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四维混沌系统。 (英语) Zbl 1071.37025号

摘要:本文报道了一个新的四维连续自治混沌系统,其中每个方程都包含一个三项叉积。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和分岔图分析了系统的基本性质。

MSC公司:

37D45号 奇异吸引子,双曲行为系统的混沌动力学
34C28个 常微分方程的复杂行为与混沌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parrow,C.,《洛伦兹方程:分岔、混沌和奇怪吸引子》(1982),Springer-Verlag:Springer-Verlag NY·Zbl 0504.58001号
[2] Rösslor,O.E.,《连续混沌方程》,《物理学》。莱特。A、 57、397-398(1976)·Zbl 1371.37062号
[3] Chen,G.,通过反馈的混沌化:离散情况,(Chen,G.;Yu,X.,混沌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159-177·Zbl 1330.93107号
[4] 陈,G。;Ueta,T.,还有另一个混沌吸引子,Int.J.Bifurcat。《混沌》,91465-1466(1999)·Zbl 0962.37013号
[5] 尤塔,T。;Chen,G.,Chen方程的分岔分析,国际期刊分岔。《混沌》,1917-1931年第10期(2000年)·Zbl 1090.37531号
[6] Liu,W.B。;Chen,G.,《一个新的混沌系统及其生成》,国际期刊《分岔》。《混沌》,13,261-267(2003)·Zbl 1078.37504号
[7] 吕,J.H。;Chen,G.,创造了一个新的混沌吸引子,国际J·分叉猫。《混沌》,12659-661(2002)·Zbl 1063.34510号
[8] 吕,J.H。;陈,G。;Celikovský,S.,《弥合洛伦兹体系和陈体系之间的差距》,国际J.Bifurcat。《混沌》,第12期,第2917-2926页(2002年)·Zbl 1043.37026号
[9] Vanecek,A。;塞利科夫斯克,S.,《控制系统:从线性分析到混沌合成》(1996),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斯霍尔伦敦·Zbl 0874.93006号
[10] Wang,X.F.,通过反馈控制在连续时间系统中生成混沌,(Chen,G.;Yu,X.,混沌控制:理论和应用(2003),Springer:Springer-Blin),179-204·Zbl 1043.93027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