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力学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英语) Zbl 1064.74083号

小结:本文提出了结构力学问题的整体解的概念。它旨在建立一种系统方法,为实际结构力学问题,特别是输入信息(载荷、材料属性、边界条件)不完整的传统正问题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以及对效应(位移、加速度、应力等)观察不足的反问题。求整体解的方法是基于问题的正解器,将这样的结构力学问题描述为参数识别问题。该正向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化信息都是通过交替进行正向和反向(或混合)分析的迭代过程来确定的。开发了实现逆分析和混合分析的算法,包括基于灵敏度矩阵的方法和改进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方法。数值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实现算法。

MSC公司:

74H15型 固体力学动力学问题解的数值逼近
74K99型 薄体、结构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C.W.Groetsch,《数学科学中的反问题》,Vieweg,布伦瑞克,1993年;C.W.Groetsch,《数学科学中的反问题》,维埃格,布伦瑞克,1993年·Zbl 0779.45001号
[2] 桑塔马丽娜,J.C。;Fratta,D.,《土木工程中离散信号和逆问题导论》(1998),ASCE:ASCE纽约
[3] 蔡,C。;刘国荣。;Lam,K.Y.,《分析浸没在流体中的各向异性层压板的声音反射和透射的精确方法》,应用。灰尘。,61, 95-109 (2000)
[4] 刘国荣。;Tani,J。;Watanabe,K。;Ohyoshi,T.,矩形横截面各向异性叠层钢筋中谐波传播的半精确方法,《波动》,12361-371(1990)·Zbl 0717.73019号
[5] Wu,T.Y。;Liu,G.R.,初值微分方程的微分求积规则,J.Sound Vib。,233, 195-213 (2000) ·Zbl 1237.65018号
[6] 刘国荣。;Tani,J。;Ohyoshi,T。;Watanabe,K.,《各向异性层合板中的瞬态波第1部分:理论》,J.Vib。灰尘。,113, 230-234 (1991)
[7] Zienkiewicz,O.C.,《有限元方法:基本概念和线性应用》(2000年),McGraw-Hill:McGraw-Hill纽约·Zbl 0962.76056号
[8] Lam,K.Y。;彭晓秋。;刘国荣。;Reddy,J.N.,压电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有限元模型,Smart Mater。结构。,6, 583-591 (1997)
[9] 韩,X。;刘国荣。;Lam,K.Y.,用于分析FGM中应力波的二次层单元及其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J.Sound Vib。,236, 307-321 (2000)
[10] 刘国荣。;Gu,Y.T.,使用修改的变分公式耦合无单元Galerkin和混合边界元方法,计算。机械。,26, 166-173 (2000) ·Zbl 0994.74078号
[11] 刘国荣。;Achenbach,J.D.,各向异性线弹性固体应力分析的条元法,J.Appl。机械。,61, 270-277 (1994) ·Zbl 0800.73485号
[12] 刘国荣。;Achenbach,J.D.,分析各向异性层合板裂纹对波散射的条元法,J.Appl。机械。,62, 607-613 (1995) ·Zbl 0839.73067号
[13] 刘国荣。;Chen,X.L.,任意形状薄板静态和自由振动分析的无网格方法,J.Sound Vib。,241, 839-855 (2001)
[14] Xu,Y.G。;刘国荣。;吴振鹏。;Huang,X.M.,用于检测各向异性层压板中裂纹的自适应多层感知器网络,Int.J.Solids Struct。,38, 5625-5645 (2001) ·Zbl 1048.74024号
[15] W.B.Ma,G.R.Liu,测定复合材料层压板材料常数的逆程序,J.Compos。材料。,提交;W.B.Ma,G.R.Liu,测定复合材料层压板材料常数的逆程序,J.Compos。材料。,已提交·Zbl 1061.74030号
[16] G.R.Liu,W.B.Ma,复合材料层压板载荷识别的逆程序,复合材料B部分,即将出版;G.R.Liu,W.B.Ma,复合材料层压板载荷识别的逆程序,复合材料B部分,即将出版
[17] Chang,C.C。;Chang,T.Y.P。;Xu,Y.G.,用于结构模型更新的自适应神经网络,Smart Mater。结构。,9, 59-68 (2000)
[18] 阿尼科诺夫,Y.E.,《逆问题和不适定问题中的公式》(1997),乌得勒支出版社:荷兰乌得勒支出版社·兹伯利0883.35124
[19] 田中,M。;Bui,H.D.,《工程力学中的反问题》(1992),施普林格出版社:柏林施普林格
[20] Haario,H.,《反问题的理论与应用》(1996),Longman,Wiley:Longman和Wiley,纽约
[21] 刘国荣。;Ma,J.,《利用动态响应识别材料特性的逆程序》,(第一届国际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会议,台湾台北(2000年12月7日至9日))
[22] G.R.Liu,J.J.Zhou,J.G.Wang,神经网络在电子系统冷却模拟系数识别中的应用,计算。机械。,提交;G.R.Liu,J.J.Zhou,J.G.Wang,神经网络在电子系统冷却模拟系数识别中的应用,计算。机械。,提交
[23] S.C.Pradhan,C.S.Krishnamoorthy,G.R.Liu,K.Y.Lam,Z.Z.Wang,T.Ito,N.Takamori,使用遗传算法的工程设计优化,HPC-亚洲会议;S.C.Pradhan,C.S.Krishnamoorthy,G.R.Liu,K.Y.Lam,Z.Z.Wang,T.Ito,N.Takamori,使用遗传算法的工程设计优化,HPC-亚洲会议
[24] Tao,J.S。;刘国荣。;Lam,K.Y.,船用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J.Sound Vib。,235, 477-494 (2000)
[25] S.W.Doebling、C.R.Farrar等人,《建造设施结构识别的最新技术》,《技术报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美国,1998年;S.W.Doebling、C.R.Farrar等人,《建造设施结构识别的最新技术》,技术报告,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998年
[26] 潘迪,A.K。;比斯瓦斯,M。;Samman,M.M.,曲率模态形状变化的损伤检测,J.Sound Vib。,145, 321-332 (1991)
[27] 安居,A。;Kawahara,M.,参数识别问题的灵敏度方程和伴随方程方法的比较,国际期刊数值。机械。工程师,40,1015-1024(1997)·Zbl 0890.73058号
[28] Yeh,W.G.,《地下水水文参数识别程序审查》,《水资源》。研究,22,95-103(1986)
[29] Bishop,C.M.,《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科学评论。指导。,65, 1803-1832 (1994)
[30] S.W.Doebling、C.R.Farrar、M.B.Prime、D.W.Shevitz,《结构和机械系统振动特性变化的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测:文献综述》。技术报告LA-13070-MS,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美国,1996年;S.W.Doebling、C.R.Farrar、M.B.Prime、D.W.Shevitz,《结构和机械系统振动特性变化的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测:文献综述》。技术报告LA-13070-MS,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996年
[31] Rhim,J。;Lee,S.W.,结构损伤检测和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计算。机械。,16, 437-443 (1995) ·Zbl 0839.73055号
[32] 加布西,J。;Pecknold,D.A。;张,M。;Haj-Ali,R.M.,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的自动渐进训练,国际期刊数字。方法。工程师,42,105-126(1998)·Zbl 0915.73075号
[33] Ross,P.J.,田口质量工程技术(1996),麦格劳-希尔:麦格劳-希尔纽约
[34] M.J.阿塔拉。;Inman,D.J.,《关于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型更新》,机械。系统。信号。Pr.,12135-161(1998)
[35] 列文,R.I。;Leven,N.A.J.,使用神经网络更新动态有限元模型,J.Sound Vib。,210, 593-607 (1998)
[36] C.C.Chang,T.Y.P.Chang,Y.G.Xu,W.M.To,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型更新的训练样本选择,J.Sound Vib。,出现;C.C.Chang,T.Y.P.Chang,Y.G.Xu,W.M.To,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型更新的训练样本选择,J.Sound Vib。,出现
[37] Masri,S.F。;Chassiakos,A.G。;Ganghey,T.K.,使用神经网络识别非线性动态系统,J.Appl。机械。,60, 123-133 (1993)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