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型效果修正的半参数方法。 (英语) Zbl 1507.62341号

小结:精确医学和健康差异等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统计问题是通过观察到的协变量发现治疗或暴露的效果改变。我们提出了一个半参数框架来识别这种效应修正。我们不使用传统的结果模型,而是直接根据不同治疗选择或暴露下的对比度或预期结果差异建立半参数模型。通过半参数估计理论,导出了所有有效的估计方程,包括有效分数。除了双稳健损失函数外,我们的方法还可以在存在许多协变量的情况下进行降维。通过统一的统计和算法分析,研究了所提方法的渐近和非渐近性质。在模拟和实际数据分析中与现有方法的比较表明了我们的估计量的优越性,特别是对于效率改进的版本。

MSC公司:

62页第10页 统计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科学中的应用;元分析
62H25个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对应分析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Abrevaya,J。;徐,Y.C。;Lieli,R.P.,“估计条件平均处理效果”,《商业与经济统计杂志》,33,485-505(2015)
[2] Athey,S。;Wager,S.(2017)
[3] Bang,H。;Robins,J.M.,“缺失数据和因果推断模型中的双重稳健估计”,生物计量学,61962-972(2005)·Zbl 1087.62121号 ·文件编号:10.1111/j.1541-0420.2005.00377.x
[4] Bickel,P.J。;克拉森,C.A.J。;Ritov,Y。;Wellner,J.A.,《半参数模型的有效和自适应估计》(1993),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马里兰州巴的摩·Zbl 0786.62001号
[5] Braveman,P.,“卫生差距和卫生公平:概念和衡量”,《公共卫生年度回顾》,第27期,第167-194页(2006年)·doi:10.1146/annrev.publichealth.21.021405.102103
[6] 曹伟。;Tsiatis,A.A。;Davidian,M.,“提高不完全数据总体平均值的双稳健估计的效率和稳健性,生物特征,96,723-734(2009)·兹比尔1170.62007 ·doi:10.1093/biomet/asp033
[7] Chamberlain,G.,“条件矩约束下估计的渐近效率”,《计量经济学杂志》,34,305-334(1987)·Zbl 0618.62040号 ·doi:10.1016/0304-4076(87)90015-7
[8] 冠军,V。;斯金纳,C.S。;Hui,S。;莫纳汉,P。;朱利亚尔,B。;Daggy,J。;美国梅农(Menon,U),“电话与印刷品剪裁对乳腺造影术依从性的影响,患者教育和咨询,65,416(2007)·doi:10.1016/j.pec.2006.09.014
[9] 陈,S。;田,L。;蔡,T。;Yu,M.,“亚组识别和比较治疗评分的通用统计框架,生物计量学,73119-1209(2017)·Zbl 1405.62164号 ·doi:10.1111/biom.12676
[10] 切尔诺朱科夫,V。;Chetverikov,D。;Demirer,M。;杜弗洛,E。;Hansen,C。;纽伊,W。;Robins,J.,“治疗和结构参数的双/借记机器学习,计量经济学杂志,21,C1-C68(2018)·Zbl 07565928号 ·doi:10.1111/ectj.12097
[11] 库克,R.D.,“重温主要黑森方向,美国统计协会杂志,93,84-94(1998)·Zbl 0922.62057号 ·数字标识代码:10.1080/01621459.1998.10474090
[12] Cook,R.D.,“Fisher讲座:回归中的降维,统计科学,22,1-26(2007)·Zbl 1246.62148号
[13] 格林,D.P。;Kern,H.L.,“用贝叶斯加性回归树模拟调查实验中的异质处理效应”,《民意季刊》,76491-511(2012)·doi:10.1093/poq/nfs036
[14] 格陵兰,S.,“互动评估中的基本问题,环境健康观点,101,59-66(1993)
[15] Hirano,K。;Imbens,G.W.,“使用倾向评分加权法评估因果关系:右心导管插入术、卫生服务和结果研究方法的数据应用,2,259-278(2001)
[16] Hirano,K。;Imbens,G.W。;Ridder,G.,“使用估计倾向得分有效估计平均治疗效果,计量经济学,71,1161-1189(2003)·Zbl 1152.62328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1/1468-0262.00442
[17] 黄,M.-Y。;Chan,K.C.G.,“联合充分降维和条件性和平均治疗效果的估计”,Biometrika,104583-596(2017)·Zbl 07072229号 ·doi:10.1093/biomet/asx028
[18] Imai,K。;Ratkovic,M.,“评估随机项目评估中的治疗效果异质性,应用统计学年鉴,7443-470(2013)·Zbl 1376.62036号 ·doi:10.1214/12-AOAS593
[19] Imbens,G.W。;Rubin,D.B.,《社会和生物医学科学:导论》,统计因果推断(2015),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Zbl 1355.6202号
[20] 科赫,I。;Naito,K.,“利用主成分和独立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选择和降维的维度选择,神经计算,19513-545(2007)·Zbl 1125.68099号 ·doi:10.1162/neco.2007.19.2.513
[21] Kraemer,H.C.,“发现、比较和合并随机临床试验后疗效的治疗调节因素:参数方法”,《医学统计学》,32,1964-1973(2013)·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2/sim.5734
[22] Künzel,S.R。;Sekhon,J.S。;比克尔,P.J。;Yu,B.,“使用机器学习评估异质治疗效果的元学习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164156-4165(2019)·doi:10.1073/pnas.1804597116
[23] Li,B.,《充分降维:R的方法和应用》,《统计学和应用概率专著》(2018),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查普曼和霍尔/CRC,佛罗里达州波卡拉顿·Zbl 1408.62011号
[24] 李,R。;钟伟。;Zhu,L.,“通过距离相关学习进行特征筛选,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71129-1139(2012)·Zbl 1443.62184号 ·doi:10.1080/01621459.2012.695654
[25] 卢,Z。;邵,J。;Yu,M.,“通过多重治疗实现预期结果最大化的最佳治疗分配,生物统计学,74,506-516(2018)·Zbl 1415.62118号 ·doi:10.1111/biom.12811
[26] 卢,M。;Sadiq,S。;Feaster,D.J。;Ishwaran,H.,“使用随机森林方法估计观测数据中的个体处理效果,计算与图形统计杂志,27209-219(2018)·Zbl 07498979号 ·doi:10.1080/10618600.2017.1356325
[27] 卢·W。;Zhang,H.H。;Zeng,D.,“最佳治疗决策的变量选择,医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22,493-504(2013)·doi:10.1177/0962280211428383
[28] 罗,W。;Zhu,Y。;Ghosh,D.,“关于使用充分降维估计基于回归的因果效应”,Biometrika,104,51-65(2017)·Zbl 1506.62251号
[29] 马云(Ma,Y.)。;Zhu,L.,“降维的半参数方法”,《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7,168-179(2012)·Zbl 1261.62037号 ·doi:10.1080/016214519.2011.646925
[30] 马云(Ma,Y.)。;朱磊,“充分降维中的有效估计”,《统计年鉴》,第41期,第250-268页(2013年)·Zbl 1347.62089号 ·doi:10.1214/12-AOS1072
[31] 马云(Ma,Y.)。;Zhu,L.,“关于中心平均子空间的估计效率,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期刊,B辑,76885-901(2014)·Zbl 1411.62104号 ·doi:10.1111/rssb.12044
[32] Newey,W.K.,“通过力矩限制的有效半参数估计,计量经济学,721877-1897(2004)·兹比尔1142.62334 ·文件编号:10.1111/j.1468-0262.2004.00557.x
[33] 佩尔松,E。;哈格斯特姆,J。;瓦恩鲍姆,I。;de Luna,X.,“因果推断、计算统计和数据分析中降维的数据驱动算法,105,280-292(2017)·Zbl 1466.62176号 ·doi:10.1016/j.csda.2016.08.012
[34] 钱,M。;Murphy,S.A.,“个体化治疗规则的性能保证,统计年鉴,39,1180(2011)·Zbl 1216.62178号 ·doi:10.1214/10-AOS864
[35] Robins,J.M.(1994),“使用结构嵌套平均数模型纠正随机试验中的不符合项”,《统计学中的沟通——理论和方法》,23,2379-2412。内政部:·Zbl 0825.62203号
[36] 罗宾斯,J.M。;马克,S.D。;Newey,W.K.,“通过对混淆者接触条件期望的建模来估计接触效应,生物计量学,48,479-495(1992)·Zbl 0768.62099号 ·doi:10.2307/2532304
[37] 罗宾斯,J.M。;Rotnitzky,A。;赵L.P.,“当某些回归因子不总是被观测时回归系数的估计”,《美国统计协会杂志》,89846-866(1994)·Zbl 0815.62043号 ·doi:10.1080/01621459.1994.10476818
[38] 罗森鲍姆,P.R。;Rubin,D.B.,“倾向评分在因果效应观察研究中的中心作用,生物特征,70,41-55(1983)·Zbl 0522.62091号 ·doi:10.1093/biomet/70.1.41
[39] Rotnitzky,A。;雷,Q。;Sued,M。;Robins,J.M.,“缺失数据和因果推断模型中的改进双反估计”,《生物统计学》,99,439-456(2012)·Zbl 1239.62071号 ·doi:10.1093/biomet/ass013
[40] 鲁宾,D.B.,“在随机和非随机研究中评估治疗的因果效应”,《教育心理学杂志》,66,688(1974)·doi:10.1037/h0037350
[41] Rubin,D.B.,“利用潜在结果进行因果推断,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0322-331(2005)·Zbl 1117.62418号
[42] Schott,J.R.,“确定分段逆回归中的维数”,《美国统计协会杂志》,89,141-148(1994)·Zbl 0791.62069号 ·doi:10.1080/01621459.1994.10476455
[43] 宋,R。;罗,S。;曾博士。;Zhang,H.H。;卢·W。;Li,Z.,“用于估计最佳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半参数单指标模型,电子统计学杂志,11364-384(2017)·Zbl 1356.62220号 ·doi:10.1214/17-EJS1226
[44] Tan,Z.,“带反向加权的有界、有效和双稳健估计,生物特征,97,661-682(2010)·Zbl 1195.62037号 ·doi:10.1093/biomet/asq035
[45] 田,L。;Alizadeh,A.A。;先生们,A.J。;Tibshirani,R.,“估算治疗与大量协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简单方法”,《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91517-1532(2014)·Zbl 1368.62294号 ·doi:10.1080/01621459.2014.951443
[46] Tsiatis,A.A.,半参数理论与缺失数据(2006),纽约:Springer,纽约·Zbl 1105.6202号
[47] Vansteelandt,S。;Joffe,M.,“结构嵌套模型和g-估计:部分实现的承诺”,《统计科学》,第29期,第707-731页(2014年)·Zbl 1331.62208号 ·doi:10.1214/14-STS493
[48] Vapnik,V.,《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2000),纽约:斯普林格出版社,纽约·Zbl 0934.62009号
[49] Wager,S.等人。;Athey,S.,“利用随机森林估算和推断异质性处理效应,美国统计协会期刊,1131228-1242(2018)·Zbl 1402.62056号 ·doi:10.1080/01621459.2017.1319839
[50] Xia,Y.,“维数缩减方向估计的构造性方法”,《统计年鉴》,35,2654-2690(2007)·Zbl 1360.62196号 ·doi:10.1214/00905360700000352
[51] Xia,Y.,“多重指数模型与降维,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3,1631-1640(2008)·Zbl 1286.62021号
[52] 夏,Y。;Hardle,W.,“部分线性单指数模型的半参数估计,多元分析杂志,97,1162-1184(2006)·Zbl 1089.62050号 ·doi:10.1016/j.jmva.2005.11.005
[53] 夏,Y。;Tong,H。;Li,W.K。;Zhu,L.-X.,“降维空间的自适应估计”,《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辑,64,363-410(2002)·Zbl 1091.62028号 ·doi:10.1111/1467-9868.03411
[54] 谢毅。;Brand,J.E。;Jann,B.,“利用观测数据估计异质性治疗效果,社会学方法,42,314-347(2012)·doi:10.1177/0081175012452652
[55] Xu,Y。;Yu,M。;赵永清。;李,Q。;王,S。;Shao,J.,“针对不同治疗效果的正规化结果加权亚组识别,生物统计学,71,645-653(2015)·Zbl 1419.62483号 ·doi:10.1111/biom.12322
[56] 张,B。;Tsiatis,A.A。;Davidian,M。;张,M。;Laber,E.,“从分类角度评估最佳治疗方案”,《统计》,第1103-114页(2012年)·doi:10.1002/sta.411
[57] Zhao,Y。;拉伯,E.B。;宁,Y。;萨哈,S。;Sands,B.E.,“利用观察数据对个体化治疗规则进行有效的强化和放松学习”,《机器学习研究杂志》,20,1-23(2019)·Zbl 1484.62130号
[58] Zhao,Y。;曾博士。;拉什,A.J。;Kosorok,M.R.,“使用结果加权学习评估个性化治疗规则”,《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071106-1118(2012)·Zbl 1443.62396号 ·doi:10.1080/01621459.2012.695674
[59] 周,X。;Mayer-Hamblett,N。;Khan,U。;Kosorok,M.R.,“估计个体化治疗规则的剩余加权学习,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12169-187(2017)·doi:10.1080/01621459.2015.109394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