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配置机器人的基于网络的重新配置路径。 (英语) 兹比尔1147.93373

摘要:针对自配置机器人的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分析方法。名为“AMOEBA-I”的自配置模块化机器人具有九种非同构配置,由配置网络组成。机器人的每个配置都被定义为加权有向配置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从一种配置到另一种配置的转换由具有非负权重的有向路径表示。将图论应用于重构分析,根据这些配置的拓扑信息定义了重构路径、可重构矩阵和路径矩阵。图论中的算法被用于枚举可用的重构路径并确定最佳重构路径。数值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也可能适用于其他自配置机器人的配置控制和重构规划。

MSC公司:

93C85号 控制理论中的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等)
68T40型 机器人人工智能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Fukuda T,Nakagawa S.动态可重构机器人系统。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洛斯阿拉米托斯:IEEE,1988年。1581–1586
[2] Fukuda T,Nakagawa S.动态可重构机器人系统CEBOT的单元间自主接近、对接和分离方法。JSME国际期刊,1990,33(2):263–268
[3] Yim M.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In:程序。高级机电一体化JSME国际会议。东京:IEEE,1993年。283–288
[4] Yim M、Duff D、Roufas K.Polybot: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旧金山:IEEE,2000年。514–520
[5] Chirikjian G.变形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圣地亚哥:IEEE,1994年。449–455
[6] Shen W M,Salemi B,Will P.CONRO自配置机器人的激素激励自适应通信和分布式控制。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化,2002,18(5):700–712·doi:10.10109/TRA.2002.804502
[7] Stöy K,Shen W M,Will P.在链式自配置机器人中使用基于角色的控制产生运动。IEEE Trans Mechatron,2002,7(4):410–417·doi:10.1109/TMECH.2002.806223
[8] Rus D,Vona M.水晶机器人:使用可压缩单元模块进行自我重组。自主机器人,2001,10(1):107–124·Zbl 1030.68833号 ·doi:10.1023/A:1026504804984
[9] Kotay K,Rus D,Vona M,McGray C.自我配置机器人分子。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鲁汶:IEEE,1998年。424–431 ·Zbl 0948.70522号
[10] Murata S、Kurokawa H、Kokaji S自组装机。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1994年。441–448
[11] Murata S、Yoshida E、Tomita K等。模块化机器人系统的硬件设计。In:程序。IEEE/RSJ智能机器人和系统国际会议。高松:IEEE,2000年。2210–2217
[12] 吉田E、村田S、科卡吉S等。恢复体形!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自配置模块化微型机器人的硬件原型。IEEE机器人自动化杂志,2002,9(4):54–60·doi:10.10109/MRAA.2002.1160072文件
[13] Suh J、Homans S、Yim M.Telecubes:自配置机器人模块的机械设计。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华盛顿:IEEE,2002年。4095–4101
[14] Unsal C,Khosla P.模块化自配置机器人系统的机电一体化设计。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旧金山:IEEE,2000年。1742–1747
[15] 刘继光,马世光,陆振林,等。新型链式变形模块化机器人系列的设计与实验。In:程序。IEEE机器人和仿生学国际会议。香港:IEEE,2005年。318–323
[16] 刘建国,王永川,李斌,等。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非同构构形的表示和枚举。中国机械工程杂志,2006,42(1):98–105
[17] Liu J G,Wang Y C,Li B,et al.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的中心配置选择技术。科学中国期刊F-Inf Sci,2007,50(5):697–910·Zbl 1181.70013号 ·doi:10.1007/s11432-007-0068-8
[18] Chen I M.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加州理工学院博士论文,1994年
[19] Yoshida E、Murata S、Kamimura A等。一种可自我配置的模块化机器人:重新配置规划和实验。国际机器人研究杂志,2002,21(10):903–916·doi:10.1177/0278364902021010835
[20] Duff D,Yim M,Roufas K。PolyBot的进化: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In:程序。COE/超级机械系统研讨会,东京,2001
[21] Nguyen A、Guibas L J、Yim M。受控模块密度有助于重新配置规划。In:程序。《机器人算法基础研讨会》,汉诺威,2000年。23–36 ·Zbl 0986.68148号
[22] Butler Z、Kotay K、Rus D等。基于网格的自配置机器人的通用分散运动控制。国际机器人研究杂志,2004,23(9):919–938·doi:10.1177/0278364904044409
[23] Diestel R.图论,数学研究生课文173。第三版,纽约:Springer-Verlag,2005
[24] Gondran M,Minoux M。图和算法。纽约:Wiley-Interscience,1984年·Zbl 0611.90096号
[25] Jungnini D.图、网络和算法。柏林,海德堡:Springer-Verlag,1999
[26] Chen I M,Burdick J W.列举模块化机器人系统的非同构装配配置。In:程序。IEEE/RSJ智能机器人和系统国际会议,1993年。1985–1992
[27] Yim M、Goldberg D、Casal A.闭合链重构的连接规划。In:程序。SPIE 4196,机器人系统中的传感器融合和分散控制III.波士顿:SPIE,2000。402–412
[28] 毕志明,张伟杰。模块化机器人构型的并行优化设计。机器人系统杂志,2001,18(2):77–87·Zbl 1006.70006号 ·doi:10.1002/1097-4563(200102)18:2<77::AID-ROB1007>3.0.CO;2-A型
[29] Castano A,Will P.代表和发现CONRO机器人的配置。In:程序。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首尔:IEEE,2001年。3503–350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