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S中的静态与动态可逆性。 (英语) Zbl 1475.68126号

本文对两种不同的系统RCCS和CCSK进行比较,以表示并发和可逆计算。正如作者在结论中指出的那样,“虽然并发可逆计算和语言的数量正在增加,但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文献却很少。”这是不幸的,因为这种扩散有时会掩盖共性并阻碍全球进步。上述两个系统生而具有相同的目标和相似的方法,但在如何存储过去动作的记忆方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在RCCS的独立堆栈上,或在CCSK术语中“嵌入”。人们一直怀疑,这两种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等价的,这就是本文所证明的,但正如“民俗结果”一样,要达到这一点,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和澄清。幸运的是,作者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有很多清晰和解释,很高兴阅读他们的贡献。
本文的优点之一是对RCCS和CSSK进行了一定的“标准化”: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本文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布局系统,没有歧义。在其他变体中,讨论了RCCS的字母转换和CCSK的tau前缀,并作出了设计选择。结果的困难之一是,RCCS的结构一致性总是“阻碍”减少,并且需要特殊的处理,这是作者以清晰和谨慎的态度所做的。
这篇论文对于任何有兴趣使用这两种系统的人来说都是必须阅读的,或者对于名字传递可逆算子代数的可能发展感到好奇的人来说。有趣的是,该论文使用了上下文的概念(第11页和第20页),有历史和无历史:上下文最近在RCCS和CCSK的(变体)上下文中被重新调查,令人惊讶的是,导致了相反的结果[I.拉内斯I.菲利普斯,莱克特。注释计算。科学。12805, 126–143 (2021;Zbl 1476.68097号);C.奥伯特D.梅迪奇同上,12805,144-162(2021;Zbl 1476.68093号)]. 这可能意味着需要另一篇同样口径的论文来恢复系统之间的映射,或者,尽管结果很好,但这两个系统在扩展上有点分歧。

MSC公司:

2009年第68季度 其他非经典计算模型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软件:

考德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奥伯特,C。;Cristescu,I.,《组态结构和可逆性中的上下文等价性》,J.Log。代数方法程序。,86, 1, 77-106 (2017) ·Zbl 1353.68193号 ·doi:10.1016/j.jlamp.2016.08.004
[2] Baeten,J.C.M.,Verhoef,C.:结构化操作语义与谓词的同余定理。摘自:Best,E.(ed.)《第四届并行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德国希尔德斯海姆(CONCUR’93),计算机科学讲稿,1993年8月23日至26日,第715卷。施普林格,第477-492页(1993年)
[3] 贝鲁特,A。;Arakelyan,A。;Petrosyan,A。;Ciliberto,S。;Dillenschneider,R。;Lutz,E.,《兰道尔信息与热力学原理的实验验证》,《自然》,4837388187-189(2012)·doi:10.1038/nature10872
[4] Boothe,B.:双向调试的高效算法。在:ACM SIGPLAN 2000编程语言设计与实现会议论文集(PLDI'00),美国纽约州纽约市。ACM,pp.299-310(2000)
[5] Boreale,M.,Sangiorgi,D.:像素中因果关系的完全抽象语义。1995年3月2日至4日,德国慕尼黑,第12届计算机科学理论方面年度研讨会(STACS’95)论文集,第243-254页(1995)·Zbl 1379.68245号
[6] Boudol,G.:流事件结构和流网络。摘自:《并发过程系统的语义学报》,LITP理论计算机科学春季学校,法国拉罗什·波塞,1990年4月23日至27日,第62-95页(1990)
[7] Boudol,G.,Castellani,I.:转换的排列:CCS和SCCS的事件结构语义。收录于:《逻辑和并发模型中的线性时间、分支时间和偏序的程序集》,学校/研讨会,荷兰诺德威克霍特,1988年5月30日至6月3日,第411-427页(1988)·Zbl 0683.68029号
[8] Boudol,G.,Castellani,I.:分布式计算的流模型:事件结构和网络。研究报告RR-1482,INRIA(1991)
[9] 布多尔,G。;Castellani,I.,《分布式计算的流模型:CCS的三个等价语义》,Inf.Compute。,114, 2, 247-314 (1994) ·Zbl 0938.68715号 ·doi:10.1006/inco.1994.1088
[10] Cardelli,L.,Laneve,C.:可逆结构。在:Fages,F.(编辑)《2011年第九届系统生物学计算方法国际会议论文集》,法国巴黎,2011年9月21日至23日。ACM,第131-140页(2011年)
[11] 卡斯特拉尼,I。;Zhang,G.,事件结构的平行产物,Theor。计算。科学。,179, 1-2, 203-215 (1997) ·Zbl 0900.68323号 ·doi:10.1016/S0304-3975(96)00104-1
[12] Crafa,S.、Varacca,D.、Yoshida,N.:像素中并行挤压的事件结构语义。摘自:第15届软件科学和计算结构基础国际会议(FOSSACS 2012),作为欧洲软件理论与实践联合会议的一部分,ETAPS 2012,爱沙尼亚塔林,2012年3月24日至4月1日,第225-239页(2012)·Zbl 1352.68179号
[13] Cristescu,I.,Krivine,J.,Varacca,D.:可逆像素的合成语义。摘自:2013年6月25日至28日,美国洛杉矶新奥尔良,2013年LICS,第28届ACM/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年会。IEEE计算机学会,第388-397页(2013年)·Zbl 1366.68201号
[14] Cristescu,I.,Krivine,J.,Varacca,D.:可逆微积分的刚性族。摘自:《第八届可逆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RC2016),意大利博洛尼亚,2016年7月7日至8日,计算机科学讲义,第9720卷。Springer,第3-19页(2016年)·Zbl 1476.68168号
[15] Danos,V.,Krivine,J.:可逆通信系统。摘自:《第十五届并行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CONCUR 2004),英国伦敦,2004年8月31日至9月3日,第292-307页(2004)·Zbl 1099.68066号
[16] Danos,V.,Krivine,J.:RCCS交易。摘自:《第十六届并行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CONCUR 2005),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2005年8月23日至26日,第398-412页(2005)·Zbl 1134.68432号
[17] Danos,V.,Krivine,J.:CCS-R完成的形式分子生物学。in:分子生物学并发模型第一次研讨会论文集(BioConcur 2003),Electr。注释Theor。计算。科学。,第180卷(3)。Elsevier,第31-49页(2007年)
[18] Danos,V.、Krivine,J.、Tarissan,F.:自组装树。摘自:《结构操作语义学第三次研讨会论文集》(SOS 2006),Elector。注释Theor。计算。科学。,第175(1)卷。Elsevier,第19-32页(2007年)·Zbl 1277.68176号
[19] ENM Elnozahy;阿尔维西,L。;Wang,Y-M;Johnson,DB,消息传递系统中回滚恢复协议的调查,ACM Compute。调查。,34, 3, 375-408 (2002) ·doi:10.1145/568522.568525
[20] Engblom,J.:反向调试综述。在:系统、软件、SoC和硅调试会议(S4D),2012年9月,第1-6页(2012)
[21] Giachino,E.,Lanese,I.,Mezzina,C.A.:因果一致的可逆调试。摘自:第17届软件工程基本方法国际会议(FASE 2014),第370-384页(2014)
[22] 贾奇诺,E。;拉内斯,我。;加利福尼亚州梅齐纳;Tiezzi,F.,基于元组的语言中的因果一致回滚,J.Log。代数方法程序。,88, 99-120 (2017) ·Zbl 1362.68213号 ·doi:10.1016/j.jlamp.2016.09.003
[23] Graversen,E.,Phillips,I.,Yoshida,N.:(受控)可逆CCS的事件结构语义。摘自:《第十届可逆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RC 2018),英国莱斯特,2018年9月12日至14日,第102-122页(2018)·Zbl 1515.68205号
[24] 格雷,J。;Reuter,A.,《交易处理:概念与技术》(1992),旧金山:Morgan Kaufmann,旧金山·Zbl 0781.68006号
[25] Krivine,J.:可逆过程代数的验证技术。2012年7月2日至3日,丹麦哥本哈根,第四届可逆计算国际研讨会(RC 2012)。修订论文,第204-217页(2012年)·Zbl 1451.68177号
[26] Kuhn,S.,Ulidowski,I.:面向局部可逆性建模。在:《第七届可逆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RC 2015),法国格勒诺布尔,2015年7月16日至17日,《计算机科学讲义》,第9138卷。施普林格,第279-284页(2015年)·Zbl 1464.68113号
[27] Kuhn,S.,Ulidowski,I.:局部可逆性的微积分。摘自:《第八届可逆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RC 2016),意大利博洛尼亚,2016年7月7日至8日,计算机科学讲义,第9720卷。Springer,第20-35页(2016年)·Zbl 1476.68175号
[28] Laadan,O.,Nieh,J.:商品操作系统上多个进程的透明检查点重新启动。2007年USENIX年度技术会议(ATC’0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USENIX协会,第25:1-25:14页(2007)
[29] Landauer,R.,《计算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和热量生成》,IBM J.Res.Dev.,5183-191(1961)·Zbl 1160.68305号 ·doi:10.1147/rd.53.0183
[30] Lanese,I.,Lienhardt,M.,Mezzina,C.A.,Schmitt,A.,Stefani,J.-B.:并发灵活可逆性。摘自:《程序设计语言与系统——第22届欧洲程序设计研讨会》(ESOP 2013),第370-390页(2013)·Zbl 1381.68210号
[31] 拉内斯,我。;加利福尼亚州梅齐纳;斯蒂芬妮,J-B;加斯丁,P。;Laroussinie,F.,《反转高阶圆周率》,CONCUR,《计算机科学讲义》,478-493(2010),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柏林·Zbl 1287.68137号
[32] 拉内斯,我。;加利福尼亚州梅齐纳;Stefani,J-B,高阶微积分中的可逆性,Theor。计算。科学。,625, 25-84 (2016) ·Zbl 1338.68078号 ·doi:10.1016/j.tcs.2016.02.019
[33] 拉内斯,我。;加利福尼亚州梅齐纳;Tiezzi,F.,因果一致可逆性,公牛。EATCS,3114(2014)·兹比尔1409.68117
[34] Lanese,I.、Nishida,N.、Palacios,A.、Cauder,G.Vidal.:Erlang的因果一致可逆调试器。摘自:Gallagher,J.P.,Sulzmann,M.(eds.)《第十四届函数与逻辑编程国际研讨会(FLOPS 2018)会议记录》,日本名古屋,2018年5月9日至11日,计算机科学讲稿,第10818卷。施普林格,第247-263页(2018年)·Zbl 1507.68066号
[35] Medic,D.,Mezzina,C.A.:CCS中的静态与动态可逆性。在:Devitt,S.J.,Lanese,I.(编辑)《第八届可逆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RC 2016),意大利博洛尼亚,2016年7月7日至8日,《计算机科学讲义》,第9720卷。Springer,第36-51页(2016年)·Zbl 1476.68180号
[36] Medic,D.,Mezzina,C.A.,Phillips,I.,Yoshida,N.:可逆pi-calculi的参数化框架。摘自:《第25届并发表达性国际研讨会暨第15届结构操作语义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结构操作语义研讨会论文集》,EXPRESS/SOS 2018,中国北京,2018年9月3日,第87-103页(2018)·Zbl 1496.68241号
[37] Milner,R.,《通信系统微积分》。计算机科学讲稿(1980),柏林:施普林格,柏林·Zbl 0452.68027号 ·doi:10.1007/3-540-10235-3
[38] Palamidessi,C.,《比较同步和异步像素的表达能力》,《数学》。结构。计算。科学。,13, 5, 685-719 (2003) ·doi:10.1017/S0960129503004043
[39] 堪萨斯州佩鲁马拉;Park,AJ,大型并行系统中基于回滚的容错反向计算——评估潜在收益和系统影响,Clust。计算。,17, 2, 303-313 (2014) ·doi:10.1007/s10586-013-0277-4
[40] Phillips,I.,Ulidowski,I.:可逆性和并发模型。摘自:van Glabbeek,M.H.R.(编辑)《结构操作语义学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SOS 2007),Electr。注释Theor。计算。科学。,第192(1)卷。Elsevier,第93-108页(2007年)·Zbl 1278.68220号
[41] Phillips,I.、Ulidowski,I.和Yuen,S.:可逆过程演算和ERK信号通路建模。2012年7月2日至3日,丹麦哥本哈根,第四届可逆计算国际研讨会(RC 2012)。修订论文,第218-232页(2012年)·Zbl 1451.68124号
[42] 菲利普斯,国际商会;Ulidowski,I.,《逆向代数过程计算》,J.Log。代数程序。,73, 1-2, 70-96 (2007) ·Zbl 1123.68065号 ·doi:10.1016/j.jlap.2006.11.002
[43] 蔡俊杰;方,K。;陈,H。;Bi,Y.,《实时软件测试和调试的无干扰监视和回放机制》,IEEE Trans。柔和。工程,16,8,897-916(1990)·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32.5762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