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微电机动力学。 (英语) Zbl 1197.37140号

概述了我国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微电机动力学的发展概况。我们考虑了机械和电气现象之间最重要的耦合,然后重点研究了微电机和功率MEMS器件的动态建模和仿真。对考虑尺度效应的转子和干摩擦轴承的磨损和摩擦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静电微电机转子和轴瓦的接触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描述并讨论了摩擦冲击微电机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最后,我们简要回顾了气体微轴承的缩放效应和滑移效应,并进一步考虑了微旋转机械转子-轴承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微观尺度上对微转子非线性动力学进行全面研究,对于设计合理的系统和建立可靠的微机电系统微旋转机械诊断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社论评论:有人怀疑这本杂志是否有适当的同行评议程序。主编已经退休,但根据出版商的一份声明,在他的指导下接受的文章都是在没有额外控制的情况下出版的。

MSC公司:

37号35 控制中的动态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Trimmer,W.S。;Gabriel,K.J.,实用静电微电机的设计考虑,传感器驱动a,11,189-206(1987)
[2] Epstein AH、Senturia SD、Anathasuresh G、Ayon A等,《电力MEMS和微引擎》。1997年固体传感器和致动器国际会议论文集,伊利诺伊州芝加哥:1997年6月16日至19日。第753-6页。;Epstein AH、Senturia SD、Anathasuresh G、Ayon A等,《电力MEMS和微引擎》。1997年固体传感器和致动器国际会议论文集,伊利诺伊州芝加哥:1997年6月16日至19日。第753-6页。
[3] 风扇,L.F。;Tai,Y.C。;Muller,R.S.,《集成电路加工静电微电机,传感器致动器》,20,41-47(1989)
[4] 莱格滕贝格,R。;Berenschot,E。;巴尔,J.V。;Elwenspoek,M.,静电下定子轴向间隙多晶硅摆动电机第二部分:制造与性能,微电子机械系统杂志,7,1,87-93(1998)
[5] 杨,C。;X.赵。;丁·G。;张,C。;蔡斌,《轴向磁通电磁微电机》,J Micromech Microeng,11,113-117(2001)
[6] 佩尔斯,J。;Reynaerts博士。;Verplaetsen,F.,便携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用轴向微型涡轮机的开发,J Micromech Microeng,13,S190-S195(2003)
[7] A.P.伦敦。;Ayon,A.A。;爱泼斯坦,A.H。;斯皮林,S.M。;哈里森,T。;Peles,Y.,高压双组元火箭发动机的微制造,传感器执行器a,92,351-357(2001)
[8] A.P.伦敦。;爱泼斯坦,A.H。;Kerrebrock,J.L.,高压双组元推进剂微型火箭发动机,AIAA J推进与动力,17,4,780-787(2001)
[9] Kang,P。;田中,S。;Esashi,M.,基于MEMS的涡轮增压器在单转子上的演示,J Micromech Microeng,151076-1087(2005)
[10] 杜福尔,I。;Sarraute,E。;法语,O。;Abbas,A.,血管内回声成像系统静电微电机的自我控制模拟,传感器驱动A,62748-751(1997)
[11] Polla D、Erdman A、Peichel D、Rizq R、Gao Y、Markus D。手术用精密微电机。2000年10月12日至14日,法国里昂,第一届国际IEEE-EMBS医学和生物微技术年度专题会议。第180-3页。;Polla D、Erdman A、Peichel D、Rizq R、Gao Y、Markus D。手术用精密微电机。2000年10月12日至14日,法国里昂,第一届国际IEEE-EMBS医学和生物微技术年度专题会议。第180-3页。
[12] 高林明,陈毅,林林明,严国忠。基于微电机的新型内窥镜。摘自:IEEE医学和生物学会工程第20届国际年会论文集,第20卷。1998年第4期。第1822-5页。;高林明,陈毅,林林明,严国忠。基于微电机的新型内窥镜。摘自:IEEE医学和生物学会工程第20届国际年会论文集,第20卷。1998年第4期。第1822-5页。
[13] 爱泼斯坦。毫米级MEMS燃气轮机发动机。收录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2003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涡轮增压器展览会(ASME turbo expo 2003)陆、海、空动力会议记录:2003年6月。第1-28页。;爱泼斯坦。毫米级MEMS燃气轮机发动机。在:2003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涡轮博览会陆地、海洋和空中动力会议记录,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2003年6月。第1-28页。
[14] Mathieson D,Yang SJ,Flockhart S。微尺度摩擦力:对微电机的影响。1995年11月30日,IEE微工程材料测量方法座谈会。第3/1-3/4页。;Mathieson D,Yang SJ,Flockhart S。微尺度摩擦力:对微电机的影响。1995年11月30日,IEE微工程材料测量方法座谈会。第3/1-3/4页。
[15] Frechette,L.G。;雅各布森,S.A。;Breuer,K.S.,《高速微加工硅涡轮机械和液膜轴承》,《微电子机械系统杂志》,14,1,141-152(2005)
[16] 巴特,S.F。;梅里加尼,M。;Tavrow,L.S。;Lang,J.H.(朗,J.H.)。;Senturia,S.D.,《电动微电机动力学》,IEEE Trans-Electron Dev,39,3,566-575(1992)
[17] Muller,R.S.,《传感器驱动A的微观动力学》,21-23,1-8(1990)
[18] Endemano,A。;Fourniols,J.Y。;卡蒙,H。;Marchese,A.,平面静电微电机的VHDL-AMS建模与仿真,J Micromech Microeng,13,580-590(2003)
[19] 杜福尔,I。;Sarraute,E.S。;Abbas,A.,仅使用分析方程优化静电微电机的几何结构,J Micromech Microeng,6108-111(1996)
[20] Tai,Y.C。;Muller,R.S.,《集成电路加工微电机的摩擦研究》,传感器致动器,21180-183(1990)
[21] Beerschwinger,美国。;新几内亚米尔恩。;Yang,S.J。;鲁本,R.L。;桑斯特,A.J。;Ziad,H.,微电机的静电和机械耦合有限元分析,J Microelectromech Syst,3162-171(1994)
[22] Beerschwinger,美国。;鲁本,R.L。;Yang,S.J.,微电机轴承的摩擦研究,传感器驱动器A,63,229-241(1997)
[23] Zhang,W.M。;Meng,G。;Li,H.G.,静电微电机及其可靠性,微电子可靠性,451230-1242(2005)
[24] Salman A,Napieralski A.使用改进的平行板模型模拟和优化VC微电机。收录:第二届国际会议建模与仿真微系统会议记录,美国波多黎各:1999年4月19日至21日。第609-12页。;Salman A,Napieralski A.使用改进的平行板模型模拟和优化VC微电机。收录:第二届国际会议建模与仿真微系统会议记录,美国波多黎各:1999年4月19日至21日。第609-12页。
[25] 梅里加尼,M。;巴特,S.F。;Tavrow,L.S。;Lang,J.H。;Senturia,S.D.,VC侧驱动电机的设计和微加工原理,真空科学技术杂志,A83614-3624(1990)
[26] 威克,S。;巴巴,P.D。;Savini,A.,“伯克利”静电微电机的三维计算机辅助分析,Proc IEEE Trans-Magn,31,3,2108-2111(1995)
[27] Pelikant,A。;威克,S。;Komeza,K.,硅微电机动态状态的计算机模拟,Int J Comput Math Electric Electron Eng,17,1-3307-312(1998)
[28] Razek A.使用对偶公式的互补性计算三维静电局部场和力。1995年1月26日,IEE静电计算学术讨论会。第3/1-3/3页。;Razek A.使用对偶公式的互补性计算三维静电局部场和力。1995年1月26日,IEE静电计算学术讨论会。第3/1-3/3页。
[29] Belmans R,Hameyer K。微观结构的计算机建模技术。1997年5月7日,IEE关于微观结构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半天座谈会。第2/1-2/3页。;Belmans R,Hameyer K。微观结构的计算机建模技术。1997年5月7日,IEE关于微观结构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半天座谈会。第2/1-2/3页。
[30] Sun,K.H。;赵永平,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微机械设计方法,《国际非线性科学数值模拟》,第1期,第5期,第405-414页(2000)
[31] 北卡罗来纳州布卡里。;Lefevre,Y。;Spiteri,P.,在三维有限元代码中对静电电机的运动建模,Proc IEEE Trans Magn,7,4,722-727(2000)
[32] Piekos,E。;Breuer,K.,《微机械制造用非理想气体润滑径向轴承的伪空间轨道模拟》,ASME Tribol杂志,121,604-609(1999)
[33] 刘立新。;特奥·C·J。;爱泼斯坦,A.H。;Spakovszky,Z.S.,微型涡轮机用静压气体径向轴承,ASME J Vib Acoust,127157-164(2005)
[34] 北萨沃利德斯。;布鲁尔,K.S。;雅各布森。;Ehrich,F.F.,超短混合气体轴承的低阶模型,ASME Tribol杂志,123,368-375(2001)
[35] Kumar S、Cho D、Carr W.微电机用悬浮轴承。收录:第六届固态传感器和执行器国际会议论文集(Transducers’9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1991年6月24日至28日。第882-5页。;Kumar S、Cho D、Carr W.微电机用悬浮轴承。收录:第六届固态传感器和执行器国际会议论文集(Transducers’9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1991年6月24日至28日。第882-5页。
[36] Bhushan,B。;Nosonovsky,M.,干湿摩擦、磨损和界面温度中的尺度效应,纳米技术,15749-761(2004)
[37] Bhushan,B.,摩擦学导论(2002),威利:威利纽约,第214-31页
[38] Majumdar,A。;Bhushan,B.,分形几何在表面粗糙度表征和接触力学中的作用,ASME Tribol杂志,112205-216(1990)
[39] Bhushan,B。;Nosonovsky,M.,使用应变梯度塑性和位错辅助滑动(微滑移)的摩擦尺度效应,《材料学报》,51,4331-4345(2003)
[40] Bhushan,B。;Nosonovsky,M.,因粘着和二体和三体变形(犁耕)引起的摩擦中尺度效应的综合模型,《材料学报》。,52, 2461-2474 (2004)
[41] Zhang,W.M。;Meng,G.,微电机转子衬套和接地层之间滑动磨损的数值模拟,传感器Acutat A,126,15-24(2006)
[42] Zhang,W.M。;Meng,G.,可变电容微电机半球形转子衬套的摩擦和磨损研究,微晶技术,12,4,283-292(2006)
[43] 陈,医学博士。;Lin,J.W。;李,S.C。;Chang,K.M。;Li,W.L.,修正分子气体润滑方程在微电机衬套分析中的应用,Tribol Int,37,507-513(2004)
[44] Zhao,Y.P。;Yu,T.X.,MEMS失效模式与微尺度粘着接触理论,国际非线性科学数值模拟,1361-372(2000)
[45] Qu,J.J。;周天勇,一种测量行波超声波电机定子和转子接触状态的电接触方法,超声波,41561-567(2003)
[46] 桑珀,V.D。;Sangster,A.J.,具有集成同步控制的多定子LIGA制造的静电摆动电机,J Microelectromech Syst,7,2214-223(1998)
[47] Zhang,W.M。;Meng,G.,静电微电机转子和轴承轮毂之间的接触动力学,微晶技术,11438-443(2005)
[48] 张WM,孟G.可变电容微电机转子的接触分析。ASME 2005国际设计工程技术会议和计算机及工程信息会议,9月,第1卷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24-282005。第383-9页。;张WM,孟G.可变电容微电机转子的接触分析。ASME 2005国际设计工程技术会议和计算机及工程信息会议,9月,第1卷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24-282005。第383-9页。
[49] E.V.卡彭科。;Wiercigrach,M。;Cartmell,M.P.,非连续非线性转子系统的规则和混沌动力学,混沌,孤子和分形,13,6,1231-1242(2002)·Zbl 1074.70565号
[50] E.V.卡彭科。;巴甫洛夫斯卡娅,E.E。;Wiercigrach,M.,预加载Jeffcott转子的分岔分析,混沌、孤子与分形,15407-416(2003)·Zbl 1098.70531号
[51] Zhang,W.M。;Meng,G.,具有摩擦冲击的高速微电机系统的稳定性、分岔和混沌分析,Sensor Acutat a,127,1163-178(2006)
[52] Qin,W.Y。;Chen,G.R。;Meng,G.,摩擦冲击悬臂转子的非线性响应,混沌、孤子和分形,191161-1172(2004)·Zbl 1107.70304号
[53] 福井,S。;Kaneko,R.,使用分子气膜润滑方程估算微电机滑动衬套下的气膜润滑效果,磨损,168175-179(1993)
[54] Mohamed,Gad-el-Hak,《评论:MEMS中的流动物理》,机械工业,2314-341(2001)
[55] 斯帕科夫斯基,Z.S。;Liu,L.,超短静压气体径向轴承的标度定律,ASME J Vib Acust,127,254-261(2005)
[56] Hamrock,B.J.,《流体膜润滑基础》(1994),麦格劳-希尔:美国麦格劳
[57] 张WM、孟G、魏克星。微电机滑动轴承分子气膜润滑的滑移模型。载于:ICMEM2005,机械工程和力学国际会议,第2卷。中国南京:2005年10月26日至28日。第1422-7页。;张WM、孟G、魏克星。微电机滑动轴承分子气膜润滑的滑移模型。载于:ICMEM2005,机械工程和力学国际会议,第2卷。中国南京:2005年10月26日至28日。第1422-7页。
[58] 赵S.X。;Xu,H。;Meng,G。;Zhu,J.,对称单盘柔性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分析,Tribol Int,38,8,749-756(2005)
[59] 王,C.C。;Jang,M.J。;Yeh,Y.L.,由相对较短气体径向轴承支撑的柔性转子的分岔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混沌、孤子和分形,32,566-582(200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