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染控制和跨国公司。 (英语) Zbl 07820520号

摘要:本文分析了受援国发展中国家的污染控制如何影响跨国公司在来源发达国家拥有的跨国资本流动。我们发现,当发展中国家的污染控制变得更加严格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资本数量必然或有条件地减少。通过进一步的福利分析,我们希望提供一些政策建议,使政府在实施更严格的污染控制的同时,能够保障劳动力的福利。
©2023国际经济理论协会。

MSC公司:

91至XX 博弈论、经济学、金融和其他社会和行为科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lassa,B.(1985)世界经济的变化与挑战。伦敦:Palgrave Macmillan,第448-468页
[2] Bashir,M.F.(2022)发现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演变: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议程。环境科学与污染研究,29(32),48210-48232。
[3] Basu,K.(1997)《发展经济学》。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4] Batra,R.N.和Ramachandran,R.(1980)《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美国经济评论》,70(3),278-290。
[5] Beladi,H.、Chakrabarti,A.和Marjit,S.(2010年)《熟练-非熟练工资不平等与城市失业》。《经济调查》,48(4),997-1007。
[6] Beladi,H.和Frasca,R.(1996)区域污染和跨国公司。生态经济学,17(2),117-125。
[7] Beladi,H.&Frasca,R.(1999)《城市最低工资约束下的污染控制》。《区域科学年鉴》,33(4),523-533。
[8] Beladi,H.&Samanta,S.K.(1988),因素市场扭曲和污染控制的落后发生率。《区域科学年鉴》,22(1),75-83。
[9] Blackman,A.(2010)发展中国家的替代污染控制政策。《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评论》,4(2),234-253。
[10] Blackman,A.、Li,Z.和Liu,A.A.(2018)发展中国家指挥控制和基于市场的环境监管的效力。《资源经济学年度评论》,10(1),381-404。
[11] Boehm,C.E.,Flaaen,A.&Pandalai‐Nayar,N.(2020)《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与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国际经济杂志》,127103391。
[12] Cai,X.,Lu,Y.,Wu,M.&Yu,L.(2016)环境监管是否会驱走入境外国直接投资?来自中国准自然实验的证据。《发展经济学杂志》,123,73-85。
[13] Cravino,J.&Levchenko,A.A.(2017)跨国公司与国际商业周期传递。《经济学季刊》,132(2),921-962。
[14] Crescenzi,R.、Gagliardi,L.和Iammarino,S.(2015)《外国跨国公司和国内创新:产业内效应和企业异质性》。研究政策,44(3),596-609。
[15] Dong,Y.,Tian,J.&Ye,J.(2021)环境监管与外国直接投资:来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证据。《金融研究快报》,39,101611。
[16] Ebenstein,A.、Harrison,A.、McMillan,M.和Phillips,S.(2014)使用当前的人口调查评估贸易和离岸外包对美国工人的影响。《经济与统计评论》,96(4),581-595。
[17] Eskeland,G.S.&Jimenez,E.(1992)发展中国家污染控制政策工具。世界银行研究观察报,7(2),145-169。
[18] Feng,Z.,Lien,J.W.&Zheng,J.(2020)灵活退休还是强制退休?退休政策对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福利影响。《国际经济与金融评论》,69,1032-1055。
[19] Gumpert,A.,HinesJr。,J.R.&Schnitzer,M.(2016)跨国公司和避税天堂。《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98(4),713-727。
[20] Harris,J.R.和Todaro,M.P.(1970)《移民、失业与发展:两部门分析》。《美国经济评论》,60(1),126-142。
[21] Kim,Y.&Rhee,D.E.(2019)严格的环境法规是否吸引了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争冠”证据。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55(12),2796-2808。
[22] Leiter,A.M.、Parolini,A.和Winner,H.(2011)《环境监管与投资:来自欧洲行业数据的证据》。生态经济学,70(4),759-770。
[23] Levinson,A.(2018)污染避难所假说。伦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24] Li,X.&Zhou,Y.M.(2017)离岸生产时的离岸污染?《战略管理杂志》,38(11),2310-2329。
[25] Lien,J.W.、Wang,W.和Zheng,J.(2016)中国的资本配置、教育和就业选择模型。《中国经济》,49(5),307-326。
[26] Pan,L.&Zhou,Y.(201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要素流动、环境污染和熟练非技术工资不平等。经济建模,33,826-831。
[27] Pi,J.和Liu,X.(2022)城市偏见与跨国公司。《苏格兰政治经济学杂志》,70(1),101-114。
[28] Pi,J.&Shi,S.(2019)《公共污染减排与工资不平等》。《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杂志》,28(2),257-275。
[29] Pi,J.&Zhang,P.(2017)《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污染控制和工资不平等》。《国际经济与金融评论》,48,280-288。
[30] Ray,D.(1998)发展经济学。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31] Silverstein,K.(2021)富国必须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负担起清洁能源转型的费用。《福布斯》报道。
[32] Wang,L.F.S.(1990)失业与污染控制的落后发生率。《环境经济与管理杂志》,18(3),292-298。
[33] Yabuuchi,S.&Beladi,H.(2011)农村-城市移民与跨国公司。《区域科学年鉴》,46(2),417-426。
[34] Yamashita,N.和Yamauchi,I.(2019)海上生产对陆上创新的影响:来自日本跨国公司的证据。研究政策,48(9),103836。
[35] Yohe,G.W.(1979)污染控制的后向发生率——一般均衡中的一些比较静态。《环境经济与管理杂志》,6(3),187-198·Zbl 0418.90028号
[36] Yu,E.S.H.和Ingene,C.A.(1982)《刚性工资经济中污染控制的滞后发生率》。《环境经济与管理杂志》,9(4),304-310。
[37] Zhao,J.(2019)《环境监管: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验教训》。ADBI工作文件系列,第980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