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欠驱动单车机器人转向控制方法。 (英语) Zbl 1427.93164号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陀螺进动效应的欠驱动单车机器人横向平衡结构及其转向控制策略。双陀螺仪对称设计在单车机器人顶部,用于调节系统的横向平衡。这种设计可以抑制陀螺仪系统对俯仰角的扰动,有利于在横摇角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保持横向平衡。根据动力学模型的分析,陀螺进动效应将由底轮的角速度和滚转角速度引起,即在偏航方向产生扭矩。然后,提出了一种利用转矩控制转向的快速响应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横向平衡结构的合理性和转向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MSC公司:

93C85号 控制理论中的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等)
93D15号 通过反馈稳定系统
70E60型 机器人动力学与刚体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choonwinkel,A.,计算机稳定独轮车的设计和测试[博士学位](1987年),斯坦福大学
[2] 沃斯·D·W。;von Flotow,A.H.,《独轮车的动力学和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实验》,第29届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论文集第6部分(共6部分)
[3] Vos,D.W.,独轮车机器人的非线性控制:实用问题[博士论文](1991),麻省理工学院
[4] 盛,Z。;Yamafuji,K.,《单车稳定性和运动控制研究》(第一部分:人类骑单车的动力学及其连杆机构建模),JSME国际期刊。序列号。C、 动力学、控制、机器人、设计和制造,38,2,249-259(1995)·doi:10.1299/jsmec1993.38.249
[5] 盛,Z。;Yamafuji,K.,《人类骑独轮车的姿势稳定性及其机器人模拟》,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汇刊,13,5,709-720(1997)·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70.631232
[6] 纳维赫,Y。;Bar-Yoseph,P.Z。;Halevi,Y.,《单轮摩托车的非线性建模与控制,动力学与控制》。《国际期刊》,9,4,279-296(1999)·Zbl 0939.93027号 ·doi:10.1023/A:1026481216262
[7] Jin,H。;黄,J。;Lee,J.,基于动态模型分解的单轮摆式机器人平衡控制策略:仿真与实验,IEEE/ASME机电学报,16,4,763-768(2011)·doi:10.1109/TMECH.2010.2054102
[8] 赵,J。;熊,M。;Jin,H.,《单轮机器人的动力学和便捷控制设计方法》,2010年IEEE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ICIA 2010
[9] MURATA公司,网址:http://www.murata.com
[10] Han,S.I。;Lee,J.M.,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单轮机器人平衡和速度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62,1,405-413(2015)·doi:10.1109/TIE.2014.2327562
[11] Lee,J。;韩,S。;Lee,J.,独轮车机器人俯仰和滚动轴的解耦动态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60,9,3814-3822(2013)·doi:10.1109/TIE.2012.2208431
[12] Ho,M.-T。;Rizal,Y。;Chen,Y.-L.,独轮车机器人的平衡控制,2014年IEEE第23届工业电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
[13] Van Bui,D。;Fujimoto,Y.,单轮机器人的3D建模和使用算法微分的非线性控制,第14届IEEE高级运动控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MC 2016
[14] Brown,H.B。;Xu,Y.,单轮陀螺稳定机器人,1996年IEEE第13届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第1部分(共4部分)
[15] 萨利赫,T。;Hann,Y.H。;Zhen。;Al Mamun,A。;Prahlad,V.,陀螺稳定单轮机器人的设计,2004年IEEE机器人、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会议论文集
[16] 欧,Y。;Xu,Y.,《陀螺稳定机器人:平衡和跟踪》,《国际先进机器人系统杂志》,1,1,23-32(2004)·doi:10.5772/5811
[17] 朱,Z。;Naing,M.P。;Al Mamun,A.,使用ADAMS设计自主陀螺稳定单轮机器人的三维模拟器,2009年IEEE国际系统、人与控制论会议论文集,SMC 2009
[18] 李,S.-D。;Jung,S.,考虑功率效率和陀螺不稳定性抑制的单轮机器人平衡控制,第15届控制、自动化和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ICCAS 2015
[19] 哈,M.S。;Jung,S.,单轮运输车辆平衡性能的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国际联合会议论文集,IJCNN 2015
[20] 道,M。;Liu,K.,单车机器人的增益-预定稳定控制,JSME国际期刊C系列机械系统,机械元件和制造,48,4,649-656(2005)·doi:10.1299/jsmec.48.649
[21] Jin,H。;Wang,T。;Yu,F。;Zhu,Y。;赵,J。;Lee,J.,陀螺进动稳定的单车机器人及其基于离心力补偿的控制实现,IEEE/ASME机电学报,21,6,2737-2745(2016)·doi:10.1109/TMECH.2016.2590020
[22] 马吉玛,S。;Kasai,T。;Kadohara,T.,改变欠激励单车机器人偏航方向的控制方法设计,2006年IEEE第10区会议论文集,TENCON 2006
[23] Isomi,Y。;Majima,S.,使用平衡状态的欠驱动单轮机器人的跟踪控制方法,2009年IEEE控制和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ICCA 2009
[24] 龚,D。;Li,X.,自平衡单车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器设计,第32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CC 2013
[25] 朱晓庆。;阮,X.-G。;Sun,R.-Y。;王,X。;Wei,R.-Y.,具有偏航能力的单轮机器人,北京工业大学学报,40,7,1099-1104(201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