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探针断裂长度刻度。 (英语) Zbl 1112.74488号

总结:从最大的地震和船舶结构到半导体芯片和磁记录介质的最小组件,历史上对断裂行为进行了测量和建模。伴随而来的是对规模效应的进化兴趣,部分原因是仪器的进步,部分原因在于超级计算机模拟的扩展。我们在本研究中强调了前者,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和声发射来探测一维、二维和三维的小体积。主要兴趣是相对延展性铜和金薄膜以及半脆性硅纳米颗粒。在体积中测量的弹性和塑性特性至少有一个尺寸约为10–1000 nm,显示出应力状态和长度尺度相关。这些反过来又会影响断裂性能。所有属性都可以根据比例变化三倍。基于位错、裂纹屏蔽的断裂行为分析表明,可以模拟尺度和应力大小效应。

MSC公司:

74卢比99 断裂和损坏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2] ASM疲劳与断裂手册(1996)。ASM International Materials,19,Park,OH。
[3] 巴赞特,Z.P.(2004)。准脆性结构破坏的标度理论,PHAS,101,国家科学院,9月。
[6] Belytschko,T.、Xiao,S.P.、Schatz,G.C.和Ruoff,R.S.(2004)。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纳米管断裂的原子模拟》,www.tam.Northwestern.edu/tb/nano/tubefrac。
[12] Cordill,M.J.、Moody,N.R.和Bahr,D.F.(2005年)。《可塑性对韧性夹层上硬膜附着力的影响》,《材料学报》接受。
[16] Gall,K.、Diao,J.、Dunn,M.L.、Haftel,M.、Bernstein,N.和Mehl,M.J.(2005年)。《金纳米线中的四方相变》,《工程材料与技术杂志》提交。
[17] 小加兹克、W·H、布朗·D·K、马蒂亚斯·P·K、库利莫尔·R、伍德·D、利文斯顿·D、莱蒂·H·P、福克·T和桑迪福德·A(1997)。《泰坦尼克号》,《灾难剖析》,海军/法医小组(SD-7)报告,海军建筑师和海洋工程师协会1.1-1.47。
[18] Gerberich W.W.和Jatavallabhula K.(1980)。《由晶粒度和颗粒断裂控制的声源声发射的综述》,载于《无损评估》(由Buck,O.和Wolf,S.M.编辑)TMS,Warrendale,PA,319-348。
[19] Gerberich,W.W.(1985)。定义KIc、KIscc或{(Delta)}Kth值in时微观结构和机制的相互作用:断裂:微观结构、机制和力学的相互作用,(由Wells,J.M.和Landes,J.D.编辑)TMS,Warrendale,PA,49。
[25] Gerberich W.W.、Jungk J.M.和Mook W.M.(2003b)。裂纹-位移相互作用。《综合结构完整性:界面和纳米级失效》(Gerberich,W.和Yang,W.编辑),ch.10:357-382。
[26] Gerberich,W.W.、Cordill,M.J、Mook,W.M.、Moody,N.R.、Perrey,C.R.、Carter,C.B.、Mukherjee,R.和Girshick,S.L.(2005年)。小体积变形的边界约束能量平衡准则。材料学报,接受。
[27] Gerberich,W.W.、Mook,W.M.、Cordill,M.J.、Carter,C.B.、Perrey,C.R.、Heberlein,J.和Girshick,S.L.(2005a)。单晶硅纳米球的反向塑性。国际塑性杂志,接受·Zbl 1101.74319号
[29] Griffith,A.A.(1925年)。破裂理论。第一届应用力学大会会议记录,代尔夫特,55-63。
[35] Hughes,D.A.(2004年)。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私人通信。
[37] Irwin,G.R.(1948年)。断裂动力学。收录:《金属断裂》,美国金属学会,克利夫兰,147-166。
[38] Irwin,G.R.(1960年)。ASTM公报,1月29日。
[39] Johnson,K.(1985)。接触力学。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57·Zbl 0599.73108号
[40] Jungk,J.M.、Boyce,B.L.、Buchheit,T.E、Friedmann,T.A.、Yang,D.和Gerberich,W.W.(2005)。制备中金刚石膜的压痕断裂韧性和声能释放。
[43] Li,J.C.M.(1986)。《Scripta Metallurgica》第20卷,第1477页。
[50] Mook,W.M.,Perrey,C.R.Carter,C.B.,Mukherjee,R.,Girschick,S.L.,McMurry,P.H.和Gerberich,W.W.(2005)。纳米颗粒模量和断裂的尺度效应,物理评论B,已提交。
[56] 帕克,E.R.(1957年)。工程结构的脆性行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J.Wiley,纽约·Zbl 0091.32502号
[58] Poirier,J.-P.(2000年)。穆纳根的积分线性状态方程。摘自:《地球内部物理导论》,第2版,剑桥大学出版社,6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声称其完整性或完全匹配。