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对称超循环和高维超循环中的分歧间隙。 (英语) Zbl 1386.34074号

摘要:超循环是具有循环结构的催化系统。这些系统被认为在维持和增加益生元复制子的信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众所周知,对于足够多的超循环物种((n>4)),所有超循环成员的共存都由一个稳定的周期轨道控制。先前的研究已经表征了鞍节点(s-n)分叉,包括从稳定超循环到所有超循环成员灭绝的突然转变,或者,通过所谓的突变序列或寄生虫超越超循环。最近,对于对称五元超循环,描述了周期轨道的s-n分岔与不动点的s-n之间的分岔间隙。在周期轨道消失的复制质量因子(Q)值((Q{PO})和两个不稳定(非零)平衡点碰撞的值(Q{SS})之间发现了这个差距。在这里,我们探讨了这种差距的持续性,考虑到五成员超循环中复制速率的不对称,以及考虑到对称的、更大的超循环。我们的结果表明,马尔萨斯复制常数的不对称性和超循环成员的增加都扩大了这个间隙的大小。这一现象的含义将在与所谓的鞍残留相关的延迟跃迁的背景下进行讨论。

理学硕士:

34C23型 常微分方程的分岔理论
34A34飞机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和系统
34二氧化碳 积分曲线、奇点、常微分方程极限环的拓扑结构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llgower,E.L.和Kurt,G.[1987]数值延拓方法简介(SIAM)。
[2] Campos,P.R.A.,Fontanari,J.F.&Stadler,P.F.[2000]“超循环中的错误传播”,《物理学》。版本E612996-3002。
[3] Carrasco,P.,de la Iglesia,F.&Elena,S.F.[2007]“烟草蚀蚀病毒中单核苷酸替换引起的适应性和毒力效应的分布”,J.Virol.81,12979-12984。
[4] Duarte,J.J.、Martins,N.和Sardanyés,J.[2012]“一维映射鞍节点分岔中的比例律:复变量方法”,Nonlin。第67、541-547页·Zbl 1242.37034号
[5] Eigen,M.[1971]“物质的自组织和生物大分子的进化”,Die Naturwissenschaften58,465-523。
[6] Eigen,M.&Schuster,P.[1979]超循环。《自我组织原则》(德国施普林格-弗拉格)。
[7] Fontich,E.和Sardanyés,J.[2008],“鞍节点分岔中的一般标度律:复杂相空间研究”,J.Phys。A: 数学。Theor.41,015102·Zbl 1129.37029号
[8] Guillamon,A.、Fontich,E.和Sardanyés,J.[2015]“振荡超循环的分岔分析”,J.Theor。生物387,23-30·Zbl 1343.92413号
[9] Hofbauer,J.,Mallet-Paret,J.&Smith,H.L.[1990]“超循环系统的稳定周期解”,J.Dyn。微分方程3,423-436·Zbl 0729.34032号
[10] Kauffman,S.A.[1993]“超循环与编码”,《秩序的起源》,第9章(牛津大学出版社)。
[11] Nuño,J.C.,Montero,F.&de la Rubias,F.J.[1993]“外部波动对两个动力学上不可区分物种形成的超循环的影响”,J.Theor。生物.165553-575。
[12] Sanjuán,R.、Moya,A.和Elena,S.F.[2004]“RNA病毒中单核苷酸替换引起的适应度效应的分布”,Proc。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101,8396-8401。
[13] Sardanyés,J.和Solé,R.V.[2005]《生命起源中的鬼魂?》,《国际分歧与朝觐》,第16期,2761-2765页·Zbl 1185.37199号
[14] Sardanyés,J.&Solé,R.V.[2006]“空间扩展的二元超循环中的分岔和相变”,J.Theor。生物学234,468-482·Zbl 1447.92173号
[15] Sardanyés,J.&Solé,R.V.[2007]“非线性复制子网络中的延迟跃迁:关于幽灵和超循环”,《混沌独奏》。分形31,313-319·Zbl 1134.92304号
[16] Silvestre,D.A.M.M.和Fontanari,J.F.[2008]“超循环的信息容量”,J.Theor。生物。254,804-806·Zbl 1400.92380号
[17] Simó,C.[1990]“关于不变量流形的分析和数值逼近”,载于《现代医学杂志》(前沿编辑,巴黎),第285-329页。
[18] Smith,J.M.和Szathmary,E.[1995]《进化中的主要转变》(牛津大学出版社)。
[19] Strogatz,S.H.和Westervelt,R.M.[1989]“电荷密度波延迟切换的预测功率定律”,《物理学》。版本B40,10501-10508。
[20] Strogatz,S.H.[2000]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Westview出版社)。
[21] Trickey,S.T.和Virgin,L.N.[1998]“Duffing振荡器鞍节点残余附近的瓶颈现象”,Phys。莱特。A248185-19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