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重启策略的两机单缓冲连续时间模型。 (英语) Zbl 1321.90048号

摘要:本文讨论了应用定义良好的机器启动/停止控制策略的生产线的性能评估。
为了降低采用特定控制策略(称为“重启策略”)的两机单缓冲线的复杂性,开发了一种建模方法。重启策略对第一台机器的启动/停止条件进行控制:当缓冲区已满,因此第一台机器被迫停止生产(即被阻塞)时,控制策略将第一台机器保持在空闲状态,直到缓冲区再次变空。此策略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第一台机器的阻塞频率,即由于缓冲区填满而在第一台机器上发生阻塞的概率。当停机成本(例如废物生产)与机器的每次重启相关时,在实践中采用这种控制策略。
本文将具有重启策略的两机一缓冲线(RP线)建模为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以考虑不同容量的机器以异步方式工作。描述了RP数学模型及其解析解。然后,导出了最关键的线路性能度量,最后,报告了一些数值示例,以显示这种策略对第一台机器的阻塞频率的影响。

MSC公司:

90立方厘米 生产模型
90立方厘米 马尔可夫和半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Bulgak,A.A.、Diwan,P.D.和Inozu,B.(1995年)。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异步装配系统中的缓冲区大小。计算机与工业工程,28,309-322·doi:10.1016/0360-8352(94)00188-S
[2] Burman,M.H.(1995)。流线分析的新结果。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
[3] Buzacott,J.A.(1967a)。带缓冲库存的自动传输线。国际生产研究杂志,5183-200·网址:10.1080/00207546708929751
[4] Buzacott,J.A.(1967b)。带缓冲库存的自动转运线的马尔可夫链分析。伯明翰大学博士论文。
[5] Chiang,S.Y.、Kuo,C.T.和Meerkov,S.M.(2000年)。串行生产线中的DT-瓶颈:理论和应用。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汇刊,16,567-580·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70.88806
[6] Chiang,S.Y.、Kuo,C.T.和Meerkov,S.M.(2001)。c-串行生产线的瓶颈:识别和应用。工程中的数学问题,7543-578·Zbl 1015.90030号 ·doi:10.1155/S1024123X01001776
[7] Chiang,S.Y.、Hu,A.和Meerkov,S.M.(2008)。使用非相同指数机器的串行生产线中的精益缓冲。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报,5298-306·doi:10.1109/TASE.2007.893503
[8] Choong,Y.F.和Gershwin,S.B.(1989年)。具有不可靠机器和随机处理时间的电容受限传输线近似评估的分解方法。IIE交易,19,150-159·doi:10.1080/07408178708975381
[9] Dallery,Y.和Bihan,H.L.(1997)。用于分析具有不同速度的不可靠机器的生产线的均质技术。欧洲控制杂志,3200-215·Zbl 0888.90076号 ·doi:10.1016/S0947-3580(97)70078-5
[10] Dallery,Y.和Frein,Y.(1993年)。具有阻塞的串联排队网络的分解方法。运筹学,41(2),386-399·Zbl 0771.90046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287/opre.41.2386
[11] Dallery,Y.和Gershwin,S.B.(1992年)。制造流水线系统:模型和分析结果综述。排队系统,12,3-94·Zbl 0782.90048号 ·doi:10.1007/BF01158636
[12] Dallery,Y.、David,R.和Xie,X.L.(1989)。具有不可靠机器和有限缓冲器的传输线的近似分析。IEEE自动控制汇刊,34(9),943-953·Zbl 0689.68118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35807
[13] Enginarlar,E.和Meerkov,S.M.(2005)。采用非指数机器的串行生产线中的精益缓冲。OR Spektrum,第27页,195-219页·Zbl 1124.90311号 ·doi:10.1007/s00291-004-0187-1
[14] Gebennini,E.和Gershwin,S.B.(2013)。将废物生产建模为两机一缓冲传输线。IIE交易,45,1-14·doi:10.1080/0740817X.2012.748994
[15] Gebennini,E。;格拉西,A。;范图齐,C。;Gershwin,S.B。;Schick,I.C.,《关于在两机单缓冲传输线模型中引入重启政策》,意大利奥斯图尼,柏林
[16] Gebennini,E.、Grassi,A.、Fantuzzi,C.、Gershwin,S.B.和Schick,I.C.(2011年)。具有重启策略的两机单缓冲传输线的离散时间模型。运筹学年鉴。doi:10.1007/s10479-011-0868-5·Zbl 1275.90007号 ·doi:10.1007/s10479-011-0868-5
[17] Gershwin,S.B.(1987)。一种有效的分解方法,用于近似评估具有有限存储空间和阻塞的串联队列。运筹学,35(2),291-305·Zbl 0626.90027号 ·doi:10.1287/opre.35.291
[18] 格什温,S.B.(2002)。制造系统工程,第二次私人印刷。麻省理工学院。http://web.mit.edu/manuf-sys/www/gershwin.book.html。
[19] Gershwin,S.B.和Burman,M.H.(2000)。一种用于分析非均匀装配/拆卸系统的分解方法。《运筹学年鉴》,93,91-115·Zbl 0953.90016号 ·doi:10.1023/A:1018940310682
[20] Gershwin,S.B.和Schick,I.C.(1980年)。带有有限级间缓冲器的不可靠两级物流系统的连续模型(技术代表LIDS-R-1039,OSP编号87049)。剑桥:麻省理工学院信息与决策系统实验室·Zbl 0991.90046号
[21] Gershwin,S.B.和Schor,J.E.(2000)。缓冲区空间分配的高效算法。《运筹学年鉴》,93,117-144·兹比尔0953.90018 ·doi:10.1023/A:1018988226612
[22] Gershwin,S.B.和Werner,L.M.(2007)。一种评估具有不可靠机器和有限缓冲区的闭环流系统性能的近似分析方法。《国际生产研究杂志》,45(14),3085-3111·Zbl 1128.90375号 ·doi:10.1080/00207540500385980
[23] Kim,J.和Gershwin,S.B.(2005年)。生产线的集成质量和数量建模。OR Spektrum,27(2-3),287-314·Zbl 1124.90313号 ·doi:10.1007/s00291-005-0202-1
[24] Koster,M.B.M.D.(1987年)。通过聚合估算生产线效率。《国际生产研究杂志》,第25期,第615-626页·doi:10.1080/00207548708919865
[25] Levantesi,R.、Matta,A.和Tolio,T.(2003)。具有不同加工时间和多种故障模式的机器的连续生产线的性能评估。性能评估,51,247-268·Zbl 1059.90042号 ·doi:10.1016/S0166-5316(02)00098-6
[26] Lutz,C.M.、Davis,K.R.和Sun,M.(1998年)。使用禁忌搜索确定生产线中的缓冲区位置和大小。欧洲运筹学杂志,106301-316·Zbl 0991.90046号 ·doi:10.1016/S0377-2217(97)00276-2
[27] MacGregor Smith,J.和Daskalaki,S.(1988年)。自动化装配线中的缓冲区空间分配。运筹学,36(2),343-358·doi:10.1287/opre.36.2343
[28] Maggio,N.、Matta,A.、Gershwin,S.B.和Tolio,T.(2003)。具有不可靠机器和有限缓冲区的闭环流量系统性能评估的近似分析方法——第一部分:小回路(技术代表)。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制造与生产力实验室·Zbl 1275.90007号
[29] Mitra,D.(1988年)。多故障敏感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缓冲区耦合的流动模型的随机理论。应用概率进展20646-676·Zbl 0656.60079号 ·doi:10.2307/1427040
[30] 美国奥兹多格鲁。;Altiok,T.,《具有一般维修时间的双阀流体流动系统分析》,第60期,255-288(2003),纽约·Zbl 1059.90044号 ·doi:10.1007/978-1-4615-1019-2-11
[31] Papadapoulos,H.、Heavey,C.和Browne,J.(1993)。制造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排队论。伦敦:查普曼和霍尔。
[32] Papadopoulos,H.T.和Vidalis,M.I.(1998)。均衡可靠生产线中的最佳缓冲存储分配。《运筹学国际交易》,5(4),325-339·doi:10.1016/S0969-6016(98)00014-8
[33] Papadopoulos,H.T.和Vidalis,M.I.(1999)。短μ-平衡不可靠生产线中的最优缓冲区分配。计算机与工业工程,37,691-710·doi:10.1016/S0360-8352(00)00004-8
[34] Papadopoulos,H.T.和Vidalis,M.I.(2001a)。不可靠不平衡生产线中缓冲区分配的启发式算法。计算机与工业工程,41,261-277·doi:10.1016/S0360-8352(01)00051-1
[35] Papadopoulos,H.T.和Vidalis,M.I.(2001b)。最小化可靠生产线的在制品库存。《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70185-197·doi:10.1016/S0925-5273(00)00056-6
[36] Perrica,G。;范图齐,C。;格拉西,A。;戈尔多尼,G。;Raimondi,F.,故障时间和修复时间轮廓识别,爱尔兰都柏林
[37] Spinellis,D.D.和Papadopoulos,C.T.(2000)。可靠生产中缓冲区分配的模拟退火方法。《运筹学年鉴》,93,373-384·Zbl 0946.90013号 ·doi:10.1023/A:1018984125703
[38] Tan,B.和Gershwin,S.B.(2009年)。具有有限缓冲区的一般马尔科夫两阶段连续生产系统的分析。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120(2),327-339·doi:10.1016/j.ijpe.2008.05.022
[39] Tan,B.和Gershwin,S.B.(2011年)。具有有限缓冲区的马尔可夫连续流系统的建模与分析。《运筹学年鉴》,182(1),5-30·Zbl 1210.93069号 ·doi:10.1007/s10479-009-0612-6
[40] Tan,B.和Yeralan,S.(1997年)。缓冲容量有限的多站生产系统分析。第二部分:分解方法。数学与计算机建模,25(11),109-123·Zbl 0893.90081号 ·doi:10.1016/S0895-7177(97)00089-7
[41] Tolio,T.,具有多个上下状态和有限缓冲容量的两机生产线的性能评估,土耳其库萨达西
[42] Tolio,T.、Matta,A.和Gershwin,S.B.(2002年)。具有多种故障模式的两条机器生产线的分析。IIE交易,34(1),51-62。
[43] Wijngaard,J.(1979)。级间缓冲存储对两个不可靠的串联生产装置(具有不同的生产率)的输出的影响。AIIE交易,11(1),42-47·doi:10.1080/05695557908974399
[44] Yeralan,S.和Tan,B.(1997年a)。缓冲容量有限的多站生产系统分析。第一部分:子系统模型。数学与计算机建模,25(7),109-122·Zbl 0893.90080号 ·doi:10.1016/S0895-7177(97)00052-6
[45] Yeralan,S.和Tan,B.(1997年B)。连续物流生产系统的工位模型。《国际生产研究杂志》,3522525-2542·Zbl 0943.90534号 ·doi:10.1080/002075497194642
[46] Zimmern,B.(1956年)。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传播。应用统计评论,4,85-10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