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具有长时滞的多输入-输出时滞传递函数矩阵表示的模拟系统的数字控制器设计。 (英语) Zbl 1267.93105号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变量模拟系统的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该系统由具有长时滞的最小可实现多输入-输出时滞传递函数矩阵表示。首先,将具有多输入-输出时滞的模拟传递函数矩阵最小化,并用无时滞状态空间模型和多输出时滞函数表示。针对具有复数极点的特定多重时滞传递函数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小实现方案。然后利用最小无延迟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线性二次调节器(LQR)设计。此外,通过预测状态匹配方法对设计的模拟LQR进行数字重新设计,以从预先设计的高增益模拟控制器中找到低增益数字控制器。为了实现数字重新设计的控制器,针对具有长时滞的多时滞系统构造了数字观测器。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元62角 数字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K.J.Astrom,B.Wittenmark,《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与设计》(普伦蒂斯·霍尔,纽约,1977年)
[2] M.Basin,J.Rodriguez-Gozalez,L.Firedman,线性状态延迟系统的最优和鲁棒控制。J.Franklin Inst.344(6),830-845(2007)·Zbl 1119.49021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06.10.002
[3] W.Chang,J.B.Park,H.J.Lee,Y.H.Joo,线性时不变系统数字重新设计的LMI方法。IEE程序。,控制理论应用。149, 297–302 (2002) ·doi:10.1049/ip-cta:20020430
[4] Y.P.Chang,H.Malki,J.S.H.Tsai,L.S.Shieh,G.Chen,状态和输入约束不确定混合时滞系统基于混沌-EP的数字再设计。IEEE传输。仪器。测量。58(12), 3959–3971 (2009) ·doi:10.10109/TIM.2009.2021240
[5] T.Chen,B.Francis,《最佳采样数据控制系统》(Springer,Berlin,1995)·Zbl 0847.93040号
[6] D.Chen,D.E.Sebrg,基于Gershgorin频带的多PI/PID控制器设计。IEE程序。,控制理论应用。149(1), 68–73 (2002) ·doi:10.1049/ip-cta:20020092
[7] R.Dargahi,AHD Markazi,H最优数字再设计方法。J.Franklin Inst.334,553–564(2007)·Zbl 1269.93058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06.02.028
[8] G.C.Goodwin,S.F.Graebe,M.E.Salgado,控制系统设计(Prentice Hall,纽约,2001)
[9] S.M.Guo,L.S.Shieh,G.Chen,C.F.Lin,《有效混沌轨道跟踪器:基于预测的数字重新设计方法》。IEEE传输。电路系统。一、 芬丹。理论应用。47(11), 1557–1570 (2000) ·Zbl 0999.9302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81.895324
[10] S.S.Hung,T.T.Lee,具有时滞状态和控制的广义系统的无记忆H控制器。J.Franklin Inst.336(6),911–923(1999)·Zbl 0979.93031号 ·doi:10.1016/S0016-0032(99)00018-6
[11] F.L.Lewis,V.L.Syrmos,《最优控制》(Wiley,纽约,1995)
[12] Y.Y.Liu,W.D.Zhang,L.L.Ou,具有时滞的二乘二过程的分析解耦PI/PID控制器设计。IET控制理论应用。1, 409–416 (2007) ·doi:10.1049/iet-cta:20060149
[13] J.M.Madsen,L.S.Shieh,S.M.Guo,多变量多时滞模拟系统的状态空间数字PID控制器设计。《亚洲控制杂志》8(2),161–173(2006)·doi:10.1111/j.1934-6093.2006.tb00266.x
[14] M.S.Mahmoud,F.M.AL-Shunni,Y.Shi,不确定跳变时滞系统的混合H2/H控制。J.Franklin Inst.345(5),536–552(2008)·Zbl 1167.93024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08.03.001
[15] C.A.Rabbath,N.Hori,数字重新设计的简化PIM方法。IEE程序。,控制理论应用。150(4), 335–346 (2003) ·doi:10.1049/ip-cta:20030633
[16] N.Rafee,T.Chen,O.P.Malki,模拟控制器最佳数字重新设计技术。IEEE传输。控制系统。技术。5(1), 89–99 (1997) ·doi:10.109/87.553667
[17] Y.Rosenvasser,K.Polyakov,B.Lampe,拉普拉斯变换在连续控制系统数字重新设计中的应用。IEEE传输。自动。控制44(4),883–886(1999)·Zbl 1073.93546号 ·doi:10.10109/9.754840
[18] L.S.Shieh,W.M.Wang,M.K.Appu Panicher,级联模拟系统的PAM和PWM数字控制器设计。ISA事务。37, 201–213 (1998) ·doi:10.1016/S0019-0578(98)00026-3
[19] L.S.Shieh,H.M.Dib,R.E.Yates,通过最佳根聚焦技术进行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的顺序设计。IEE程序。第四部分控制理论应用。l35(4),289–294(1988)·Zbl 0646.93026号
[20] L.S.Shieh,H.M.Dib,S.Ganesan,在指定区域内具有特征值位置的线性二次调节器。Automatica 24(6),8l9–823(1988)·Zbl 0659.93027号 ·doi:10.1016/0005-1098(88)90058-1
[21] L.S.Shieh,B.B.Decrocq,J.L.Zhang,级联模拟控制器的最佳数字重新设计。最佳方案。控制应用程序。方法12205-219(1991)·Zbl 0779.93016号 ·doi:10.1002/oca.4660120402
[22] Y.T.Tsay,L.S.Shieh,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块分解和块模型控制。Automatica 19(1),29–40(1983)·Zbl 0498.93032号 ·doi:10.1016/0005-1098(83)90072-9
[23] J.S.H.Tsai,C.L.Wei,S.M.Guo,L.S.Shieh,C.R.Liu,针对执行器故障的非线性时变采样数据系统基于EP的自适应跟踪器,带观测器和故障估计器。J.富兰克林研究所345(5),508–535(2008)·Zbl 1167.93371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08.02.003
[24] Q.G.Wang,B.Zou,Y.Zhang,多变量多时滞系统的解耦Smith预估器设计。事务处理。仪器化学。工程A 8565–572(2000)·doi:10.1205/026387600527716
[25] Q.G.Wang,T.H.Lee,C.Lin,《继电器反馈:分析、识别和控制》(Springer,伦敦,2003)
[26] H.P.Wang,L.S.Shieh,Y.Zhang,J.S.H.Tsai,多时滞传递函数矩阵的最小实现。IET控制理论应用。1(5), 1294–1301 (2007) ·doi:10.1049/iet-cta:20060281
[27] R.K.Wood,M.W.Berry,二元蒸馏塔的终端成分控制。化学。工程科学。28, 1707–1717 (1973) ·doi:10.1016/0009-2509(73)80025-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