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化串联系统的最优联合更换策略。 (英语) Zbl 1481.90137号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k部件串联系统的通用维修更换模型。系统组件可能会随机发生故障,可以立即进行维修。由于不完全修复,连续操作时间随机减少,而连续修复时间随机增加。根据每个部件的故障数量,采用联合更换策略。推导了长期平均成本率的显式表达式。此外,我们分别研究了串联系统和单组分系统的最优策略,首次以定理的形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显式关系。结果表明,串联系统中元件的最佳更换策略不小于组成单元件系统时的最优更换策略,且前者不随元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还获得了其他一些分析结果。基于这些有用的结果,设计了一个有效的算法来搜索最优联合策略,从而得到一个优雅的、数学上吸引人的分析,易于在实践中使用。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

MSC公司:

90B25型 运筹学中的可靠性、可用性、维护和检查
60埃15 不平等;随机排序
60 K10 更新理论的应用(可靠性、需求理论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Wang,H.Z.,《恶化系统的维护政策调查》,《欧洲期刊》。第139469-489号决议(2002年)·兹比尔0995.90020
[2] Dehayem Nodem,F。;Kenne,J-P。;Gharbi,A.,《恶化制造系统的生产、维修/更换和预防性维护的同时控制》,《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134, 271-282 (2011) ·兹比尔1214.90043
[3] 瓦雷特,S。;Kenne,J-P。;加尔比,A。;Polotski,V.,《防故障制造系统中依赖老化的生产和更换策略》,Proc。IMechE B部分:J.Eng.Manuf.,231,540-554(2017)
[4] Lam,Y.,关于最优替换问题的注释,Adv.Appl。可能性。,20, 479-482 (1988) ·Zbl 0642.60071号
[5] Lam,Y.,《几何过程和替换问题》,法案。数学。申请。罪。,4, 366-377 (1988) ·Zbl 0662.60095号
[6] Zhang,Y.L.,可修复系统的二元最优替换策略,J.Appl。可能性。,31, 1123-1127 (1994) ·Zbl 0811.60072号
[7] 程国强。;周,B.H。;Li,L.,恶化系统的半几何过程模型及其最优订单重分配策略,IEEE Trans。信实。,65, 582-592 (2016)
[8] 程国强。;周,B.H。;Li,L.,带中间缓冲区的不可靠生产系统的几何过程修复模型,Proc。IMechE E部分:J.Pro。机械。工程师,231747-759(2017)
[9] 王国杰。;Yam,R.V.M.,广义几何过程及其在维护问题中的应用,应用。数学。型号。,49, 554-567 (2017) ·Zbl 1480.60274号
[10] Zhang,Y.L。;Wang,G.J.,使用和维修优先的可修复冷备用系统的几何过程修复模型,Reliab。工程系统。安全。,94, 1782-1787 (2017)
[11] 程国强。;周,B.H。;Li,L.,不完善生产系统的集成生产、质量控制和基于条件的维护,Reliab。工程系统。安全。,175, 251-264 (2018)
[12] 吴,S.M。;Wang,G.J.,《半几何过程和一些性质》,IMA J.管理数学。,29, 229-245 (2018) ·Zbl 07110044号
[13] 王海珠。;Pham,H.,《存在不完善维修以及相关故障和维修的系列系统的可用性和维护》,欧洲操作杂志。第1741706-1722号决议(2006年)·Zbl 1103.90038号
[14] 王国杰。;Zhang,Y.L.,假设几何过程修复的两部件串联系统的最优替换策略,计算。数学。申请。,54, 192-202 (2007) ·Zbl 1126.90323号
[15] Zhang,Y.L。;Wang,G.J.,具有k个不同部件的串联可修复系统的几何过程修复模型,应用。数学。型号。,31, 1997-2007 (2007) ·Zbl 1167.90474号
[16] Lam,Y。;Zhang,Y.L.,用几何过程模型分析双组分串联系统,Nav。Res.Logist.公司。,43, 491-502 (1996) ·Zbl 0848.90060号
[17] Chun,J.Y。;黄晓云。;Xiang,C.X.,不完全修复下随机退化系统的可用性,开放网络。系统。J.,9,99-104(2015)
[18] 贾晓杰。;沈建新。;Xing,R.,可修多状态两部件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可忽略修理时间,IEEE Trans。信实。,65, 1-9 (2015)
[19] Ross,S.M.,《随机过程》(1996),Wiley:Wiley New York,第二版·Zbl 0888.60002号
[20] 程国强。;Li,L.,具有两种失效状态的退化系统的最优替换策略,J.Comput。申请。数学。,261, 139-145 (2014) ·Zbl 1278.90112号
[21] 布劳恩,W.J。;李伟(Li,W.)。;赵永清,几何及相关过程的性质,Nav。Res.Logist.公司。,52, 607-616 (2005) ·Zbl 1130.60085号
[22] Tang,Y.Y。;Lam,Y.,Aδ-恶化系统的冲击维持模型,Eur.J.Oper。第168541-556号决议(2006年)·Zbl 1101.60069号
[23] 李振华。;Chan,L.Y。;Yuan,Z.,δ冲击模型下的故障时间分布及其在系统经济设计中的应用,国际J.Reliab。资格。安全。工程,6237-247(1999)
[24] 程,G.Q。;周,B.H。;Li,L.,缓冲区大小的联合优化和恶化上游机器的预防性维护,国际期刊系统。科学:操作。Logsit.、。,2, 199-210 (2015)
[25] 江,L。;冯庆明。;Coit,D.W.,《具有转移失效阈值的相关竞争失效过程的可靠性和维护建模》,IEEE Trans。信实。,61, 932-948 (201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