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的增益调度控制,用于受通信延迟影响的自动电动汽车的预览路径跟踪。 (英语) Zbl 1507.93159号

实现驾驶安全和降低自动化电动汽车交通事故率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沿预期路径进行预览路径跟踪。基于路径跟踪的运动学模型,包括车辆重心到预期路径的横向位移误差和路径切向角与车辆航向角之间的航向角误差,使用了相应的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为了获得具有常数矩阵的线性跟踪问题,应用了基于矩形的多面体方法。然后可以设计一个增益调度控制器来保证横向稳定性。给出了该控制器的路径跟踪问题的数值仿真结果。

MSC公司:

93C85号 控制理论中的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等)
93B70型 网络控制
93立方厘米 延迟控制/观测系统
93-10 系统和控制理论相关问题的数学建模或仿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阿巴斯,Y。;艾特·阿米拉特,Y。;Outbib,R.,《车辆的非线性反馈控制和轨迹跟踪》,《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6,16,2873-2886(2015)·兹比尔1332.93133 ·doi:10.1080/00207721.2014.880195
[2] Ataei,M。;Khajepour,A。;Jeon,S.,电动汽车集成横向稳定性、牵引/制动控制和防侧翻的模型预测控制,车辆系统动力学,58,1,49-73(2020)·网址:10.1080/00423114.2019.1585557
[3] Chen,L。;李,P。;Lin,W。;周强,带主动转向系统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基于观测器的模糊控制,国际模糊系统杂志,22,1,89-100(2020)·doi:10.1007/s40815-019-00770-3
[4] Chen,W。;丁·D。;Ge,X。;韩庆林。;Wei,G.,(####)事件触发通信调度下多智能体系统的包含控制:有限时域案例,IEEE控制论汇刊,50,4,1372-1382(2020)·doi:10.1109/TCYB.6221036
[5] 陈,Z。;张,B。;Zhang,Y。;马奇。;Zhang,Z.,通过辅助随机序列方法对网络T-S模糊系统进行基于事件的控制,IEEE控制论汇刊,50,5,2166-2175(2020)·doi:10.10109/TCB.6221036
[6] 楚,S。;谢,Z。;Wong,P。;李,P。;李伟(Li,W.)。;Zhao,J.,基于观测器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时延增益调度路径跟随控制,车辆系统动力学(2020)·网址:10.1080/00423114.2020.1864419
[7] 德尔普拉特,S。;de Loza,A.,混合动力汽车稳定性的高阶滑模控制,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5,5,1202-1212(2014)·Zbl 1284.93055号 ·doi:10.1080/00207721.2012.745241
[8] 丁·L。;韩庆林。;Zhang,X.,《利用事件触发通信机制实现岛内微电网有功功率共享和频率调节的分布式二次控制》,IEEE工业信息学报,15,7,3910-3922(2019)·doi:10.1109/TII.9424
[9] 高,Z。;张,D。;朱,S。;Feng,J.,控制器区域网络欺骗攻击四轮驱动汽车Ackermann转向的分布式主动干扰抑制控制,信息科学,540,370-389(2020)·Zbl 1478.93371号 ·doi:10.1016/j.ins.2020.06.012
[10] 高,Z。;张,D。;朱,S。;Zhang,B.,事件触发传输和间隔通信延迟下车辆转弯的基于网络的参考模型跟踪,国际系统科学杂志,52,2,374-391(2021)·Zbl 1483.93385号 ·doi:10.1080/00207721.2020.1829164
[11] Gaspar,P。;Z.萨博。;Bokor,J。;Nemeth,B.,《主动驾驶员辅助系统的鲁棒控制设计:线性参数变量方法》(2017),施普林格国际出版公司·Zbl 1377.93004号
[12] 郭杰。;罗,Y。;Li,K.,变速运动下无人地面车辆的鲁棒增程自动转向控制,车辆系统动力学,57,4,595-616(2019)·网址:10.1080/00423114.2018.1475677
[13] Jazar,R.N.,《车辆动力学:理论与应用》(2008),施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
[14] 金,X。;尹,G。;曾,X。;Chen,J.,带外部横摆力矩的轮内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鲁棒增益预定输出反馈横摆稳定性控制,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355,9271-9297(2018)·Zbl 1404.93027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17.07.006
[15] 金,X。;于,Z。;尹,G。;Wang,J.,通过鲁棒Takagi-Sugeno模糊控制提高基于AFS和DYC组合系统的车辆操纵稳定性,IEEE智能交通系统汇刊,19,826696-2706(2018)·doi:10.1109/TITS.2017.2754140
[16] Jing,H。;王,R。;Wang,J。;Chen,N.,通过集成AFS/DYC实现四轮独立驱动电动地面车辆的鲁棒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355,9321-9350(2018)·Zbl 1404.93015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17.10.031
[17] Kim,J.H.,Jensen不等式的进一步改进及其在时滞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Automatica,64,121-125(2016)·Zbl 1329.9312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5.08.025
[18] Kim,H.J。;Park,Y.P.,使用ARC Hil设置的转向机动中的混合姿态控制,控制工程实践,10,12,1339-1345(2002)·doi:10.1016/S0967-0661(02)00092-8
[19] Lee,H。;Tomizuka,M.,IVHS车辆的协调纵向和横向运动控制,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动态系统测量和控制期刊,123,535-543(2001)·doi:10.115/1.1386395
[20] 李伟(Li,W.)。;谢,Z。;赵,J。;Wong,P.K.,通过自适应事件触发网络通信实现自主地面车辆基于速度的鲁棒容错自动转向控制,机械系统和信号处理,143(2020)·doi:10.1016/j.ymssp.2020.106798
[21] 孟,Q。;Zhao,T。;钱,C。;孙,Z。;Ge,P.,基于非光滑控制的电动汽车AFS和DYC集成稳定性控制,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9,7,1518-1528(2018)·Zbl 1489.93089号 ·doi:10.1080/00207721.2018.1460410
[22] Shi,K。;袁,X。;黄,G。;He,Q.,基于MPC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偏航稳定性补偿控制系统,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9,8,1795-1808(2018)·Zbl 1482.93175号 ·doi:10.1080/00207721.2018.1479005
[23] Shi,Y。;田,E。;沈,S。;Zhao,X.,具有异步前提约束的基于网络的T-S模糊系统的自适应记忆事件触发控制,IET控制理论与应用,15,534-544(2021)·doi:10.1049/cth2.v15.4
[24] Shuai,Z。;张,H。;Wang,J。;李,J。;Ouyang,M.,基于时变延迟CAN网络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AFS和DYC组合控制,IEEE车辆技术汇刊,63,2,591-602(2014)·doi:10.1109/TVT.2013.2279843
[25] 史密斯,D.E。;Starkey,J.M.,模型复杂性对自动车辆转向控制器性能的影响:模型开发、验证和比较,车辆系统动力学,24,2,163-181(1995)·网址:10.1080/00423119508969086
[26] 田,E。;王,Z。;邹,L。;Yue,D.,一类随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机会约束控制:有限时域情形,Automatica,107,296-305(2019)·Zbl 1429.93090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9.05.039
[27] Wang,J。;张,X。;Han,Q.-L.,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事件触发广义耗散滤波,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汇刊,27,1,77-88(2016)·doi:10.1109/TNNLS.2015.2411734
[28] 谢军。;Xu,X。;Wang,F。;唐,Z。;Chen,L.,带偏航力矩控制的分布式驱动自动电动汽车基于协调控制的路径跟踪,控制工程实践,106(2021)·doi:10.1016/j.engprac.2020.104659
[29] 张伯乐。;韩庆林。;Zhang,X.,网络环境下海洋结构物的事件触发可靠控制,《声与振动杂志》,368,1-21(2016)·doi:10.1016/j.jsv.2016.01.008
[30] 张伯乐。;韩庆林。;Zhang,X.,海上平台振动控制的最新进展,非线性动力学,89,2,755-771(2017)·doi:10.1007/s11071-017-3503-4
[31] 张,D。;韩庆林。;Jia,X.,使用事件触发通信方案的T-S模糊系统基于网络的输出跟踪控制,模糊集与系统,273,26-48(2015)·Zbl 1373.93200号 ·doi:10.1016/j.fss.2014.12.015
[32] 张,H。;Shi,Y。;Mehr,A.S。;Huang,H.N.,通过LMI方法对具有间歇性观测的时变通信信道进行鲁棒FIR均衡,信号处理,91,7,1651-1658(2011)·兹比尔1213.94054 ·doi:10.1016/j.sigpro.2011.01.011
[33] 张,H。;张晓杰。;Wang,J.M.,车辆横向动力学稳定性的鲁棒增益-调度能量-峰值控制,车辆系统动力学,52,3,309-340(2014)·网址:10.1080/00423114.2013.879190
[34] 张杰。;Wang,H。;郑洁。;曹,Z。;曼,Z。;Yu,M。;Chen,L.,基于自适应滑模的线控转向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及实验验证,IEEE车辆技术汇刊,69,9,9589-9600(2020)·doi:10.1109/TVT.25
[35] 张杰。;张,B。;张,N。;王,C。;Chen,Y.,一种新型的车载网络延迟下自主陆地车辆鲁棒事件触发容错自动转向控制方法,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31,7,2436-2464(2021)·Zbl 1526.93039号 ·doi:10.1002/rnc.v31.7
[36] 张,X.-M。;Han,Q.-L.,使用基于矩阵的二次凸方法对延迟神经网络进行全局渐近稳定性分析,神经网络,54,57-69(2014)·Zbl 1322.93079号 ·doi:10.1016/j.neunet.2014.02.012
[37] 张,X.-M。;Han,Q.-L.,多传感器系统的分散事件触发耗散控制方案,用于对系统输出进行采样,IEEE控制论汇刊,46,12,2745-2757(2016)·doi:10.1109/TCYB.2015.2487420
[38] 张,X.-M。;Han,Q.-L.,使用新型积分不等式的一类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27,4,679-700(2017)·Zbl 1356.93058号 ·doi:10.1002/rnc.v27.4
[39] 张,X.-M。;韩庆林。;Ge,X.,《离散时间网络系统受网络诱导延迟和恶意数据包丢失影响的性能分析的新方法》,Automatica(2022)·Zbl 1480.93116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21.110010
[40] 张,X.-M。;韩庆林。;Ge,X。;Ding,D.,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时变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稳定性准则的最新发展概述,神经计算,313392-401(2018)·doi:10.1016/j.neucom.2018.06.038
[41] 张,X.-M。;韩庆林。;Zeng,Z.,基于规范Bessel-Legendre不等式的时滞神经网络的层次型稳定性准则,IEEE控制论汇刊,48,5,1660-1671(2018)·doi:10.1109/TCYB.2017.2776283
[42] 赵,B。;徐,N。;陈,H。;郭,K。;Huang,Y.,《考虑轮胎滑移能量的电动汽车车轮内电机稳定性控制》,机械系统和信号处理,118,340-359(2019)·doi:10.1016/j.ymssp.2018.08.03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