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型对多荷载工况下的结构进行拓扑优化。 (英语) Zbl 1102.74036号

总结: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应力约束下多工况下结构拓扑优化的方法。采用纤维增强正交异性复合材料作为材料模型,模拟桁架式连续梁的本构关系。节点处的纤维密度和取向被视为设计变量。首先,对于每个载荷情况,纤维方向与主应力方向对齐,并根据沿纤维方向的应变调整纤维密度。然后,为了优化结构,通过约束其弹性矩阵来确定多个载荷工况下的纤维密度和取向,以接近为每个单一载荷工况定义的最佳结构的弹性矩阵。最后,根据纤维密度和取向形成的连续线,提出了最优结构中的构件分布。文中给出了几个例子来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第74页第15页 固体力学优化问题的拓扑方法
74E30型 复合材料和混合物特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Allaire,Struct Opt,28,87(2004)
[2] 《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弯管》,71,197(1988)·兹伯利0671.73065 ·doi:10.1016/0045-7825(88)90086-2
[3] 《国际数理工程杂志》,38,1149(1995)·Zbl 0822.73047号 ·doi:10.1002/nme.1620380705
[4] 《应用力学杂志》Bends,61,930(1994)
[5] Duysix,Int J Numer Meth Engng,431453(1998年)·Zbl 0924.73158号 ·doi:10.1002/(SICI)1097-0207(19981230)43:8<1453::AID-NME480>3.0.CO;2-2
[6] Eschenauer,Appl Mech Rev,54,331(2001)·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1388075
[7] Guedes,Struct Opt,第14页,第193页(1997年)·doi:10.1007/BF01812523
[8] Hull D(1981)《复合材料导论》,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
[9] H、 Aerosp Sci-Technol,5541(2001)·Zbl 1042.74044号 ·doi:10.1016/S1270-9638(01)01125-7
[10] 徐,《计算结构》,79,1049(2001)·doi:10.1016/S0045-7949(00)00194-2
[11] 佩德森,结构光学,24,37(2004)·doi:10.1007/s00158-003-0295-6
[12] Prager,《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3349(1974)·Zbl 0278.73044号 ·doi:10.1016/0045-7825(74)90019-X
[13] Querin,《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189559(2000)·Zbl 1003.74059号 ·doi:10.1016/S0045-7825(99)00309-6
[14] Rozvany,Struct Opt,21,90(2001)·doi:10.1007/s001580050174
[15] Taylor,Struct Opt,第16页,第116页(1998年)
[16] 谢英计算,11295(1994)·Zbl 0941.74524号
[17] 谢,计算结构,49,885(1993)·doi:10.1016/0045-7949(93)90035-C
[18] 周,机械学报,34935(2002)
[19] 周,Struct Opt,28,69(200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