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序数、更高类型上的递归和有限性。 (英语) Zbl 1441.03005号

本文的目的是在希尔伯特程序的背景下,以及Gentzen和Bernays对超限归纳法的有限解释中,对名词序数的概念进行历史性的描述。首先,希尔伯特和伯奈斯作品中的名词序数史前史以及G.苏丹1927年被遗忘的结果[Bull.Math.Soc.Roum.Sci.30,11-30(1927;JFM 53.0171.01号)]已检查。论文的后半部分讨论了名词序数在Gentzen和Ackermann的证明中的用法,以及Bernays和Gentzen试图对其进行有限证明。

MSC公司:

03-03 数学逻辑和基础的历史
01A60型 20世纪数学史
2015年1月3日 递归序数和序数符号
35层03 相对一致性和解释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Ackermann,H.R.,Aus dem Briefwechsel Wilhelm Ackermanns。《逻辑历史与哲学》,第4卷(1983年),第1-2期,第181-202页。
[2] Ackermann,W.,《Hilbertschen Widerspruchsfreiheit理论中的“非达图铽”手套》。《数学年鉴》,第93卷(1925年),第1-36页。
[3] Ackermann,W.,Zum Hilbertschen Aufbau der reellen Zahlen。《数学年鉴》,第99卷(1928年),第1期,第118-133页。
[4] Ackermann,W.,Zur Widerspruchsfreiheit der Zahlentheorie,《数学年鉴》,第117卷(1940年),第162-194页。
[5] Bellotti,L.,解读Gentzen的符号。《逻辑的历史与哲学》,第39卷(2018年),第3期,第270-288页·Zbl 1427.03062号
[6] Bernays,P.,《数学哲学与希尔伯切·贝韦斯托里》,《德国哲学》,第4卷(1930年),第326-367页。
[7] Bernays,P.、Hilberts Untersuchungenüber 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David Hilbert-Gesammelte Abhandlungen(Hilbert,D.编辑)、Springer-Verlag,柏林,1935年,第196-217页。
[8] Bernays,P.,Quelques指出,这是最重要的。《环境数学》,第34卷(1935年),第70-94页·Zbl 0014.09701号
[9] Bernays,P.,Gerhard Gentzen的《Widerspruchsfreiheit der reinen Zahlenthorie评论》。符号逻辑期刊,第1卷(1936年),第2期,第75页。
[10] Bernays,P.,Surles questions méthodologiques actuelles de la théorie hilbertienne de la démonstration,les entertiens de Zürich Sur le fodences et la me thode des sciences matiques,6-9 décembre 1938(Gonseth,F.,编辑),Leemann,Zürich,1941,第144-152页·Zbl 0061.00901号
[11] Calude,C.、Marcus,S.和Tevy,I.,非原始递归递归函数的第一个示例。《数学史》,第6卷(1979年),第380-384页·Zbl 0426.03042号
[12] Church,A.,建设性的第二类数字。《美国数学学会公报》,第44卷(1938年),第224-232页。
[13] Ewald,W.和Sieg,W.(编辑),David Hilbert关于1917-1933年算术和逻辑基础的讲座,Springer-Verlag,海德堡,2013年·Zbl 1275.03002号
[14] Fraenkel,A.,《Gabriel Sudan评论:Sur le nombre transfiniωω》。Jahrbuchüber die Fortschritte der Mathematik,第53卷(1927年),第171页。
[15] Gentzen,G.,Der Unendlichkeitsbegriff in Der Mathematik.《数学》。《密斯特郡最高法院》,第W/S 1936/37卷(1936年),第65-80页。
[16] Gentzen,G.,Die Widerspruchsfreiheit der reinen Zahlentheorie,《数学年鉴》,第112卷(1936年),第493-565页·Zbl 0014.38801号
[17] Gentzen,G.,《Unendlichkeitsbegriff und Widerspruchsfreiheit der Mathematik》。《科学与工业现状》,第535卷(1937年),第201-205页。
[18] Gentzen,G.,Die gegenwärtige Lage in der mathematischen Grundlagenforschung。《德意志数学》,第3卷(1938年),第255-268页。
[19] Gentzen,G.,Beweisbarkeit und Unbeweisbargeit von Anfangsfällen der transfiniten Induktion in der reinen Zahlenthorie,《数学年鉴》,第119卷(1943年),第140-161页·Zbl 0028.10201号
[20] Gödel,K.,U ber eine bisher noch nicht benützte Erweiterung des finiten Standpunktes公司。《辩证法》,第12卷(1958年),第280-287页·Zbl 0090.01003号
[21] Hilbert,D.,《Unendliche》。《数学年鉴》,第95卷(1926年),第161-190页。
[22] Hilbert,D.,《数学的发展》。汉堡大学数学研讨会,第6卷(1928年),第1期,第65-85页。
[23] Hilbert,D.和Bernays,P.,Grundlagen der Mathematik。一、 Die Grundlehren der mathematischen Wissenschaften,第40卷,Springer-Verlag,柏林,1934年。
[24] Hilbert,D.和Bernays,P.,Grundlagen der Mathematik。二、 Die Grundlehren der mathematischen Wissenschaften,第50卷,Springer-Verlag,柏林,1939年。
[25] Horská,A.,《哥德尔点的隐藏在哪里:Gentzen 1936年的一致性证明及其对构造顺序的表述》(2014),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Springer国际出版公司,Cham·Zbl 1282.03002号
[26] Kleene,S.C.,《序数记法》。《符号逻辑杂志》,第3卷(1938年),第150-155页·Zbl 0020.33803号
[27] Kleene,S.C.,《关于构造序数理论中谓词的形式》(第二篇论文)。《美国数学杂志》,第77卷(1955年),第3期,第405-428页·Zbl 0067.25203号
[28] Kreisel,G.,《哥德尔对直觉主义逻辑的探索》,哥德尔回忆(哥德尔,R.,Weingartner,P.和Schmetterer,L.编辑),那不勒斯图书馆,1987年,第65-186页。
[29] Mancosu,P.,《理性的冒险:数学哲学与数理逻辑的互动》,1900-1940年,(2010),牛津大学出版社·Zbl 1237.03005号
[30] Menzler-Trott,E.,《逻辑失去的天才》(2007),美国数学学会:美国数学学会,普罗维登斯,RI·兹伯利1192.01022
[31] 摩尔·G·H·希尔伯特论无限:集合论在希尔伯特思想演变中的作用。《数学史》,第29卷(2002年),第1期,第40-64页·Zbl 0996.01010号
[32] Péter,R.,U.ber den Zusammenhang der verschiedenen Begriffe der rekursiven Funktion。《数学年鉴》,第110卷(1935年),第1期,第612-632页。
[33] Péter,R.,Rekursive Funktitionen,(1951年),阿卡德米亚·基亚多:阿卡德迈亚·基亚多,布达佩斯·Zbl 0043.24802号
[34] 苏丹,G.,U-ber die geordneten Mengen。《材料纯硅酸盐》,第28卷(1925年),第3-23页。
[35] 苏丹,G.,Sur le nombre transiniωω。《社会科学通报》,第30卷(1927年),第11-30页。
[36] Szabo,M.E.(编辑),《格哈德·根岑论文集》,《逻辑研究与数学基础》,北荷兰,1969年·Zbl 0209.30001号
[37] Tait,W.W.,Gödel on intentification and on Hilbert’s finitism,Kurt Gödel:Essays for his Centennial(Feferman,s.,Parsons,C.,and Simpson,s.G.,编辑),《逻辑讲义》,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8-108页·Zbl 1220.03004号
[38] Von Neumann,J.,Zur Hilbertschen Beweistheorie,《数学》,第26卷(1927年),第1-46页。
[39] 冯·柏拉图,J.,《从窖藏中拯救:格哈德·根岑关于逻辑和数学基础的速记》(2017),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查姆·Zbl 1414.03002号
[40] Zach,R.,《希尔伯特有限论中的数字和函数》。台湾哲学与科学史杂志,第10卷(1998年),第33-60页。
[41] Zach,R.,有限主义的实践:Epsilon微积分和Hilbert程序中的一致性证明。《综合》,第137卷(2003年),第1期,第211-259页。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