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变分不等式理论的三维DDA及其求解方案。 (英语) Zbl 1404.74108号

摘要: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3D DDA)的优点是对三维块体的相互作用具有严格的接触条件。这些条件由惩罚职能公约强制执行;然而,不适当的惩罚参数容易产生数值不稳定性。为了避免引入惩罚参数,本研究将3D DDA中的接触条件描述为变分不等式,并采用超粒度方法求解3D DDA的新公式。该计算方案更加灵活,无需大规模矩阵反演。文中对Shi最初设计的一些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新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MSC公司:

74升05 地球物理固体力学
74S30型 固体力学中的其他数值方法(MSC2010)
65K15码 变分不等式及相关问题的数值方法
90立方厘米 互补、平衡问题和变分不等式(有限维)(数学规划方面)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阿里·R·K。;艾哈迈德·J。;Wu,J.H.,用于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的凸块之间识别接触模式的新算法,计算。岩土工程。,35, 746-759, (2008)
[2] Amadei,B.和Lin,C.[1994]“用DDA方法模拟岩体断裂”,《岩石力学》,Nelson,L.(编辑)。巴尔克马,第583-590页。
[3] Bao,H.R。;Hatzor,Y.H。;Huang,X.,波传播问题二维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的一种新的粘性边界条件,岩石力学。岩石工程,45,919-928,(2012)
[4] Beyabanaki,S.A.R。;Mikola,R.G。;Hatami,K.,使用新接触分辨率算法计算的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3-D DDA)。岩土工程。,35, 346-356, (2008)
[5] Cai,Y.E。;梁国平。;石国浩,不连续介质的非连续变形分析与模拟,用LDDA方法研究冲击问题,(1996),TSI出版社
[6] Cheng,G.Q.,落石分析中的数值模拟:二维和三维DDA的密切比较,岩石力学。岩石工程,46,527-541,(2013)
[7] Doolin,D.M。;Sitar,N.,《非连续变形分析中的时间积分》,ASCE J.工程机械。,130, 249-258, (2004)
[8] 法奇尼,F。;庞,J.S.,有限维变分不等式与互补问题。,(2003),纽约斯普林格·Zbl 1062.90002号
[9] Hatzor,Y.H。;Arzi,A.A。;Zaslavsky,Y。;Shapira,A.,《使用DDA方法对节理岩石边坡进行动态稳定性分析:以色列马萨达希律王宫殿》,国际岩石力学杂志。最小科学。,41, 813-832, (2004)
[10] He,B.S.,一类线性互补问题的投影和收缩方法及其在凸二次规划中的应用,应用。数学。选择。,25, 247-262, (1992) ·Zbl 0767.90086号
[11] 江,W。;郑浩,基于变分不等式理论的不连续变形分析,国际计算杂志。方法,8193-208,(2011)·Zbl 1451.74181号
[12] 姜强。;陈,Y。;周,C.,岩土工程不连续变形分析(DDA)的动能耗散和收敛准则,岩石力学。岩石工程,46,1443-1460,(2013)
[13] 焦永勇。;Zhang,X.L。;赵,J。;Liu,Q.S.,模拟节理岩石中应力波传播的DDA粘性边界,国际岩石力学杂志。最小科学。,44, 1070-1076, (2007)
[14] Kong,X.J。;Liu,J.,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模型动力破坏数值模拟,土壤动力学。地震工程,221131-1134,(2002)
[15] Li,X.K。;Zheng,H.,不连续变形分析互补公式的压缩形式,科学。中国科技。科学。,58, 1509-1519, (2015)
[16] 刘杰。;耿庆德。;Kong,X.J.,三维接触问题的快速通用平面识别算法,计算。岩土工程。,36, 41-51, (2009)
[17] 麦克劳林,M.M。;Doolin,D.M.,《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验证审查》,国际数值杂志。分析。方法。地质力学。,30271-3052006年·Zbl 1140.74574号
[18] Ning,Y.J。;赵志勇,《通过不连续变形分析对块体动态滑动的详细研究》,国际数值杂志。分析。方法。地质力学。,37, 2373-2393, (2011)
[19] Ning,Y.J。;杨,J。;马,G.W。;Chen,P.W.,使用不连续变形分析考虑爆炸气体穿透的岩石爆破建模,岩石力学。岩石工程,44,483-490,(2011)
[20] Ohnishi,Y。;西山,S。;Sasaki,T.,《非连续变形分析的发展与应用》,第四届亚洲岩石力学研讨会。,59-70, (2006)
[21] Shi,G.H.[1988]不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系统静态和动态的新数值模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系博士论文。
[22] Shi,G.H.,《生成关节多边形、切割关节块和寻找一般自由曲面的关键块》,中国。岩石力学杂志。工程师,25,11,2161-2170,(2006)
[23] 石国华,接触理论,科学。中国科技。,58, 1450-1496, (2015)
[24] Simon,L.J.[2009]带结构的判别式机器学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论文。
[25] Sun,G.H。;郑浩。;黄玉玉,超静定块体稳定性分析关键块体理论及其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岩质边坡中的应用,工程地质。,186, 57-67, (2015)
[26] 王建清。;Lin,G.,使用3D-DDA和切口体方案进行静态和动态稳定性分析,Earthq。工程师工程师。,5, 2, 273-284, (2006)
[27] Wu,J.H.,不连续变形分析中的地震滑坡模拟,计算。岩土工程。,37, 594-601, (2010)
[28] Yagoda-Biran,G。;Hatzor,Y.H.,通过翻转柱的数值分析限制古PGA值,地震工程结构。动态。,39, 463-472, (2010)
[29] Yan,P.A[2009]《光网络中约束OSNR优化问题的博弈论方法》,多伦多大学博士论文。
[30] 杨先生。;江,Q.H。;Sun,N.,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的边-边接触模型,计算。岩土工程。,34, 175-186, (2007)
[31] 郑浩。;Li,X.K.,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混合线性互补公式,国际岩石力学杂志。采矿科学。,75, 23-32, (2015)
[32] 郑浩。;张,P。;杜晓乐,不连续变形的对偶形式分析,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师,305,196-216,(2016)·Zbl 1425.74507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