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类双辊薄带连铸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模糊输出跟踪控制。 (英语) Zbl 1426.93169号

摘要:本文研究一类双辊薄带连铸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问题。利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复合非线性函数,基于高增益观测器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律的鲁棒输出跟踪控制器。首先,分别建立了辊缝和钢水液面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然后,利用中值定理将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相应的仿射非线性方程组。此外,通过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还证明了所有闭环信号都是有界的,系统输出跟踪误差可以收敛到原点的期望邻域。最后,基于半实验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参数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自适应模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库克·R。;Grocock,P.G。;托马斯,P.M。;埃德蒙兹。;亨特,J.D.,《双辊铸造工艺的发展》,《材料加工技术杂志》,55,2,76-84,(1995)·doi:10.1016/0924-0136(95)01788-7
[2] Ju,D.-Y。;赵洪云。;Hu,X-D。;Ohori,K。;Tougo,M.,镁合金薄带生产双辊铸轧工艺的热流模拟,材料科学论坛,488-489,439-444,(2005)·doi:10.4028/www.scientific.net/MSF.488-489.439
[3] Graebe,S.F.,《连铸中的控制设计和实施》,IEEE控制系统,15,4,64-71,(1995)·doi:10.1109/37.408459
[4] 赫斯基,T。;克莱门茨,D.J。;Williams,R.,连铸板坯自适应结晶器液位控制,Automatica,29,4,851-864,(1993)·Zbl 0800.93632号 ·doi:10.1016/0005-1098(93)90091-7
[5] Hong,K.-S。;Kim,J.-G。;Tomizuka,M.,带钢连铸过程的控制:分散和最佳轧制力控制,控制工程实践,9,933-945,(2001)·doi:10.1016/S0967-0661(01)00042-9
[6] Park,Y。;Cho,H.,薄带连铸过程钢水液位控制的模糊逻辑控制器,控制工程实践,13,7,821-834,(2005)·doi:10.1016/j.connengprac.2004.09.006
[7] Chen,H.-Y。;Huang,S.-J.,双辊薄带连铸过程钢水液位控制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智能制造杂志,22,4,619-626,(2011)·doi:10.1007/s10845-009-0324-4
[8] Chen,H.-Y。;Huang,S.-J.,带钢连铸过程钢水液位控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机械科学与技术杂志,24,3,755-760,(2010)·doi:10.1007/s12206-009-1212-8
[9] 张伟。;Ju,D。;赵,H。;胡,X。;姚,Y。;张毅,双辊铸轧镁合金板微扰法解耦控制模型,材料科学与技术,31,5,517-522,(2015)·doi:10.1016/j.jmst.2015.01.005
[10] Wang,H。;周,L。;Zhang,Y。;蔡,Y。;Zhang,J.,双辊铸轧工艺参数对7050铝合金微观结构和板材成形行为的影响,材料加工技术杂志,233186-191,(2016)·doi:10.1016/j.jmatprotec.2016.02.016
[11] 张,Z。;徐,S。;Zhang,B.,具有未知执行器非线性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渐近跟踪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59,5,1336-1341,(2014)·Zbl 1360.93305号 ·doi:10.1109/TAC.2013.2289704
[12] 张,Z。;徐,S。;Zhang,B.,具有时滞和死区输入的非线性系统的精确跟踪控制,Automatica,52,272-276,(2015)·Zbl 1309.93089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4.11.013
[13] Wu,L.-B。;Yang,G.-H.,一类具有死区输入的不确定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模糊集与系统,290,1-21,(2016)·Zbl 1374.93227号 ·doi:10.1016/j.fss.2015.05.006
[14] Wang,L.X.,自适应模糊系统与控制,(1994),美国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悬崖:Prentice Hall,美国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悬崖
[15] 陈,M。;Ge,S.S.,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一类不确定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神经控制,IEEE控制论汇刊,43,4,1213-1225,(2013)·doi:10.1109/TSMCB.2012.226577
[16] Bartle,R.G.,《真实分析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Real Analysis),(1964年),美国新泽西州霍博肯:威利,霍博肯,新泽西州,美国·Zbl 0116.32302号
[17] Polycarpou,M.M.,非线性系统的稳定自适应神经控制方案,IEEE自动控制汇刊,41,3,447-451,(1996)·Zbl 0846.93060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486648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