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导向装置的多电缆驱动并联平台的动态建模。 (英语) Zbl 1485.93380号

小结:本文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数值模拟考虑松弛缆索和导向装置的多索悬挂平台的动态响应。考虑了缆索的状态变化(松弛与张紧),并用补充条件方程进行了数学描述,导向轮与井壁之间的相互作用用Heaviside阶跃函数进行了描述。利用带约束的拉格朗日方程导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采用多体动力学非光滑现象的非光滑广义-(α)算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仿真结果显示了平台在不同的纵向激励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索力特性。此外,结果还说明了电缆张力差异如何影响导向装置对井壁施加的压力。

理学硕士:

93C80号 控制理论中的频率响应方法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应用模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Wang,Y。;曹,G。;van Horssen,W.T.,带松弛缆索的多缆驱动并联悬挂平台的动态模拟,机械。机器。理论,126329-343(2018)·doi:10.1016/j.机械原理.2018.04.014
[2] 克雷斯波,R.S。;Kaczmarczyk,S。;皮克顿,P。;Su,H.,《固定式高层电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以预测其组件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国际力学杂志》。科学。,137, 24-45 (2018) ·doi:10.1016/j.ijmecsci.2018.01.011
[3] 风扇,W。;Zhu,W.D.,使用无奇异梁公式对电梯随行电缆进行动力学分析,J.Appl。机械。,84, 044502 (2017)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4035857
[4] Kaczmarczyk,S。;Ostachowicz,W.,《深井提升电缆中的瞬态振动现象》。第2部分: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J.Sound Vib。,262, 245-289 (2003) ·doi:10.1016/S0022-460X(02)01148-3
[5] Wang,J。;曹,G。;朱,Z。;Wang,Y。;彭伟,时变长度缆索导向提升系统的横向响应:理论模型和动力学仿真验证,Proc。仪器机械。工程部分C机械。《工程科学》,2292908-2920(2015)·doi:10.1177/0954406214566032
[6] 钱,S。;Zi,B。;丁浩,多移动协作起重机动力学与轨迹跟踪控制,非线性动力学。,83, 89-108 (2016) ·Zbl 1349.93293号 ·doi:10.1007/s11071-015-2313-9
[7] Zi,B。;钱,S。;Zi,B。;钱,S.,Des。分析。控制电缆-悬挂式并联机器人。其应用。,211-232(2017)《多移动式起重机协同缆索并联机械手的设计和动力学》
[8] 杜,J。;Bao,H。;崔,C。;Yang,D.,缆索长度随时间变化的缆索驱动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设计。,48, 1392-1399 (2012) ·doi:10.1016/j.finel.2011.08.012
[9] 杜,J。;Agrawal,S.K.,带分布式质量柔性缆索的缆索驱动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J.Vib。灰尘。,137, 021020 (2015) ·doi:10.1115/1.4029486
[10] Roberts,R.,《高层/高速电梯的控制》,Proc。美国控制会议,3440-3444(1998)
[11] Wang,J。;Pi,Y。;胡,Y。;龚,X.,带柔性导轨的耦合多电缆双卷筒提升机的建模和动态行为分析,机械。机器。理论,108,191-208(2017)·doi:10.1016/j.机械原理.2016.10.021
[12] Zhu,W.D。;Xu,G.Y.,小弯曲刚度电梯电缆的振动,J.Sound Vib。,263, 679-699 (2003) ·doi:10.1016/S0022-460X(02)01468-2
[13] Zhu,W.D。;风扇,W。;Mao,Y.G。;Ren,G.X.,移动电梯随行电缆的三维动力学建模与分析,Proc。仪器机械。工程部分K J.多体动力学。,231, 167-180 (2017)
[14] Ren,H。;Zhu,W.D.,一种精确的空间离散化和子结构方法及其在移动电梯缆车系统中的应用——第二部分:应用,J.Vib。灰尘。,135, 51037 (2013)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4024558
[15] Shabana,A.A.,斜率和有限元绝对节点坐标公式的定义,多体系统。动态。,1, 339-348 (1997) ·Zbl 0890.73071号 ·doi:10.1023/A:1009740800463
[16] Simo,J.C.,有限应变梁公式。三维动力学问题。第一部分,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师,49,55-70(1985)·Zbl 0583.73037号 ·doi:10.1016/0045-7825(85)90050-7
[17] 风扇,W。;Zhu,W.D.,用于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的三维弯曲欧拉-贝努利梁的精确无奇异公式,J.Vib。灰尘。,138, 051001 (2016)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4033269
[18] 夏,J。;曹,G。;Wang,Y。;彭伟,基于线刚度系数的防转钢丝绳多特性研究,高级机械。工程,2014(2014)
[19] 科斯特洛,G.A。;Bert,C.W.,《钢丝绳理论》(2008),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
[20] 川村,S。;基诺,H。;Won,C.,《使用平行线驱动机器人进行高速操纵》,Robotica,18,13-21(2000)·doi:10.1017/S0263574799002477
[21] Zi,B。;Duan,B.Y。;Du,J.L。;Bao,H.,缆索悬挂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和主动控制,机电一体化,18,1-12(2008)·doi:10.1016/j.mechatronics.2007.09.004
[22] Ayala Cuevas,J.I。;埃利桑那州拉罗什。;Piccin,O.,机械。机器。科学。,具有非直线电缆的电缆机器人的基于假设模式的动力学模型,15-25(2018),施普林格
[23] 邵晓刚。;朱总。;王庆国。;Chen,P.C.Y。;Zi,B。;Cao,G.H.,悬索并联机器人的非光滑动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Proc。仪器机械。工程部分C轴颈机械。工程科学。,226, 2456-2466 (2012) ·doi:10.1177/0954406211435585
[24] Wang,Y。;曹,G。;Wang,N。;彭伟,缆索驱动平行下沉平台的动力响应,数学。计算。模型。动态。系统。,23, 104-115 (2017) ·Zbl 1485.93262号 ·doi:10.1080/13873954.2016.1231119
[25] Meirovitch,L.,《振动原理与技术》(1997)
[26] 钟晨,Q。;Acary,V。;Virlez,G。;Brüls,O.,具有单边约束的柔性多体系统的非光滑广义-α格式,国际期刊Numer。方法工程,96,487-511(2013)·Zbl 1352.70012号 ·doi:10.1002/nme.4563
[27] Stylianou,M。;Tabarrok,B.,轴向运动梁的有限元分析,第二部分:稳定性分析,J.Sound Vib。,178, 455-481 (1994) ·doi:10.1006/jsvi.1994.1498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