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预处理方法建立了低马赫数下超临界多组分流动的双流模型。 (英语) Zbl 07527718号

小结:针对低马赫数条件下的超临界多组分流动,建立了预处理系统的双通量模型。根据一维欧拉系统中二元流体和不同温度流体的时间变化,对预处理系统中虚假振荡的机理进行了分类。在一维平流问题中证明了具有原始和简化预处理矩阵的双流模型,其中后者为了简单起见忽略了密度相对于质量分数的偏导数。如果使用简化的预处理矩阵,双通量法中的均匀质量分数和温度假设改善了材料界面的压力和温度平衡,而原始预处理矩阵通过均匀温度假设满足了它们。采用双通量模型结合预处理方法,对十二烷界面的一维平流进行了保守性误差分析。由于预处理矩阵的存在,双通量处理不仅影响总能量守恒,而且影响质量和动量守恒。本方法能够模拟甲烷在十二烷大气中的平流和十二烷的自然对流,而不会产生虚假振荡,即使这些是二元流体流动条件或跨临界条件。最后,作为跨临界条件下反应流动的实际应用,对正十二烷在加热圆管中的热解反应进行了模拟。热解发生在加热壁附近,由于向超临界状态的过渡和低碳烃的分解,密度迅速发生变化。在应用双通量模型时,得到了没有任何虚假振荡的收敛结果。将出口转化率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本方法可以重现正十二烷在加热圆管中的热解反应。

MSC公司:

7.6亿 流体力学基本方法
76牛顿 可压缩流体和气体动力学
76Txx型 多相多组分流动

软件:

Refprop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Sierra-Pallares,J。;马尔基西奥,D.L。;马萨诸塞州帕拉桑托斯。;加西亚·塞尔纳,J。;卡斯特罗,F。;Cocero,M.J.,《超临界抗溶剂沉淀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混合对粒径的影响》,AIChE J.,58,2,385-398(2012)
[2] 富冈,S。;Hiraiwa,T。;齐藤,T。;加藤,K。;科德拉,M。;Tani,K.,应用于TSTO运载火箭的碳氢燃料RBCC发动机的系统分析,Trans。日本。Soc.飞行员。空间科学。,12, 29, 91-99 (2014)
[3] Abgrall,R.,《如何在多组分流动计算中防止压力振荡:准保守方法》,J.Compute。物理。,125, 150-160 (1996) ·Zbl 0847.76060号
[4] Johnsen,E。;Colonius,T.,可压缩多组分流动问题中WENO格式的实现,J.Compute。物理。,219, 715-732 (2006) ·Zbl 1189.76351号
[5] Nonomura,T。;Morizawa,S。;Terashima,H。;Obayashi,S。;Fujii,K.,使用高阶差分格式的可压缩多组分流的数值(误差)问题: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J.Comput。物理。,231, 3181-3210 (2012) ·Zbl 1402.76087号
[6] Terashima,H。;Koshi,M.,《使用高阶中心差分格式模拟超临界压力下气液类流动的方法》,J.Compute。物理。,231, 6907-6923 (2012) ·Zbl 1351.76291号
[7] 潘塔诺,C。;索雷尔,R。;Schmitt,T.,可压缩范德华超临界流体流动的无振荡冲击捕获方法,J.Compute。物理。,335, 780-811 (2017) ·Zbl 1375.76083号
[8] Abgrall,R。;Karni,S.,《可压缩多流体的计算》,计算杂志。物理。,169, 594-623 (2001) ·Zbl 1033.76029号
[9] 钢坯,G。;Abgrall,R.,求解非定常反应流的自适应冲击捕获算法,计算。流体,32,10,1473-1495(2003)·兹比尔1033.76031
[10] 马,P.C。;Lv,Y。;Ihme,M.,《跨临界真实流体流动模拟的熵稳定混合格式》,J.Compute。物理。,340, 330-357 (2017) ·Zbl 1376.76033号
[11] Bae,J.H。;Yoo,J.Y。;Choi,H.,带传热的湍流超临界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物理学。流体,17,第105104条pp.(2005)·Zbl 1188.76008号
[12] Nemati,H。;帕特尔,A。;Boersma,B.J。;Pecnik,R.,《超临界压力下加热湍流管流的平均统计》,《国际热质传递杂志》。,83, 741-752 (2015)
[13] Turkel,E.,求解不可压缩和低速可压缩方程的预处理方法,J.Compute。物理。,72, 277-298 (1987) ·Zbl 0633.76069号
[14] Choi,Y.-H。;Merkle,C.L.,预处理在粘性流动中的应用,J.计算。物理。,105, 207-223 (1993) ·Zbl 0768.76032号
[15] 韦斯,J.M。;Smith,W.A.,《应用于可变和恒定密度流的预处理》,AIAA J.,33,2050-2056(1995)·Zbl 0849.76072号
[16] Yamamoto,S.,一般曲线坐标系下凝析油-流体和固体耦合问题的预处理方法,J.Comput。物理。,207, 240-260 (2005) ·Zbl 1177.76303号
[17] 霍斯曼,J.A。;Kiris,C.C。;Hafez,M.M.,多组分流的时间导数预处理方法。第一部分:黎曼问题,J.Appl。机械。,第76条,第021210页(2009年)
[18] 卡瓦伊,S。;Oikawa,Y.,《超临界压力下湍流边界层的湍流建模:湍流质量通量模型》,Flow Turbul。库布斯特。,104, 625-641 (2020)
[19] 文卡特斯瓦兰,S。;Deshpande,M。;Merkle,C.L.,预处理在反应流计算中的应用,(第12届AIAA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论文集(1995)),AIAA论文95-1673
[20] 孟,H。;Yang,V.,《通用流体热力学的统一处理及其在预处理方案中的应用》,J.Compute。物理。,189, 277-304 (2003) ·兹比尔1097.76579
[21] Lemmon,E.W。;贝尔,I.H。;Huber,M.L。;McLinden,M.O.,NIST标准参考数据库23:参考流体热力学和传输特性-REFPROP,版本10.0(2018),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
[22] 李,D。;Venkateswaran,S。;林道,J.W。;Merkle,C.L.,多组分和多相流的统一计算公式,(第43届AIAA航空航天科学会议论文集和展览(2005)),AIAA-2005-1391
[23] 考德威尔,D.R。;特鲁斯勒,J.P.M。;维索维奇,V。;Wakeham,W.A.,《压力高达200 MPa、温度高达473 K时正十二烷和正十八烷的粘度和密度》,《国际热力学杂志》。,25, 5, 1339-1352 (2004)
[24] Khasanshin,T.S。;Shchemelev,A.P.,液体正构烷烃中的声速,高温,39,60-67(2001)
[25] Wilke,C.R.,《气体混合物的粘度方程》,J.Chem。物理。,18, 517-519 (1950)
[26] Herning,F。;Zipperer,L.,Beitra zur Berechnung der Zähigkeit Technischer Gasgemische aus den ZäHigketswerten der Einzelbestandteile,瓦斯-瓦瑟法,79(1936)
[27] 詹妮·P。;米勒,B。;Thomann,H.,气体混合物保守欧拉解算器的修正,J.Compute。物理。,132, 91-107 (1997) ·Zbl 0879.76059号
[28] Yatsuyanagi,S。;Furusawa,T。;山本,S。;Onodera,T。;Tomioka,S.,通过热解对具有多组分效应的超临界辛烷流进行数值研究,国际热学杂志。科学。,171,第107193条pp.(2022)
[29] Kurihara,K。;Miyaura,T。;Daimon,Y。;Tomioka,S.,超临界条件下正十二烷化学热沉的研究,(第32届ISTS和NSAT会议论文集(2019)),2019-i-13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