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干反馈系统中两个光子的量子动力学,该系统由耦合到波导的两个分离谐振器组成。 (英语) Zbl 1521.93058号

基于波导量子电动力学的量子相干反馈在量子器件设计和量子信息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由两个分离谐振腔耦合到波导上的量子网络的相干动力学。利用马尔科夫区域的动态反馈方程,我们得到了从波导的同向或不同方向入射的两个光子的输出状态的解析解。基于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双光子散射特性。研究发现,单光子在两个分离的谐振腔之间传播所诱导的相位可以很好地控制两个光子的输出状态。本文的结果有助于在少光子水平上设计量子器件。

MSC公司:

93B52号 反馈控制
81问题93 量子控制
第81页第45页 量子信息、通信、网络(量子理论方面)
81页40页 量子相干、纠缠、量子关联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Kalman,R.E.,《控制系统的一般理论》,《第一届自动控制国际会议论文集》,苏联莫斯科,481-492(1960)
[2] 多尔蒂,A.C。;哈比卜,S。;雅各布斯,K。;Mabuchi,H。;Tan,S.M.,量子反馈控制与经典控制理论,物理学。版本A,62,1,012105(2000)
[3] Mabuchi,H。;Doherty,A.C.,《腔量子电动力学:上下文中的相干》,《科学》,29855971372-1377(2002)
[4] James,M.R.,《控制理论:从经典到量子最优、随机和鲁棒控制》(2005),加州理工学院量子控制暑期学校笔记
[5] Maalouf,A.I。;Petersen,I.R.,一类湮灭算符线性量子系统的有界实性质,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56, 4, 786-801 (2010) ·Zbl 1368.81093号
[6] 彼得森,I.R。;乌格里诺夫斯基,V。;James,M.R.,不确定线性量子系统的鲁棒稳定性,Philos。事务处理。R.Soc.A,3701979,5354-5363(2012)·Zbl 1353.81073号
[7] 张,H。;张,G。;Dong,D。;黄,B。;Lee,H.W.J.,线性量子光学系统的反馈控制,2011年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2659-2664(2011)
[8] Savkin,A.V。;Petersen,I.R.,非线性系统的结构耗散性和绝对稳定性,国际控制杂志,62,2,443-460(1995)·Zbl 0834.93038号
[9] Zhang,G.,多通道多光子态驱动的量子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utomatica,83,186-198(2017)·Zbl 1374.81108号
[10] I.R.Petersen,量子线性系统理论,arXiv:1603.04950(2016)。
[11] 东,Z。;张,G。;Amini,N.H.,《关于二能级系统对双光子输入的响应》,SIAM J.Control Optim。,57, 5, 3445-3470 (2019) ·Zbl 1426.81041号
[12] 东,Z。;张,G。;Wu,A.-G.,三输入光子驱动的二能级系统的原子激发,2020年IEEE网络、传感和控制国际会议(ICNSC),1-5(2020)
[13] 利伯曼,A。;Milburn,G.J.,带反馈的驱动腔中的量子噪声降低,Phys。修订版A,47,1634(1993)
[14] 科尔霍夫,J。;努尔丁,H.I。;Pavlichin,D.S。;Mabuchi,H.,《用嵌入式控制设计量子存储器:用于自主量子纠错的光子电路》,《物理学》。修订稿。,105, 4, 040502 (2010)
[15] 罗伊,S。;彼得森,I.R。;Huntington,E.H.,线性量子系统的相干经典估计,Automatica,82,109-117(2017)·Zbl 1376.93103号
[16] 张,G。;James,M.R.,线性量子系统相干反馈控制中的直接和间接耦合,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56, 7, 1535-1550 (2010) ·Zbl 1368.81095号
[17] 怀斯曼,H.M。;Milburn,G.J.,《全光与电光量子限制反馈》,《物理学》。修订版A,49,5,4110(1994)
[18] 严,Z。;贾,X。;谢,C。;Peng,K.,光场多体量子纠缠的相干反馈控制,物理学。版本A,84,6,062304(2011)
[19] 加德纳,C.W。;Collett,M.J.,《阻尼量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量子随机微分方程和主方程》,Phys。修订版A,31,6,3761(1985)
[20] 高夫,J。;James,M.R.,系列产品及其在量子前馈和反馈网络中的应用,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54, 11, 2530-2544 (2009) ·Zbl 1367.81026号
[21] M.R.詹姆斯。;努尔丁,H.I。;Petersen,I.R.,《线性量子随机系统的控制》,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53, 8, 1787-1803 (2008) ·Zbl 1367.93178号
[22] 张,G。;James,M.R.,《量子反馈网络与控制:简要调查》,《中国科学通报》,第57、18、2200-2214页(2012年)
[23] Goban,A。;洪,C.-L。;胡德,J.D。;于世平。;穆尼兹,J.A。;油漆工,O。;Kimble,H.J.,光子晶体波导中原子的超辐射,物理学。修订稿。,115, 6, 063601 (2015)
[24] Akimov,A.V。;穆克吉,A。;Yu,C.L。;Chang,D.E。;齐布罗夫,A.S。;Hemmer,P.R。;帕克,H。;Lukin,M.D.,《金属纳米线中与量子点耦合的单光学等离子体的产生》,《自然》,450,7168,402-406(2007)
[25] Oshea,D。;荣格,C。;Volz,J。;Rauschenbeutel,A.,由单个原子控制的光纤开关,Phys。修订稿。,111, 19, 193601 (2013)
[26] 沈巨东。;Fan,S.,一维波导中自发辐射的相干光子传输,Opt-Lett,30,15,2001-2003(2005)
[27] 廖,Z。;曾,X。;朱,S.-Y。;Zubairy,M.S.,通过耦合到一维纳米光子波导的原子链的单光子传输,Phys。版本A,92,2,023806(2015)
[28] 袁,L。;徐,S。;Fan,S.,利用光子Aharonov-Bohm效应实现非互易单向单光子量子输运,光学。莱特。,40, 22, 5140-5143 (2015)
[29] 廖,Z。;Nha,H。;Zubairy,M.S.,耦合到相同和非相同发射器的一维波导中单光子输运的动力学理论,Phys。版次A,94,5,053842(2016)
[30] Mukhopadhyay博士。;Agarwal,G.S.,原子间波导介导相位耦合引起的多重Fano干涉,Phys。版本A,1001013812(2019)
[31] 王,X。;Shui,T。;李,L。;李,X。;吴,Z。;Yang,W.-X.,《通过手征波导-发射器耦合的可调谐单光子二极管和环行器》,《激光物理》。莱特。,17, 6, 065201 (2020)
[32] Feng,S.L。;贾,W.Z.,《在含有两个巨原子的波导QED结构中操纵单光子输运》,Phys。版本A,104,6,063712(2021)
[33] Ryom,J.-S。;北卡罗来纳州Kim。;Ko,M.-C。;Choe,S.-I.,等离子体波导系统中具有方位角差的两个量子点的纠缠,等离子体学,17,3,949-956(2022)
[34] 宋,G.-Z。;陶,M.-J。;邱,J。;Wei,H.-R.,基于一维波导中量子散射的量子纠缠创建,物理学。修订版A,106,3,032416(2022)
[35] Xiao,H。;王,L。;李,Z.-H。;陈,X。;袁,L.,巨原子调制谐振腔系统中的束缚态,NPJ量子信息,8,1,1-7(2022)
[36] 丁,H。;张,G.,光子量子相干反馈控制,IEEE。事务处理。自动化。合同。(2023)
[37] Tufarelli,T。;西卡雷洛,F。;Kim,M.S.,单端光子波导中自发发射的动力学,Phys。版本A,87,1,013820(2013)
[38] Német,N。;Carmele,A。;帕金斯,S。;Knorr,A.,Jaynes-Cummings模型的连续模和离散模相干反馈的比较,Phys。版本A,100,2023805(2019)
[39] 尹,X.-L。;罗,W.-B。;Liao,J.-Q.,双巨原子波导QED系统中的非马尔可夫解纠缠动力学,物理学。修订版A,106,6063703(2022)
[40] 张,B。;你,S。;Lu,M.,通过相干量子反馈增强自发纠缠产生,物理学。版本A,101,3,032335(2020)
[41] 刘,Y。;Dong,D。;匡,S。;彼得森,I.R。;Yonezawa,H.,时滞量子比特系统纠缠的两步反馈制备,Automatica,125,109174(2021)·Zbl 1461.93159号
[42] 郑,M.-T。;徐,J。;Agarwal,G.S.,《与原子强耦合介导的波导传输》,Phys。版次A,95,5,053807(2017)
[43] 廖,Z。;卢,Y。;Zubairy,M.S.,《多光子脉冲与一维波导中多个发射器的相互作用》,Phys。修订版A,102053702(2020)
[44] 沈巨东。;Fan,S.,通过量子杂质Phys的一维强关联多粒子输运。版本A,76,6,062709(2007)
[45] 郑浩。;Gauthier,D.J。;Baranger,H.U.,《波导QED:两能级系统相干和Fock-state散射中的多体束缚态效应》,Phys。版本A,82,6,063816(2010)
[46] 杜,L。;陈永泰。;Li,Y.,手性(λ)型原子的非互易频率转换,Phys。修订稿,3、4、043226(2021)
[47] 刘,N。;王,X。;王,X。;马,X.-S。;Cheng,M.-T.,基于巨原子波导手征耦合的可调谐单光子非互易散射,光学。快递,30,13,23428-23438(2022)
[48] 邱Q.-Y。;Wu,Y。;吕,X.-Y.,非马尔科夫体系中巨原子的集体辐射,科学。中国物理。机械。,66, 2, 1-8 (2023)
[49] 薛,S。;Wu,R.-B。;塔恩·T·J。;Petersen,I.R.,《探索马尔科夫和非马尔科夫量子动力学的频域特性》,2014年第四届澳大利亚控制会议(AUCC),279-284(2014)
[50] 杜,L。;蔡美瑞。;Wu,J.-H。;王,Z。;Li,Y.,具有非马尔可夫延迟效应的单光子非互易激发转移,物理。版本A,103,5,053701(2021)
[51] Shi,T。;Sun,C.P.,Lehmann-Symanzik-Zimmermann耦合谐振器阵列中多光子散射的简化方法,Phys。B版,79、20、205111(2009年)
[52] 廖,J.-Q。;Law,C.K.,与非线性腔侧向耦合的一维波导中的相关双光子输运,Phys。版本A,82,5,053836(2010)
[53] Roy,D.,少光子光学二极管,Phys。B版,81、15、155117(2010年)
[54] Laakso,M。;Pletyukhov,M.,《两个光子对两个遥远量子比特的散射:精确解》,《物理学》。修订稿。,113, 18, 183601 (2014)
[55] Rephaeli,E。;科卡巴什,c.E。;Fan,S.,耦合到一对共存二能级原子的波导中的少光子传输,Phys。版本A,84,6,063832(2011)
[56] Joanesarson,K.B。;伊利斯·史密斯,J。;海克,M。;Mörk,J.,Fano共振波导几何中的少光子输运,物理学。版本A,101,6,063809(2020)
[57] 胡,Q。;Dong,J。;尹,J。;邹,B。;Zhang,Y.,四端波导系统中的双光子散射和相关,光学。快递,29、22、35664-35677(2021)
[58] Tan,J。;Xu,X。;卢,J。;周,L.,手征波导中的少光子二极管,光学。快递,30,16,28696-28709(2022)
[59] 张,G。;Pan,Y.,《关于双光子与双量子比特相干反馈网络相互作用的动力学》,Automatica,117108978(2020)·Zbl 1441.93092号
[60] 郑,M.-T。;Song,Y.-Y.,Fano共振分析,一对半导体量子点与金属纳米线耦合,Opt。莱特。,1978年5月37日至1980年(2012年)
[61] 杜,L。;王,Z。;Li,Y.,波导QED系统中基于自干扰的可控光学响应和可调谐传感,Opt。快递,29,3,3038-3054(202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