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新的模糊信息不等式及其在建立模糊散度测度之间关系中的应用。 (英语) Zbl 1498.94039号

摘要:模糊信息理论文献中存在许多模糊信息和发散测度。不平等在寻找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模糊测度的新信息不等式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借助于模糊散度测度和Jensen不等式,建立了新的和众所周知的模糊散度度量之间的关系。

MSC公司:

94甲17 信息的度量,熵
94甲15 信息论(总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R.Beran,参数模型的最小Hellinger距离估计Ann.Statist.5(1977),445-463·Zbl 0381.62028号
[2] D.Bhandari和N.R Pal,模糊集的一些新信息测度。信息科学,67(3),(1993),209-228·Zbl 0763.94030号
[3] A.Bhattacharyya,《信息量的一些类比及其在统计估算中的应用》,Sankhya,8(1946),1-14。
[4] P.K.Bhatia和S.Singh,广义模糊定向散度的三类,AMO-高级建模与优化,14(3)(2012)599-614·Zbl 1332.94028号
[5] J.Burbea和C.R.Rao,《基于熵函数的一些散度测度的凸性》,IEEE Transe.On.inform.theory,IT-28(1982),489-495·Zbl 0479.94009号
[6] I.Csisza,关于f-发散的拓扑性质。数学研究生。HunHungarica,第21967卷,第329-339页·Zbl 0157.25803号
[7] I.Csiszar,概率函数多样性的信息型度量和间接观测。科学研究。数学。2(1961). 299-318. ·Zbl 0157.25802号
[8] D.Wu和Jerry M.Mendel,区间类型2模糊集的不确定性测度,信息科学:国际期刊,177(23),第5378-53932007页·Zbl 1141.28010号
[9] S.S.Dragomir、J.Sunde和C.Buse,Jeffreys散度测度的新不等式,Tamusi Oxford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16(2)(2000),295-309·Zbl 0994.94017号
[10] S.S.Dragomir,《似然比约束下的f-发散界》,第3期,205-223,48页(2003年)·Zbl 1099.94015号
[11] M.Ghosh、D.Das、C.Chakraborty和A.K.Roy,《使用模糊散度的自动白细胞识别》,Micron,41(2010)840-846。
[12] D.S.Hooda和D.Jain,定向发散、完全模糊和信息改进的广义模糊测度,数学科学研究,2(2012)239-260·Zbl 1317.94170号
[13] E.Hellinger,Neue Begrundung der Theory quadratischen Formen von unendlichenvilen Veranderlichen,J.Reine Aug.Math。,136(1909), 210-271.
[14] K.C.Jain和Ram Naresh Saraswat,《新信息不平等及其在建立各种f-发散测度之间关系中的应用》,《应用数学、统计学和信息学杂志》,8(2012),第1期·兹比尔1277.62041
[15] K.C.Jain和R.N.Saraswat,《一些著名的不等式及其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约旦数学与统计杂志》。2013, 157-167. ·Zbl 1277.62042号
[16] K.C.Jain和R.N.Saraswat,《相对算术发散测度的信息发散测度界》,《国际应用数学与统计杂志》,32(2)(2013),48-58。
[17] K.C.Jain和A.Srivastava,《关于Csiszar的f-散度类的对称信息散度度量》,《应用数学、统计与信息学杂志》(JAMSI),3(1)(2007),85-102·Zbl 1149.94006号
[18] A.Kaufmann,模糊集理论导论-第1卷:基本理论要素。1975年,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332.02063号
[19] S.Kullback和R.A.Leibler,《信息与成功》,《数理统计年鉴》22(1)(1951)79-86·Zbl 0042.38403号
[20] A.Luca De.和S.Termini,模糊集理论中非概率熵的定义。信息和控制。(1972)第20版。301-312. ·Zbl 0239.94028号
[21] Loo和S.G.,《模糊性度量》。控制论。(1997)第20版。201-210. ·Zbl 0377.04003号
[22] S.Montes、I.Couso、P.Gil和C.Bertoluzza,模糊集之间的散度测度,国际近似推理杂志,30(2002)91-105·Zbl 1014.94004号
[23] O.Parkash、P.K.Sharma和S.Kumar,模糊散度的两个新度量及其性质。SQU科学杂志,11(2006)69-77。
[24] K.Pearson,《在相关变量系统的情况下,给定的偏离概率系统的标准,可以合理地假设它是由随机抽样产生的》,Phil.Mag.,50(1900),157-172。
[25] F.Osterreicher,Csiszar的F-Divergence,《基本性质》,预印本,2002年。
[26] Ram Naresh Saraswat和Ajay Tak,新f散度和Jensen ostrowski类型不等式,Tamkang数学杂志,50(1),(2019),111-118·Zbl 1416.26049号
[27] R.Sibson,《信息半径》,Z,Wahrs.undverw.geb。(14)(1969),149-160. ·Zbl 0186.53301号
[28] C·E·香农,传播数学理论,贝尔系统。《技术期刊》27(3)(1948)379-423·兹比尔1154.94303
[29] I.J.Taneja和Prenesh kumar,《s型相对信息、Csiszar的f散度和信息不平等》,《信息科学》166(2004)105-125·Zbl 1101.68947号
[30] I.J.Taneja,《广义信息测度的新发展》,第章:成像和电子物理进展,P.W.Hawkes编辑91(1995),37-135。
[31] I.J.Taneja,Pranesh Kumar,广义非对称散度测度和不等式·兹比尔1130.62006
[32] V.P.Tomar和A.Ohlan,模糊平均散度散度测度之间的不等式序列及其应用,Springer Plus,3:623(2014)1-20·Zbl 1413.28028号
[33] F.Topse,信息分歧的一些不平等和相关的歧视措施。Res.Coll公司。RGMIA2(1999),85-98。
[34] L.A.Zadeh,模糊事件的概率测度。数学分析与应用杂志。v23.421-427·Zbl 0174.49002号
[35] L.A.Zadeh,《走向广义不确定性理论:提纲》,《信息科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国际期刊》,第172卷,第1-2期,第1-40期,2005年·Zbl 1074.9402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