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结构中的瞬态波传播特性。 (英语) 兹比尔1359.74178

总结:功能梯度材料(FGM)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损坏。因此,研究不同成分损伤FGM的瞬态波传播特性,可以为结构的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分析了不同构件损伤FGM结构中瞬态波的传播。结果表明,不同材料成分、损伤程度、损伤起始位置和损伤区长度对接收到的第一波振幅和第一波到达时间有显著影响。

MSC公司:

74J05型 固体力学中的线性波
74A40型 随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74H15型 固体力学动力学问题解的数值逼近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小泉M(1993)女性生殖器切割的概念。Ceram Trans公司34:3-10
[2] 钟忠,吴立忠,程文清(2010)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力学问题研究进展。高级机械40:528-541
[3] Chakraborty A,Gopalakrishnan S(2004)《非均匀层状介质中的波传播:正问题和反问题的解决方案》。机械学报169:153-185·Zbl 1063.74053号 ·doi:10.1007/s00707-004-0080-7
[4] Praveen GN,Reddy JN(1998)FGM陶瓷金属板的非线性瞬态热弹性分析。Int J固体结构35:4457-4776·Zbl 0930.74037号 ·doi:10.1016/S0020-7683(97)00253-9
[5] Tanigawa Y,Matsumoto M,Akat T(1996)非均匀板的材料成分优化问题,以最小化热应力。转JSME Ser A 62:115-122·doi:10.1299/kikaia.62.115
[6] 王S,倪CY,朱XX(2005)非均匀材料活塞温度场分析。J北京大学航天员31:1299-1302·Zbl 1101.90403号
[7] Cheng ZQ,Batra RC(2000)FGM椭圆板的三维热弹性变形。作曲B 31:97-106·doi:10.1016/S1359-8368(99)00069-4
[8] Zhou FX,Li SR(2009)功能梯度矩形板瞬态热响应的三维分析。发动机机械26:59-64·Zbl 1159.93332号
[9] Zhong Z,Yu T(2006)功能梯度梁的二维分析。美国汽车协会期刊44:3160-3164·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2514/1.26674
[10] Zheng L,Zhong Z(2009)功能梯度圆板在弹性支承边界条件下轴对称弯曲的精确解。同济大学学报37:893-897
[11] Guo LC,Noda N(2007)具有任意特性的功能梯度材料裂纹问题的建模方法分段指数模型。国际J固体结构44:6768-6790·Zbl 1166.74414号 ·doi:10.1016/j.ijsolstr.2007.03.012
[12] Choi HJ(1996)用垂直于功能梯度界面的裂纹粘结不同条带。国际J固体结构33:4101-4117·Zbl 0919.73232号 ·doi:10.1016/0020-7683(95)00270-7
[13] Guo LC,Wu LZ,Zeng T,Ma L(2004)功能梯度正交异性带的I型裂纹问题。欧洲机械杂志A-Solid 23:219-234·Zbl 1058.74620号 ·doi:10.1016/j.euromechsol.2003.12006
[14] Du CC,Li YH(2010)功能梯度圆柱薄壳的自由振动。J Dyn控制8:219-223
[15] Tornabene F(2009)具有四参数幂律分布的功能梯度圆锥、圆柱和环形壳体结构的自由振动分析。计算方法应用力学198:2911-2935·Zbl 1229.74062号 ·doi:10.1016/j.cma.2009.04.011
[16] Chen WQ,Bian ZG,Lv CF(2004)填充可压缩流体的功能梯度压电空心圆柱体的三维自由振动分析。国际J固体结构41:947-964·Zbl 1075.74543号 ·doi:10.1016/j.ijsolstr.2003.09.036
[17] 聂国杰,钟Z(2008)径向边缘简支功能梯度环形扇形板的振动分析。组成结构84:167-176·doi:10.1016/j.compstruct.2007.07.003
[18] Qian Z,Jin F,Lu T(2009)FGM层状结构中的横向表面波。机械学报207:183-193·兹比尔1171.74027 ·doi:10.1007/s00707-008-0123-6
[19] Samadhiya R,Mukherjee A,Schmauder S(2006)利用声波传播对离散级配材料进行表征。《计算机科学》37:20-28·doi:10.1016/j.com.matsci.2005.12.036
[20] Cao ZY,Cheng HM(2007)功能梯度结构三维分析的微元模型。《中国计算机力学杂志》24:392-396
[21] Tornabene F,Viola E,Inmand J(2009)功能梯度锥壳、圆柱壳和环形板结构振动分析的二维微分求积解。J Sound Vib声振328:259-290
[22] Abu-alshaikh I,Köklüce B(2006)功能梯度层状介质中的一维瞬态动力响应。工程数学杂志54:17-30·Zbl 1101.74036号 ·doi:10.1007/s10665-005-7718-x
[23] 陆建夫,关毅(2004)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第107-111页
[24] Kachanov LM(1986)《连续损伤力学导论》。多德雷赫特马丁努斯·尼霍夫出版社·Zbl 0596.73091号 ·doi:10.1007/978-94-017-1957-5
[25] 程海明,曹志勇(2007)《受损介质中的波传播特性研究》。秦Q机械26:177-183·doi:10.3901/JME.2007.11.177
[26] 王磊(2005)中国应力波基金会。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
[27] Kennett BLN(1981)分层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高级应用机械21:79-164·Zbl 0496.73025号 ·doi:10.1016/S0065-2156(08)70331-4
[28] 郭WG,李玉林,索T(2007)中国应力波基础简明课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