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多维DSP的具有环路融合和多功能单元调度的能量最小化。 (英语) Zbl 1243.68121号

摘要:节能正在成为具有多功能单元(FU)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中的主要设计问题之一。嵌套循环通常是多媒体和高性能DSP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在节能和性能之间存在折衷,例如嵌套循环的时间约束和代码大小要求。本文研究了如何在满足多维嵌套循环应用程序性能要求的同时最小化总能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环路融合和FU调度的能量最小化算法(EMLFS)。我们首先使用重定时和分区来融合嵌套循环。然后,我们使用新的FU调度算法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我们的EMLFS算法,节能效果显著。

MSC公司:

68平方米 计算机系统环境下的性能评估、排队和调度
68米14 分布式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J.R.Allen,K.Kennedy,矢量寄存器分配,IEEE Trans。计算。41 (10) (2002) 1290 – 1317.
[2] H.Aydin,R.Melhem,D.Mosse,P.Alvarez,电力感知实时系统的动态和主动调度技术,收录于:RTSS,2001年。
[3] 巴尼诺,C。;俄勒冈州博蒙特。;Carter,L。;费兰特,J。;罗格朗,A。;Robert,Y.:异构处理器平台上主从任务的调度策略,IEEE trans。并行分布式系统15,No.4(2004)·Zbl 1048.68533号
[4] Burd,T。;Pering,T.等人。;斯特拉塔科斯,A。;Brodersen,R.:动态电压标度微处理器系统,IEEE J.固态电路35,第11期(2000年)
[5] Catthoor,F。;伍塔克,S。;Greef,E.D。;Balasa,F。;Nachtergaele,L.公司。;Vandecappelle,A.:自定义内存管理方法——嵌入式多媒体系统设计的内存组织探索(1998年6月)·Zbl 0934.90001号
[6] Chandrakasan,A。;盛,S。;Brodersen,R.:低功耗cmos数字设计,IEEE J.固态电路27,第4期(1992年)
[7] Chao,L.-F。;拉帕,A。;Sha,E.H.-M.:循环调度:循环流水线算法,IEEE trans。计算-辅助设计16(1997)
[8] Chao,L.-F。;Sha,E.H.-M.:在各种模型上合成dsp算法的静态调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信号处理。信号图像和视频技术系统10(1995)
[9] J.-J.Chen,T.-W.Kuo,具有不同功率特性的实时任务的多处理器能效调度,收录于:ICPP,2005年。
[10] L.T.Clark,《xscaleTM微处理器的电路设计》,载于:VLSI电路研讨会,低功耗和高性能微处理器电路物理设计短期课程,2001年6月。
[11] C.Ding,K.Kennedy,通过编译器增强全局缓存重用来提高有效带宽,J.并行和分布式计算。64 (1) (2004) 108 – 134. ·Zbl 1072.68523号 ·doi:10.1016/j.jpdc.2003.09.005
[12] Dogan,A。;Özgüner,F.:最小化异构计算中应用程序的执行时间和故障概率的匹配和调度算法,IEEE T.Parall。发行版13,第3号,308-323(2002)
[13] M.Fleischmann,《鲁滨逊电力管理——通过长期运行降低运行功率》,载于:第12届热芯片研讨会,2000年8月。
[14] G.Gao,R.Olsen,V.Sarkar,R.Thekkath,数组收缩的集合循环融合,收录于:第五届并行计算语言和编译器研讨会,1992年8月。
[15] 华,S。;Qu,G.:多电压嵌入式系统的电压设置问题,IEEE trans。超大规模集成(VLSI)系统13,No.7(2005)
[16] S.Hua,G.Qu,S.S.Bhattacharyya,《具有截止日期失误容忍度的多媒体应用节能技术》,载于:ACM/IEEE设计自动化会议(DAC),2003年。
[17] S.Hua,G.Qu,S.S.Bhattacharyya,探索多媒体系统的概率设计空间,收录于:IEEE快速系统原型国际研讨会,2003年。
[18] 英特尔,英特尔XScale微体系结构,技术摘要,2000年。
[19] T.Ishihara,H.Yasura,动态可变电压处理器的电压调度问题,见:ISLPED,1998。
[20] 伊藤,K。;Lucke,L。;Parhi,K.:基于ILP的成本最优dsp合成,具有模块选择和数据格式转换,IEEE trans。超大规模集成(VLSI)系统6(1998)
[21] K.Ito,K.Parhi,《dsp架构成本最优综合中的寄存器最小化》,载于:IEEE VLSI信号处理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10月。
[22] ITRS,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国际半导体技术展览会;http://public.itrs.net/\愤怒;。
[23] A.Iyer,D.Marculescu,全球异步、本地同步处理器的功率性能评估,载于:第29届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2002年5月。
[24] M.Kandemir,S.Son,G.Chen,磁盘功耗降低背景下的代码和数据优化评估,收录于:ISLPED,2005年。
[25] M.Kandemir,N.Vijaykrishnan,M.Irwin,W.Ye,编译器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见:设计自动化会议(DAC),2000年。
[26] K.Kennedy,K.S.Mckinley,通过循环融合和分布最大化循环并行性和改进数据局部性,收录于:并行计算的语言和编译器,计算机科学讲义,第768卷,1993年。
[27] Leiserson,C.E。;Saxe,J.B.:重新定时同步电路,Algorithmica 6(1991)·Zbl 0708.94025号 ·doi:10.1007/BF01759032
[28] 李,M。;Yao,F.:计算最优离散电压调度的有效算法,SIAM J.Compute。35,第3号(2005)·Zbl 1122.90041号 ·doi:10.1137/050629434
[29] 刘明明,诸葛,邵振华,沙永明,考虑时间和代码大小的嵌套循环的通用循环融合技术,载:CASES,2004。
[30] J.Luo,N.Jha,实时异构分布式嵌入式系统的静态和动态可变电压调度算法,载于:VLSID,2002年。
[31] 北曼吉基安。;Abdelrahman,T.S.:并行和局部性循环的融合,并行和分布式系统上的IEEE事务8(1997)
[32] N.Megiddo,V.Sarkar,并行程序的最优加权循环融合,收录于:第九届ACM并行算法和架构研讨会,1997年。
[33] Micheli,G.D.:数字电路的合成与优化(1994)
[34] 帕索斯,N。;Sha,E.H.-M.:使用多维重定时实现完全并行,IEEE传输。并行分布式系统7,No.11(1996)
[35] Y.Qian,S.Carr,P.Swany,集群vliw架构的环路融合,收录于:LCTES-SCOPES,2002年。
[36] Y.Qian,S.Carr,P.Swany,《为集群vliw架构优化循环性能》,收录于:IEEE PACT,2002年。
[37] 樱井,T。;Newton,A.R.:阿尔法功率定律mosfet模型及其在cmos逆变器延迟和其他公式中的应用,IEEE J.固态电路25,第2期(1990年)
[38] H.Saputra、M.Kandemir、N.Vijaykrishnan、M.J.Irwin、J.S.Hu、C.-H.Hsu、U.Kremer,基于电压定标的节能编译,载于:LCTES'02,2002年6月。
[39] G.Semeraro,D.Albonesi,S.Dropsho,G.Magklis,S.Dwarkadas,M.Scott,《多时钟域微体系结构的动态频率和电压控制》,载于:第35届微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2002年11月。
[40] G.Semeraro,G.Magklis,R.Balasubramonian,D.Albonesi,S.Dwarkadas,M.Scott,使用动态电压和频率缩放的多个时钟域的节能处理器设计,载于:第八届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2002年2月。
[41] J.Seng,E.Tune,D.Tullsen,用动态关键路径信息降低功率,收录于:MICRO 20012001。
[42] Shao,Z。;诸葛,Q。;薛,C。;Sha,E.H.-M.:异构dsp系统的高效分配和调度,IEEE T.Parall。发行版16(2005)
[43] D.Shin,J.Kim,S.Lee,使用静态时序分析的低能量任务内电压调度,见:设计自动化会议(DAC),2001年。
[44] Singhai,S.K。;Mckinley,K.S.:用于改进并行性和缓存局部性的参数化循环融合算法,计算。J.40,第6号(1997年)
[45] Stan,M.R。;Burleson,W.P.:低功耗输入/输出的总线转换编码,IEEE传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系统3,第1号(1995年)
[46] Tongsima,S。;沙·E·H·M。;Chantraponchai,C。;Surma,D。;Passos,N.:执行时间不确定应用程序的概率循环调度,IEEE trans。计算。49 (2000)
[47] S.Verdoolaege,M.Bruynooghe,F.Catthoor,数据局部性的多维增量循环融合,收录于:ASAP,2003年。
[48] Wang,C.-Y。;Parhi,K.K.:用于dsp算法的资源受限循环列表调度器,J.VLSI信号处理。11 (1995)
[49] 王,Z。;Hu,X.:多存储体存储器体系结构的能量感知可变分区和指令调度,ACM trans。设计自动化。电子的。系统(TODAES)10,No.2(2005)
[50] Wolfe,M.E.:并行计算的高性能编译器(1996)·Zbl 0851.68014号
[51] M.J.Wolfe,《为超级计算机优化超级编译器》,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1982年10月·Zbl 0699.68007号
[52] F.Yao,A.Demers,S.Shenker,减少cpu能量的调度模型,摘自:第36届计算机科学基础研讨会,密尔万基,威斯康星州,1995年10月·Zbl 0938.68533号
[53] Y.Yu,V.K.Prasanna,异构实时系统中独立任务的Power-aware资源分配,载:ICPADS,2002。
[54] J.Zambreno,M.Kandimer,A.Choudhary,《增强内存能量优化的编译器技术》,EMSOFT,2002年·Zbl 1027.68976号
[55] W.Zhang,N.Vijaykrishnan,M.Kandermir,M.Irwin,D.Duarte,Y.Tsai,利用vliw计划松弛来减少动态和泄漏能量,收录于:MICRO 20012001年。
[56] 张彦,胡晓霞,陈德忠,面向能量最小化的任务调度和电压选择,载:设计自动化会议,2002年。
[57] 周,T。;胡,X。;Sha,E.H.-M.:实时嵌入式系统的概率定时性能评估,超大规模集成(VLSI)系统上的IEEE事务9,第6期(2001年)
[58] Y.Zhu,G.Magklis,M.L.Scott,C.Ding,D.H.Albonesi,积极环路聚变的能量影响,收录于:IEEE PACT,2004年。
[59] 诸葛,Q。;沙·E·H·M。;肖,B。;Chantrapornchai,C.:具有多个内存模块的dsp处理器的高效变量分区和调度,IEEE trans。信号处理。52,第4号(2004)·Zbl 1369.90084号
[60] 诸葛,Q。;肖,B。;Sha,E.H.-M.:软件管道化dsp应用程序的代码大小缩减技术和实现,ACM trans。嵌入式计算机。系统2,第4期(2003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