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确定空间互联系统基于输出反馈的PD型鲁棒迭代学习控制。 (英语) Zbl 1525.93120号

摘要:空间互联系统(SIS)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子系统或单元链组成的,所有这些子系统或单位都直接与其邻居相互作用。针对多面体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下SIS的鲁棒跟踪问题,在缺乏精确状态测量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结合实时输出反馈的P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通过沿空间变量提升,SIS首先被转换为等效的一维(1D)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将变换后的一维系统和学习律重新表示为等效的离散重复过程模型。基于李亚普诺夫理论,建立了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的充分条件,以确保ILC系统在试验过程中的鲁棒稳定性。为了避免BMI的计算问题,开发了一种两阶段启发式方法来迭代推导ILC增益。最后,通过对金属棒温度分布模型的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1 John Wiley&Sons有限公司}

MSC公司:

93B52号 反馈控制
93B47码 迭代学习控制
09年第93天 强大的稳定性
93B70型 网络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PloegJ,van de WouwN,NijmeijerH。级联系统的Lp串稳定性:在车辆排中的应用。IEEE变速器控制系统技术。2014;22(2):786‐793。
[2] Razeghi‐JahromiM,SeyediA。具有稀疏观测器-控制器网络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15年;60(6):1686‐1691. ·Zbl 1360.93611号
[3] 刘海波、于赫斯。大规模空间互联系统的分散状态估计。ISA事务。2018;74:67‐76.
[4] SchulerS、MünzU、AllgöwerF。互联系统的分散状态反馈控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过程控制。2014;24(2):379‐388.
[5] SulikowskiB、GałkowskiK、KummertA、RogersE。二维(2D)系统方法用于一类空间互联系统的前馈/反馈控制。国际J控制。2018;91(12):2780‐2791. ·Zbl 1405.93200号
[6] AliM、AliA、ChughtaiSS、WernerH。空间互联系统的一致识别。论文发表于: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2011:3583‐3588;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7] GuPP、TianSP。退化高阶抛物分布参数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控制理论应用。2019;36(7):1147-1152·Zbl 1449.93051号
[8] 申德。不完全信息下的迭代学习控制:一项调查。IEEE/CAA J Automat公司。2018;5(5):885‐901. ·Zbl 1396.93003号
[9] ChenYY、ChuB、FreemanCT。具有最优跟踪时间分配的点到点迭代学习控制。IEEE变速器控制系统技术。2018;26(5):1685‐1698.
[10] 朱琦、宋福泽、徐家X、刘毅。晶圆扫描仪系统基于内部模型的迭代学习控制。IEEE/ASME跨机电一体化。2019;24(5):2073‐2084.
[11] HaoS、LiuT、RogersE。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间接型ILC,用于具有时间和批次变化不确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间歇过程。自动化。2020;112:108673. ·Zbl 1430.93070号
[12] LiuJL、DongXM、HuangDQ、YuM。运动系统中基于复合能量函数的空间迭代学习控制。IEEE变速器控制系统技术。2018;26(5):1834‐1841.
[13] JeongJY、KimYS、AhnHS。具有任意互连的异构系统的基于离散时间重复过程的迭代学习控制。论文发表于:IEEE控制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2014:1139‐1144; IEEE,台湾。
[14] GałkowskiK,PaszkeW。一类空间互联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案设计。论文发表于: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国大连;2017:3527‐3532;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15] KimBY、LeeT、KimYS、AhnHS。空间互联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应用数学计算。2014;237:438‐445. ·Zbl 1334.93009号
[16] ManiarskiR、KlimkowiczK、PaszkeW、RogersE。空间互联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案设计。论文发表于:决策和控制会议记录;2019:6518‐6523; IEEE,法国。
[17] 达勒鲁吉·D’AndreaR。空间互联系统的分布式控制设计。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03;48(9):1478‐1495. ·Zbl 1364.93206号
[18] GritliH、ZemoucheA、BelghithS S。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背景结果和新的LMI条件。论文发表于:先进系统和应急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19年9月249日至255日;IEEE,突尼斯。
[19] HladowskiL、GałkowskiK、CaiZL、RogersE、FreemanCT、LewinPL。基于输出信息的迭代学习控制律设计与实验验证。动态系统测量控制杂志。2012;134:021012/1‐021012/10.
[20] 高采发、蒋斌、石鹏、刘JY、徐玉芬。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系统被动容错控制设计。电路系统信号处理。2012;31:565‐581. ·Zbl 1242.93037号
[21] PaszkeW、RogersE、PatanK。重复过程设置中基于观测器的迭代学习控制设计。论文发表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会议记录,法国图卢兹;2017:13390‐13395.
[22] LiXW,高HJ。通过两阶段启发式方法进行鲁棒频域约束反馈设计。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15年;45(10):2065‐2075.
[23] PaszkeW、RogersE、GalkowskiK、CaiZ。鲁棒有限频率范围迭代学习控制设计和实验验证。控制工程实践。2013;21(10):1310‐1320.
[24] GahinetP、ApkarianP。H_∞控制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Int J鲁棒非线性控制。1994;4(4):421‐448. ·Zbl 0808.93024号
[25] 尤德。具有扰动链路的空间互联系统的分布式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论文发表于:IEEE自动化和物流国际会议论文集;2010:648‐653; 香港和澳门。
[26] 德安德里亚·兰博尔特。具有边界条件的空间可逆互联系统的分布式控制。SIAM J控制优化。2005;44(1):1‐28. ·Zbl 1102.93001号
[27] RogersE、GałkowskiK、Owens DH。线性重复过程的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德国柏林:Springer‐Verlag;2007. ·Zbl 1116.93005号
[28] PaszkeW、GałkowskiK、RogersE、OwensDH。离散线性重复过程的H_∞保成本控制。线性代数应用。2006;412(2‐3):93‐131. ·Zbl 1160.93009号
[29] WuL、LamJ、PaszkeW、GałkowskiK、RogersE、KummertA。具有H_∞和l_2−l_∞性能的离散线性重复过程的控制和滤波。Multidim系统信号处理。2009;20:235‐264. ·Zbl 1169.93016号
[30] HurákZ,AugustaP。空间不变系统的分布式稳定性:正多项式方法。Multidim系统签名过程。2013;24(1):3‐21. ·Zbl 1276.90076号
[31] 蒙德·穆雷基勒。不确定局部Lipschitz非线性迭代学习控制的基于收缩映射的鲁棒收敛性。IEEE Trans-Syst Man-Cybern系统。2020;50(2):442‐454.
[32] 孟德、张杰。抗非重复不确定性鲁棒迭代学习控制的收敛性分析:系统等价变换。IEEE Trans Neural Netw学习系统。2020https://doi.org/10.1109/TNLS.2020.3016057。 ·doi:10.1109/TNNLS.2020.301605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