征化定理的初等证明。《2342技术报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数学系,2004年;M.Otto,van Benthem-Rosen特征化定理的初等证明。达姆施塔特理工大学数学系第2342号技术报告,2004年
[13] Otto,M.,有限转换系统上的模态和守卫特征定理,《纯粹和应用逻辑年鉴》,130,173-205(2004)·Zbl 1056.03018号
[14] Rosen,E.,有限结构上的模态逻辑,《逻辑、语言和信息杂志》,第6427-439页(1997年)·Zbl 0882.03014号
[15] Smorynski,C.,Beth定理和自相关句子,(Macintyre,A.;Pacholski,L.;Paris,J.,《逻辑学术讨论会》77(1978),北荷兰),253-260·Zbl 0453.03018号
[16] B.ten Cate,G.Fontaine,T.Litak,《XPath的一些模态方面,印前》,载于:《模态方法的预处理》,2007年;B.ten Cate,G.Fontaine,T.Litak,《XPath的一些模态方面》,预印本,收录于:模态方法的预印本(Pre-proceedings of Methods for Modalities),2007年·Zbl 1242.68010号
[17] J.van Benthem,模态逻辑和经典逻辑,那不勒斯图书馆,1983年;J.van Benthem,《模态逻辑与古典逻辑》,那不勒斯图书馆,1983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