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气氛对吸湿织物内热、水和气体传递的影响。 (英语) Zbl 1107.80304号

总结:建立了吸湿多孔材料同时传热传质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水的蒸发/冷凝和运动、纤维的吸附/解吸以及空气对多孔介质中传质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数值计算并比较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温度、湿度、液态水饱和度和大气的分布。可以得出结论,大气压力对吸湿多孔材料中的热质传递过程有重要影响。

MSC公司:

80A20型 传热传质、热流(MSC2010)
76S05号 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滤;渗流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en Nasrallah,S。;Perre,P.,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中传热和传质模型的详细研究,国际。《热质传递杂志》,31,5,957-967(1988)·Zbl 0665.76101号
[2] 唐斯,J.G。;Mackay,B.H.,羊毛床中水蒸气的吸附动力学,高分子科学杂志。,第28页,第45-67页(1958年)
[3] 范,J。;Wen,X.,《利用相变和流动冷凝液模拟纤维绝缘的热量和水分传递》,国际。《热质传递杂志》,45,4045-4055(2002)·Zbl 1006.76574号
[4] 加文,D。;Baggio,P.,可变形多孔介质中的热、水和气流耦合,国际。J.数字。液体方法,20969-987(1995)·Zbl 0854.76052号
[5] Henry,P.S.H.,《吸收介质中的扩散》,Proc。罗伊。《社会学杂志》,171,215-241(1939)·Zbl 0023.42102号
[6] 雷树业;郑冠友,湿非饱和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数值模拟,清华大学,37,2,86-90(1997),(中文)
[7] 李毅。;Holcombe,B.V.,羊毛织物中湿热耦合扩散的两阶段吸附模型,《纺织研究杂志》,62,4,211-217(1992)
[8] 李毅。;Luo,Z.X.,湿度瞬变期间吸湿织物中水分扩散的物理机制,J.纺织研究所,91,302-316(2000)
[9] 林瑞泰,《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导论》(1995),科学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10] 罗,Z.X。;范,J。;Li,Y.,多孔服装组件中吸附和冷凝的热湿传递及数值模拟,《热质传递杂志》,43,16,2989-3000(2000)·Zbl 0969.76085号
[11] Nordon,P。;David,H.G.,《吸湿性纺织材料中水分和热量的耦合扩散》,国际。J.热质传递,10853-866(1967)
[12] 瓦特,I.C.,羊毛-水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第二部分。两阶段吸收的机制,《纺织研究杂志》,30644-651(1960)
[13] 穆尧,《纺织材料科学》(1996),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纺织出版社
[14] 朱庆勇,羊毛织物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国际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2000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国北京,第621-626页。;朱庆勇,羊毛织物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国际会议,2000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国北京,第621-626页。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