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类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事件触发模糊H_(infty)控制,使用异步规范化隶属函数的偏差界。 (英语) Zbl 1327.93252号

摘要:本文关注事件触发\({高}_\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为了降低网络带宽利用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事件触发传输方案。在此方案下,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被表示为具有异步归一化隶属函数的Takagi-Sugeno模糊阈值误差相关系统。然后,通过使用异步规范化隶属函数的偏差界,导出了事件触发传输方案和模糊控制器参数存在的一些充分条件,使得具有异步归一化隶属函数的Takagi-Sugeno模糊门限误差相关系统在给定的条件下渐近稳定\({高}_\infty \)衰减水平。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降低一些现有结果的保守性。最后,通过两个实例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法和事件触发传输方案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93元65角 离散事件控制/观测系统
93B36型 \(H^\infty)-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阿里诺,C。;Sala,A.,《隶属度不确定的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扩展》,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38,2,558-563(2008)
[2] 博伊德,S。;Ghaoui,L.E。;Feron,E。;Balakrishnan,V.,《系统和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1994),SIAM:SIAM Philadelphia·Zbl 0816.93004号
[3] Carnevale博士。;特尔,A.R。;Nešić,D.,网络控制系统改进最大允许传输间隔的Lyapunov证明,IEEE自动控制事务,52,5,892-897(2007)·Zbl 1366.93431号
[4] Chu,H。;Fei,S。;岳,D。;彭,C。;Sun,J.,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H_∞)量化控制,模糊集与系统,17499-113(2011)·Zbl 1221.93139号
[5] Han,Q.-L.,关于具有时变离散时滞和范数不确定性的中立型系统的鲁棒稳定性,Automatica,401087-1092(2004)·Zbl 1073.93043号
[6] 赫斯帕尼亚,J.P。;Naghshtabrizi,P。;Xu,Y.,网络控制系统最新结果调查,IEEE学报,95,1,138-162(2007)
[7] 贾小川。;张德伟。;郝,X.-H。;Zheng,N.-N.,T-S模糊模型中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模糊(H_∞)跟踪控制,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39,4,1073-1079(2009)
[8] X.-C.-Jia;张德伟。;郑丽华。;Zheng,N.-N.,一类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与镇定:T-S模糊方法,自然科学进展,181031-1037(2008)
[9] 蒋,X。;Han,Q.-L.,关于一类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IEEE模糊系统汇刊,16,4,1050-1060(2008)
[10] Katz,P.L.,计算一些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近似解的通用一维搜索算法,国际控制杂志,20,4,655-672(1974)·Zbl 0288.49022号
[11] Kim,D.W。;Lee,H.J.,关于“基于T-S模糊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鲁棒(H_∞)设计”的评论,IEEE工业信息学报,5,4(2009),507-507
[12] Lam,香港。;Narimani,M.,不完全前提匹配下基于模糊模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性能设计,IEEE模糊系统汇刊,17,4,949-961(2009)
[14] 刘,X。;Zhang,Q.,基于模糊观测器的T-S模糊系统(H_∞)控制器设计新方法(基于LMI),Automatica,39,1571-1582(2003)·Zbl 1029.93042号
[15] Mazo,M。;Tabuada,P.,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络的分散事件触发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56,10,2456-2461(2011)·Zbl 1368.93358号
[17] Nguang,S.K。;Shi,P.,《非线性系统的(H_∞)模糊输出反馈控制设计:LMI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11,3,331-340(2003)
[18] Nguang,S.K。;Shi,P。;Ding,S.,《不确定模糊系统的故障检测:一种LMI方法》,IEEE模糊系统事务,15,6,1251-1262(2007)
[19] Ögren,P.等人。;Fiorelli,E。;Leonard,N.E.,移动传感器网络的协同控制:分布式环境中的自适应梯度爬升,IEEE自动控制汇刊,49,8,1292-1302(2004)·Zbl 1365.93243号
[20] 佩德里茨,W。;Gomide,F.,《模糊集导论:分析与设计》(1998),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学院出版社,马萨诸塞州剑桥,美国·Zbl 0938.03078号
[21] 彭,C。;Han,Q.-L.,具有区间时变时滞的不确定T-S模糊控制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镇定,信息科学,181,4287-4299(2011)·Zbl 1242.93067号
[22] 彭,C。;韩,Q.-L。;Yue,D.,传输或不传输:网络化Takagi-Sugeno模糊系统的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方案,IEEE模糊系统事务,21,1,164-170(2013)
[23] 彭,C。;田永川,状态量化线性系统的网络化(H_∞)控制,信息科学,1775763-5774(2007)·Zbl 1126.93338号
[24] 彭,C。;Yang,T.C.,一类T-S模糊系统的通信延迟分布相关网络控制,IEEE模糊系统汇刊,18,2,326-335(2010)
[25] 波卢辛,I.G。;刘,P.X。;Lung,C.-H.,《基于模型的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方法》,Automatica,442409-2414(2008)·Zbl 1153.93449号
[26] 邱,J。;冯·G。;Gao,H.,基于模糊模型的分段网络化非线性系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IEEE模糊系统学报,18,5,919-934(2010)
[27] 宋,H。;Yu,L。;Zhang,W.-A.,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网络化(H_∞)滤波,信息科学,181686-696(2011)·Zbl 1205.93096号
[28] 苏,X。;Shi,P。;Wu,L。;Song,Y.-D.,时变时滞T-S模糊离散时间系统滤波器设计的新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20,6,1114-1129(2012)
[29] 苏,X。;Wu,L。;Shi,P。;Song,Y.-D.,《Takagi-Sugeno模糊随机系统的(H_∞)模型简化》,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42,6,1574-1585(2012)
[30] Tabuada,P.,稳定控制任务的事件触发实时调度,IEEE自动控制事务,52,9,1680-1685(2007)·Zbl 1366.90104号
[31] Takagi,T。;Sugeno,M.,系统的模糊识别及其在建模和控制中的应用,IEEE系统、人和控制论汇刊,SMC-15,1,116-132(1985)·Zbl 0576.93021号
[32] 田中,K。;池田,T。;Wang,H.O.,通过模糊控制实现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镇定:二次可镇定性,(H_∞)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IEEE模糊系统学报,4,1,1-13(1996)
[33] 田中,K。;池田,T。;Wang,H.O.,《模糊调节器和模糊观测器:松弛稳定性条件和基于LMI的设计》,IEEE模糊系统汇刊,6,2,250-265(1998)
[34] 田中,K。;Wang,H.O.,《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2001),威利出版社,纽约
[35] 田,E。;岳,D。;Gu,Z.,《网络上非线性系统的鲁棒(H_∞)控制:分段分析方法》,模糊集与系统,1612731-2745(2010)·Zbl 1206.93037号
[36] 田,E。;岳,D。;Peng,C.,网络控制系统的量化输出反馈控制,信息科学,1782734-2749(2008)·Zbl 1179.93096号
[37] Wang,L.-X.,《模糊系统与控制课程》(1997),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美国·Zbl 0910.93002号
[38] 王,X。;Lemmon,M.D.,《事件触发反馈系统中的事件设计》,Automatica,472319-2322(2011)·兹比尔1228.93080
[39] 王,X。;Lemmon,M.D.,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中的事件触发,IEEE自动控制事务,56,3,586-601(2011)·Zbl 1368.93211号
[41] 王,Z。;杨,F。;Ho,D.W.C。;Liu,X.,随机丢包网络系统的鲁棒(H_∞)控制,IEEE系统事务,人与控制论-第B部分:控制论,37,4,916-924(2007)
[42] Wu,H.-N.,具有马尔可夫跳跃执行器故障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可靠鲁棒(H_∞)模糊控制,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汇刊,动态系统、测量与控制杂志,129,252-261(2007)
[43] Wu,L。;苏,X。;Shi,P。;邱,J.,T-S模糊框架中离散时间状态延迟系统的模型近似,IEEE模糊系统汇刊,19,2,366-378(2011)
[44] Wu,L。;苏,X。;Shi,P。;Qiu,J.,离散时间T-S模糊时变延迟系统稳定性分析和稳定的新方法,IEEE系统、人类和控制论汇刊第B部分:控制论,41,1273-286(2011)
[45] Yang,R。;Shi,P。;刘,G.-P。;Gao,H.,基于量化和丢包补偿的混合延迟系统的网络反馈控制,Automatica,472805-2809(2011)·Zbl 1235.93112号
[46] Yang,R。;Shi,P。;Liu,G.-P.,具有混合随机延迟和数据包丢失的离散时间网络非线性系统的滤波,IEEE自动控制事务,56,11,2655-2660(2011)·Zbl 1368.93734号
[47] 杨,F。;王,Z。;Hung,Y.S。;Gani,M.,《具有随机通信延迟的网络系统的(H_∞)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51,3,511-518(2006)·Zbl 1366.93167号
[48] 岳,D。;韩庆林。;Peng,C.,网络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Express Briefs,51,11,640-644(2004)
[49] 岳,D。;田,E。;Han,Q.-L.,设计网络控制系统事件触发控制器的延迟系统方法,IEEE自动控制汇刊,58,2,475-481(2013)·Zbl 1369.93183号
[50] Zadeh,L.A.,模糊集,信息控制,8338-353(1965)·Zbl 0139.24606号
[51] 张,X.-M。;Han,Q.-L.,时变时滞线性系统时滞相关稳定性的时滞分解方法,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1922-1930(2009)·Zbl 1185.93106号
[53] 张,X.-M。;Han,Q.-L.,使用新边界技术的新型时滞导数相关稳定性准则,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杂志,23,9,1419-1432(2013),(在线首次发表文章:2012年4月16日;doi:10.1002/rnc.2829)·Zbl 1278.93230号
[54] 张,H。;杨,J。;Su,C.-Y.,基于T-S模糊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鲁棒(H_∞)设计,IEEE工业信息学报,3,4,289-301(200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