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质客户选择行为下的供应链协同研发与定价策略。 (英语) Zbl 1435.90060

小结:考虑到制造商及其核心部件供应商根据客户对产品性能或内在价值的偏好,对高、中、低三个等级的系列产品及其核心部件进行协同研发,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协同研发模型,以研究供应链的协同研发政策和定价政策。然后,我们建立了一个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研究他们如何分配所赚取的利润。我们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出了最优策略,并以苹果iPhone为例说明了本文的模型和结论。研究发现,如果供应链的目标仅仅是使其总利润最大化,那么它应该只开发高档产品,并使其价格达到其内在价值的一半;如果供应链的目标是在增加系列产品的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那么它至少应该开发高档和低档产品;高等级与低等级之间的价格比率应大于内在价值的相应比率,而高等级与低级之间的价格差异应小于内在价值的对应差异。

MSC公司:

90B30型 生产模型
91B42型 消费者行为、需求理论
91B38型 生产理论,企业理论
90B06型 运输、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陈永杰。;托姆林,B。;Wang,Y.,Coproduct technologies:Product line design and process innovation,《管理科学》,第59、12、2772-2789页(2013)·doi:10.1287/mnsc.2013.1738
[2] 荣,Y。;陈永杰。;Shen,Z.M.内生替代下需求不确定性对产品线设计的影响,海军研究后勤(NRL),62,2143-157(2015)·Zbl 1310.90039号 ·doi:10.1002/nav.21619
[3] 未知、面向客户的产品创新是最好的创新,《中国纸业通讯》,第27、5、25-26页(2012年)
[4] Cannella,S.公司。;López-Campos,M。;多明格斯,R。;阿沙耶里,J。;Miranda,P.A.,协调分散供应链的模拟模型,运筹学中的国际交易,22,4,735-756(2015)·Zbl 1337.90015号 ·doi:10.1111/itor.12175
[5] Karray,S。;Sigué,S.P.,《联合促销的游戏理论模型:选择互补产品与独立产品联盟》,OMEGA——《国际管理科学杂志》,54,84-100(2015)
[6] 凯舍夫,V.K。;尼尔森,J.P。;Thuring,F.,金融服务产品交叉销售的最佳客户选择,应用专家系统,40,5,1748-1757(2013)·doi:10.1016/j.eswa.2012.09.026
[7] 巴特纳加,N。;Maryott,K。;Bejou,D.,《客户选择和优先级划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最佳资源分配方法》,《关系营销杂志》,6,3-4,117-130(2007)·doi:10.1300/J366v06n03_06
[8] 拉里,S。;Töyli,J。;Solakivi,T。;Ojala,L.,《企业绩效与客户驱动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清洁生产杂志》,第112期,1960-1970年(2016年)·doi:10.1016/j.jclepro.2015.06.150
[9] Li,Y.Y。;Huang,B.,异质需求下ATO制造商的产品选择与零部件补充模型,应用数学杂志,2013(2013)·Zbl 1397.90165号 ·doi:10.1155/2013/714715
[10] 邵晓凤。;Ji,J.-H.,《采购结构对多产品组装订单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欧洲运筹学杂志》,192,3981-1000(2009)·Zbl 1157.90345号 ·doi:10.1016/j.ejor.2007.10.14
[11] Schön,C.,《消费者行为吸引力选择模型下的产品线选择问题》,《欧洲运筹学杂志》,206,1260-264(2010)·Zbl 1188.91106号 ·doi:10.1016/j.jor.2010.01.012
[12] Schön,C.,《带价格歧视的最优产品线选择问题》,《管理科学》,56,5,896-902(2010)·Zbl 1232.90226号 ·doi:10.1287/mnsc.1100.1160
[13] Li,Y.Y。;丹·B。;Huang,B.,基于客户驱动需求替代的产品系列ATO制造商定价和补货政策,系统工程,26,6,817-824(2012)
[14] 丁,X.F。;丹·B。;何伟杰。;Zheng,H.H.,考虑市场奢侈和绿色偏好的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政策,中国管理科学杂志,21,5,94-102(2013)
[15] Ge,Z。;胡,Q。;Xia,Y.,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研发合作行为,生产工程研究与开发,23,4,599-609(2014)·doi:10.1111/poms.12037
[16] Frascatore,M.R.,《供应链上的研发成本分担》,《商业与经济杂志》,2011年第10期,第1-11页
[17] 松井,K.,《集成供应链中研发风险规避下基于成本的转移定价》,《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139,1,69-79(2012)
[18] 王,R。;季建华。;Ming,X.G.,政府补贴中信息产品供应链的研发合作合同协调,《国际计算机技术应用杂志》,37,3297-306(2010)
[19] Cheng,W。;张晓明。;宋浩,基于合作创新视角的供应链成员间知识交易关系契约研究,《科学研究管理》,36,7,38-48(2015)
[20] 徐伟(Xu,W.)。;郑世奇。;Chen,D.P.,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销售商合作与创新模式研究,中国管理科学杂志,22,7,116-123(2014)
[21] 布雷特,A。;Hegmanns,T。;Hellingrath,B。;Spinler,S.,《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回顾和确定未来研究方向》,Logistik management,1-35(2009)
[22] 徐,L。;Liang,D。;段,Z。;Xiao,X.,供应链中研发合作的稳定性分析,工程数学问题,2015(2015)·Zbl 1394.90059号
[23] Roth,A.,《谈判中的公理模型》(1979),德国:施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德国·Zbl 0408.90087号
[24] Muthoo,A.,《基于承诺策略的谈判模型》,《经济理论杂志》,69,1,134-152(1996)·Zbl 0852.90139号 ·doi:10.1006/jeth.1996.0041
[25] 李毅。;Huang,B。;Tao,F.,《与中小企业联盟进行集中污染物处理的定价机制设计》,《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2016年第13期,第6期,第1-13页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